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其中将所述的陶瓷在硫酸中蚀刻。下面描述的处理顺序通常用于湿法化学金属化陶瓷零件1,蚀刻2,活化3,化学金属沉积,产生导电表面4,任选进一步的金属沉积,根据需要可以是电或无电镀的。为了获得金属层与基质的牢固结合,金属层必须被结合在基底材料表面上。若表面具有微尺寸范围特定的粗糙度和类穴结构,就能够实现这一点。在一些情况下,在制备陶瓷基质后已存在这种结构,但在其它情况下,基质的表面是光滑的,因此就需要施加“蚀刻”处理步骤,以使粘附层能够被沉积。蚀刻剂必须非均匀地侵蚀陶瓷,从而能得到具有大量微空穴的所期望的结构。能够均匀侵蚀基底材料的蚀刻剂不适合用作预处理,因为这类蚀刻剂的作用不能得到上述的结构。钛酸盐基陶瓷,例如钛酸钡或含有稀土元素的钛酸盐用来生产零件,并且在特定的情况下,必须被金属化以用在电子工业中。陶瓷零件表面的光滑度取决于其组成和制备方法。具有光滑表面的陶瓷零件在金属化前必须进行蚀刻。在DE-OS 3 345 353中描述的方法中,其中基于氧化铝、钛酸钡和氧化铍的陶瓷在含有氢氟酸的介质中被蚀刻。在其说明书的实施例2中描述了钛酸钡电容器陶瓷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湿法化学金属化钛酸盐基陶瓷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蚀刻陶瓷,(b)活化在(a)步骤中蚀刻的陶瓷,(c)将(b)步骤中得到的陶瓷进行化学金属化,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在温度为130-170℃下,用于蚀 刻的硫酸溶液浓度范围按重量计为65-90%。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伊里劳巴尔,
申请(专利权)人:马克斯施洛特尔股份有限两合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DE[德国]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