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及具有该连接器的电子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27219 阅读:1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连接器包括:具有多个第一引线端子的第一连接器体,该第一引线端子焊接于第一接线板上;具有多个第二引线端子的第二连接器体,该第二引线端子焊接于第二接线板上;螺钉部件;以及可啮合于该螺钉部件的紧固部件。所述第一连接器体和所述第二连接器体彼此啮合而使所述第一引线端子和所述第二引线端子接触,以使所述第一引线端子和所述第二引线端子将所述第一接线板和所述第二接线板电连接。所述第一和第二接线板以及所述第一和第二连接器体通过所述螺钉部件啮合在所述紧固部件上而整体地紧固在一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插入在两对置接线板之间并将接线板彼此电连接的连接器,还涉及将连接器单元保持在接线板之间的方法。并且,本专利技术涉及具有该连接器的电子设备,例如便携式计算机。
技术介绍
在电子设备例如便携式计算机或便携式电话中,通过被称为堆垛连接器的连接器将彼此面对配置的两印刷接线板电连接在一起。该连接器具有安装于一个印刷接线板上的第一连接器体和安装于另一印刷接线板上的第二连接器体。第一和第二连接器体可移除地安装在一起,并同样插入于两印刷接线板之间。第一和第二连接器体分别支撑多个引线端子。每个引线端子具有焊接在印刷接线板的焊接区上的第一部分,以及暴露于第一和第二连接器体之间的嵌合部分的第二部分。当第一连接器体和第二连接器体安装在一起时,第一和第二连接器体的引线端子的第二部分相接触。通过这种接触,两印刷接线板电连接。同时,在传统的连接器中,第一连接器体对于印刷接线板的安装强度以及第二连接器体的安装强度可能取决于引线端子各自的焊接部分的强度。因此,当焊料的绝对量随着焊接区密度的增加或者引线端子的小型化而减少时,由于大的外力施加在引线端子和相应焊接区之间的焊接部分上,引线端子的焊接部分经常出现破裂。这种破裂很大程度上是造成连接器单元不连续的原因。针对上述问题,传统采用的对策是通过螺钉将第一和第二连接器体单独固定在印刷接线板上。由于施加在引线端子和焊接区之间的焊接部分上的外力由螺钉接受,因此可以避免在焊接部分可能造成的损害。在另一种已知的连接器单元的例子中,定位销固定在第一连接器体上,允许插入该销的通孔形成于第二连接器体以及印刷接线板中,其中第二连接器体安装在该印刷接线板上。在该连接器中,定位销连续穿过两印刷接线板,以及第一和第二连接器体。因此,在引线端子和焊接区之间的焊接部分以及引线端子之间的接触部分上施加的外力可以由销接受(参见,例如,JP-A-2002-319441)。
技术实现思路
当第一和第二连接器体通过螺钉单独固定于印刷接线板时,第一和第二连接体相对于印刷接线板的安装强度增加了。然而,仅仅通过嵌合仍然限制了第一和第二连接器体的位置。因此,例如,当由热膨胀的差异引起的强烈冲击或应力施加在第一连接器体和第二连接器体之间的嵌合部分时,无法承受的力施加在引线端子之间的接触部分是不可避免的。结果,引线端子之间的接触状态改变,由此覆盖引线端子表面的电镀层有时会脱落。特别是,当引线端子之间的接触压力低时,施加在第一和第二连接器体上的冲击引起引线端子振动,并有时相互摩擦。结果,在引线端子表面的电镀层被刮去,通过刮削产生的金属粉末作为残渣留在引线端子之间。因此,引线端子之间的接触阻抗增加,由此导致连接器发热的问题或者出现接续不良。同时,根据专利文献1,间隙出现在销的外面和插入孔的内面之间,以允许销的插入。因此,虽然该销穿过印刷接线板、第一和第二连接器体,但是该印刷接线板、第一连接器体和第二连接器体不能被紧紧限制而不相互移动。因此,JP-A-2002-319441中公开的配置包括一个问题在于,例如,当在连接器上施加大的力,引线端子和焊接区之间的焊接部分会破裂,并且引线端子之间的接触状态变得不可靠。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连接器,能确保第一和第二连接器体相对于第一和第二印刷接线板的足够的安装强度,并能够减小施加在引线端子之间接触部分的应力,从而提高电连接的可靠性;也提供一种保持该连接器的方法。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具有该连接器的电子装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连接器包括具有多个第一引线端子的第一连接器体,该第一引线端子焊接于第一接线板上;具有多个第二引线端子的第二连接器体,该第二引线端子焊接于第二接线板上;螺钉部件;可啮合于螺钉部件的紧固部件;其中,第一连接器体和第二连接器体彼此啮合而使第一引线端子和第二引线端子接触,以使第一引线端子和第二引线端子将第一接线板和第二接线板电连接;并且,第一和第二接线板以及第一和第二连接器体通过螺钉部件啮合在紧固部件上而整体地紧固在一起。优选的是,当第一和第二连接器体彼此啮合时,螺钉部件连续穿透第一和第二接线板以及至少第一和第二连接器体其中之一;螺钉部件具有可与紧固部件啮合的穿透端。优选的是,第一连接器体包括支撑多个第一引线端子的第一端子支撑部分,以及螺钉部件穿过的第一螺钉接受部分;第二连接器体包括支撑多个第二引线端子的第二端子支撑部分,以及螺钉部件穿过的第二螺钉接受部分;第一螺钉接受部分和第二螺钉接受部分在远离第一端子支撑部分和第二端子支撑部分的位置彼此面对。优选的是,紧固部件包括使螺钉部件旋入的螺钉孔。优选的是,紧固部件被保持在第一接线板和第二接线板至少其中之一上。优选的是,第一连接器体具有凸向第二连接器体的导管;该导管穿透第二连接器体;且螺钉部件在穿透导管的同时旋入紧固部件。优选的是,紧固部件具有连续穿透第一接线板和第二接线板至少其中之一以及第一和第二连接器体的管状导向部分;且螺钉部件在穿透导向部分的同时旋入紧固部件。优选的是,第一连接器体和第二连接器体至少其中之一包括确定第一接线板和第二接线板之间间距的间隔部分;且螺钉部件连续穿透第一接线板、第二接线板以及间隔部分。优选的是,紧固部件包括螺钉部件旋入的螺钉孔;且紧固部件由第一接线板和第二接线板至少其中之一支撑。优选的是,多个第一引线端子包括焊接到第一接线板上的第一部分,以及暴露于第一连接器体和第二连接器体彼此啮合位置的第二部分;多个第二引线端子包括焊接到第二接线板上的第一部分,以及暴露于第一连接器体和第二连接器体彼此啮合位置的第二部分;且当第一连接器体和第二连接器体彼此啮合时,第一引线端子的第二部分和第二引线端子的第二部分彼此相接触。本专利技术的连接器包括具有多个第一引线端子的第一连接器体,该第一引线端子焊接于第一接线板;具有多个第二引线端子的第二连接器体,该第二引线端子焊接于第二接线板;第一螺钉部件;和第二螺钉部件;其中,第一连接器体和第二连接器体彼此啮合而使第一引线端子和第二引线端子接触,以使第一引线端子和第二引线端子将第一接线板和第二接线板电连接;并且第一和第二接线板以及第一和第二连接器体通过第一螺钉部件和第二螺钉部件而整体地紧固在一起。优选的是,第一连接器体包括支撑多个第一引线端子的第一端子支撑部分,以及第一螺钉部件穿过的第一螺钉接受部分;第二连接器体包括支撑多个第二引线端子的第二端子支撑部分,以及第一和第二螺钉部件旋入的第二螺钉接受部分;且第一螺钉接受部分和第二螺钉接受部分在远离第一端子支撑部分和第二端子支撑部分的位置彼此面对。优选的是,多个第一引线端子包括焊接到第一接线板上的第一部分,以及暴露于第一连接器体和第二连接器体彼此啮合位置的第二部分;多个第二引线端子包括焊接到第二接线板上的第一部分,以及暴露于第一连接器体和第二连接器体彼此啮合位置的第二部分;且当第一连接器体和第二连接器体彼此啮合时,第一引线端子的第二部分和第二引线端子的第二部分彼此相接触。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外壳;包含于外壳内的第一接线板;包含于外壳内与第一接线板相对的第二接线板;以及插入于第一接线板和第二接线板之间的连接器单元;其中,连接器单元包括具有多个第一引线端子的第一连接器体,该第一引线端子焊接于第一接线板上,具有多个第二引线端子的第二连接器体,该第二引线端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连接器包括:具有多个第一引线端子的第一连接器体,该第一引线端子焊接于第一接线板上;具有多个第二引线端子的第二连接器体,该第二引线端子焊接于第二接线板;螺钉部件;以及可啮合于所述螺钉部件的紧固部件; 其中,所述第一连接器体和所述第二连接器体彼此啮合而使所述第一引线端子和所述第二引线端子接触,以使所述第一引线端子和所述第二引线端子将所述第一接线板和所述第二接线板电连接;并且所述第一和第二接线板以及所述第一和第二连接器体通过所述螺钉 部件啮合在所述紧固部件上而整体地紧固在一起。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中岛雄二梶健二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东芝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