一种从豆类中制备复合植物基咸味肽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290584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1 02: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从豆类中制备复合植物基咸味肽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按每克蛋白4000U加酶量溶解于水中,酶解6h,其中先设置反应釜的反应条件为温度=50℃、pH=8,然后用锚式搅拌器进行搅拌,再将反应釜的温度升温至80℃,进行15min的一次灭酶操作得到混合液体;步骤二、在上步的混合液体按每克蛋白400U加入氨肽酶,再次设置反应釜的反应条件为温度=50℃、pH=8.4,然后用锚式搅拌器进行2h~6h的二次搅拌,再将反应釜的温度升温至80℃,进行15min的二次灭酶操作得到上清液。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对发酵过程反应的解析,选取其中的酶促反应,提取豆类蛋白进行酶解,并控制反应调件和底物,将黑豆蛋白酶解为小分子肽段,制备出具有咸鲜风味、抗氧化效果的产品。抗氧化效果的产品。抗氧化效果的产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从豆类中制备复合植物基咸味肽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食源性蛋白质水解为肽的
,具体涉及一种从豆类中制备复合植物基咸味肽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世界卫生组织对食盐的摄入量提出以下建议,即人均日摄人量应不超过6 g,而我国的人均日摄人量已达12 g,超过建议食盐摄人量的2倍,且研究结果表明较高的钠离子摄取量与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等有直接的关系,因此开发出既能保证咸味,避免口味上的不足,又能降低钠离子摄入的咸味肽是必要的,也是未来开发食盐替代物的必然趋势。
[0003]目前,酱油的主要材料为黄豆,经过长时间发酵,具有鲜味,但是钠含量高,发酵过程时间长,微生物难控制。虽然小分子咸味肽可以作为咸味强化剂用于食品的减盐增咸,但是现有技术中通过提取或合成法来制备特定小肽过程复杂、成本较高。
[0004]所以,需要提出一种基于采用酶解技术将食源性蛋白质水解为肽,再添加至食品中,从而对食品风味具进行改善的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中现有通过提取或合成法来制备特定小肽过程复杂、成本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从豆类中制备复合植物基咸味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取材:分别按比例取豆类中的蛋白粉进行混合,得到混合粉,其中所述蛋白粉包括黑豆蛋白粉、鹰嘴豆蛋白粉,黑米蛋白粉,所述黑豆蛋白粉、鹰嘴豆蛋白粉,黑米蛋白粉的比例为2:1:3~2:2:3;S2、溶解:将步骤S1中混合后的混合粉置入反应釜中,并按比例加入水和的碱性蛋白酶,并使用锚式搅拌器进行一次搅拌反应,控制其溶氧量,使其进行溶解,得到溶解混合液,即初步咸味肽,其中设置反应釜的温度为50℃、pH=8,搅拌器转速为180rpm;S3、第一次灭酶:将步骤S2反应釜内的溶解混合液进行升温一定时间,进行一次灭酶反应,得到初次灭酶液,其中一次灭酶反应的时长为15min;S4、第二次灭酶:将步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万青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伟跃食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