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后部骨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285485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模型车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后部骨架,包括架体,所述架体包括分别呈梯形结构的上层支撑架和下层支撑架;所述上层支撑架与下层支撑架之间距离为1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后部骨架


[0001]本技术涉及模型车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后部骨架。

技术介绍

[0002]为了便于向客户展示预售车型,现在都会将预售车型通过模型车进行展示,为客户提供完全真实的驾驶体验。而模型车作为预售车型的展示车,要求其与预售车型的结构完全相同,并能达到同样的体感效果。因此在模型车搭建时,其内部都采用车身骨架作为模型车的整体支撑结构,以保证各部位的支撑强度。
[0003]而在对模型车的车尾部分进行还原设计时,由于真实车车尾内部具有后备箱空间,且在后备箱空间下方设置安装排气管等组件。但由于模型车并不需要真的驾驶,只需要具有能够驱动车体内部灯饰、座椅、车门等部件运行的动力,同时将外形以及后备箱空间进行还原即可。在这样的模型车结构功能需求下,对于现有的用于车尾还原设计的骨架与车身骨架为一体设计,在安装时非常不方便,并且因为一体设置,尾部骨架部分浪费了大量的设计空间,导致车体内部其他结构占用空间更大。同时,若车体内部某些零件出现问题时,需要整个进行拆装维修,无法从局部进行查看和检修。
[0004]因此,为了能够提高模型车尾部骨架的利用率,更便于移动和检修,现在需要提供一种后部骨架。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意在提供一种后部骨架,解决现有后部骨架利用率低,不便于维修操作的问题。
[000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7]本技术主要用于提高后部骨架空间利用率,通过后部骨架更便于对内部结构进行维修查看,从而减少拆装维修的过程。具体为提供一种后部骨架,包括架体,所述架体包括分别呈梯形结构的上层支撑架和下层支撑架;所述上层支撑架与下层支撑架之间距离为15

25cm;在所述上层支撑架和下层支撑架之间设有多根连接柱;在所述上层支撑架两侧还设有用于固定后部骨架的连接杆;在所述上层支撑架的中间还设有用于安装驱动组件的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与所述上层支撑架形成45
°‑
60
°
的夹角。
[0008]本方案的原理及优点是:
[0009]实际应用时,通过对架体两层结构的镂空设计,可通过架体直接观察到安装于内部的车尾组件和驱动组件的运行状态,同时将上层支撑架和下层支撑架之间设置为15

25cm,为操作人员留足可操作的距离空隙,更利于工作人员对内部开展维修等工作。同时通过连接柱加强架体的稳定性,并且将上层支撑架和下层支撑架均设置为梯形结构,进一步提升架体的稳定性,保证支撑强度。同时通过连接杆可将后部骨架快速进行定位安装,提高整体安装效率,在架体上还设置固定杆和支撑杆,充分利用后部骨架的空间利用率,将车身组件和驱动组件固定安装,降低空间占用体积,对内部空间更优化,提高后部骨架利用率。
[0010]进一步的,所述上层支撑架包括上层横梁,以及与上层横梁两端环接的上层弧形梁;所述上层横梁两端设有延伸部,所述连接杆设于所述延伸部上。通过延伸部设置连接杆,保证连接杆的稳定性,同时保证上层支撑架的完整性,使结构设计更合理。
[0011]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杆包括与所述延伸部连接的横杆,以及与横杆连接的纵杆,所述横杆与纵杆之间夹角为100
°‑
140
°
。纵杆与横杆之间形成一定角度的夹角,进而形成三角形结构,在安装后部骨架时,更具有稳定性,保证后部骨架的快速安装和结构稳定。
[0012]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杆上设有呈L型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上端与所述上层横梁连接,所述支撑杆与上层横梁之间形成45
°‑
60
°
的夹角。在所述上层横梁上还设有至少一根安装杆,所述安装杆与上层横梁之间形成30
°‑
60
°
的夹角,所述安装杆长度小于所述支撑杆长度。L型的支撑杆与固定杆之间构成口字型结构,更利于驱动组件的安装和稳定。同时将支撑杆和安装杆设置一定倾斜角度,可保证设备在运行时的必要散热空间,提高设备散热效率,同时留足一定的空间也便于操作人员检修和维护。
[0013]进一步的,所述下层支撑架包括下层横梁,以及与下层横梁两端环接的下层弧形梁,所述下层弧形梁设于所述上层弧形梁下方,并与所述上层弧形梁结构一致。下层弧形梁与上层弧形梁结构一致,减少架体空间占用体积,同时结构一致保证架体的稳定性,对上层弧形梁提供更高的支撑强度。
[0014]进一步的,在所述下层横梁和下层弧形梁的下端分别设有多个下部连接块。便于后部骨架通过下部连接块进行定位安装,从而提高安装效率。
[0015]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杆和支撑杆上设有多个内部连接块。通过内部连接块直接进行安装定位,使安装更快速简便,省去反复调试的过程,降低安装难度。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一种后部骨架的结构视图一;
[0017]图2为本技术一种后部骨架的右视图;
[0018]图3为本技术一种后部骨架的结构视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0]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上层支撑架1、下层支撑架2、连接柱3、上层横梁101、上层弧形梁102、延伸部103、连接杆104、横杆105、纵杆106、上部连接块110、内部连接块111、下部连接块112、固定杆4、支撑杆5、安装杆6、下层横梁201、下层弧形梁202。
[0021]实施例基本如附图1所示:一种后部骨架,用于放置模型车中的车尾组件以及动力源组件,并可通过后骨架对放置在内部的零部件进行检修和查看。具体包括由方管焊接而成的架体,所述架体包括两个形状均为梯形结构的上层支撑架1和下层支撑架2。所述上层支撑架1设于所述下层支撑架2正上方,所述上层支撑架1与所述下层支撑架2之间距离为15

25cm。在所述上层支撑架1与所述下层支撑架2之间竖直间隔焊接有多根连接柱3,用于将所述上层支撑架1和下层支撑架2连接固定。
[0022]具体的,所述上层支撑架1包括上层横梁101,以及与上层横梁101焊接的上层弧形梁102,所述上层横梁101与所述上层弧形梁102整体构成梯形结构。所述上层横梁101两端
一体成型有延伸部103,所述延伸部103分别设于所述上层弧形梁102两端,形成左延伸部和右延伸部。在延伸部103上分别焊接有连接杆104,所述上层弧形梁102与所述上层横梁101连接的两端分别延伸连接至所述连接杆104上。所述连接杆104包括依次焊接的横杆105和纵杆106。所述横杆105一端与所述延伸部103焊接,另一端与所述纵杆106焊接固定,如附图2所示,所述横杆105与所述纵杆106之间形成120
°
的夹角A。所述连接杆104设置为两个,分别为左连接杆和右连接杆,所述左连接杆和右连接杆结构相同并分别相对设置在左延伸部和右延伸部上。
[0023]具体的,在所述上层横梁101上还通过螺栓均匀分布有三个安装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后部骨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架体,所述架体包括分别呈梯形结构的上层支撑架和下层支撑架;所述上层支撑架与下层支撑架之间距离为15

25cm;在所述上层支撑架和下层支撑架之间设有多根连接柱;在所述上层支撑架两侧还设有用于固定后部骨架的连接杆;在所述上层支撑架的中间还设有用于安装驱动组件的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与所述上层支撑架形成45
°‑
60
°
的夹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后部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支撑架包括上层横梁,以及与上层横梁两端环接的上层弧形梁;所述上层横梁两端设有延伸部,所述连接杆设于所述延伸部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后部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包括与所述延伸部连接的横杆,以及与横杆连接的纵杆,所述横杆与纵杆之间夹角为100
°‑
140
°
。4.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卓霖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瑞创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