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制备无水氨苄西林的脱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26991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制备无水氨苄西林的脱水装置。其结构包括螺旋管式反应器,螺旋管式反应器的主体为双层螺旋管结构,螺旋管的内层上端为进料口,内层下端为出料口;螺旋管的外层下端为进水口,外层上端为出水口;脱水时,在外层注入80~85℃的热水,在内层注入待脱水的氨苄西林料浆;在螺旋管的外层壁外侧设置有保温层。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的脱水装置对氨苄西林料浆进行脱水,每一部分的氨苄西林料浆在螺旋管内均能够保证受热均匀,管道的传热面积大,传热系数高,极大地缩短了脱水时间,为后续生产环节快速提供物料。为后续生产环节快速提供物料。为后续生产环节快速提供物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制备无水氨苄西林的脱水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药物制备
,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制备无水氨苄西林的脱水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氨苄西林(Ampicillin),又称氨苄青霉素,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化学式为C
16
H
19
N3O4S
·
3H2O,属于β

内酰胺类抗生素,可治疗多种细菌感染。适应症包含呼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脑膜炎等。也能用于预防新生儿的B群链球菌感染,可经由口服、肌肉注射以及静脉注射给药。
[0003]无水氨苄西林是氨苄西林的脱水产物,氨苄西林中3分子结晶水与母体结构以氢键形式连接,该氢键在氨苄西林受热时断裂,3分子结晶水释放出来而形成无水氨苄西林,化学式为C
16
H
19
N3O4S,无水氨苄西林常用作制备氨苄西林钠的前体物料。
[0004]CN103467493A公开了一种无水氨苄西林的制备方法,该方法采用溶媒共热通过温度控制达到除去氨苄西林分子间结晶水的目的,解决了无定形粉末由于静电作用导致易于飞散而难分装的问题。该方法使用的脱水装置为搪瓷罐,属于传统的釡式反应器,脱水过程中,氨苄西林料浆置于搪瓷罐中,加热搪瓷罐,搅拌罐中氨苄西林料浆进而使得料浆脱水。但是对搪瓷罐加热,必然使得罐内边缘部位温度高、中心部位温度低,这就造成了罐内料浆的温度不均匀,料浆换热面积小,传热效率低,导致氨苄西林料浆升温速度缓慢,操作周期变长。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用于制备无水氨苄西林的脱水装置,以解决现有脱水装置致使氨苄西林料浆温度不均匀、升温速度慢、操作周期长的问题。
[0006]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用于制备无水氨苄西林的脱水装置,包括螺旋管式反应器,螺旋管式反应器的主体为双层螺旋管结构,螺旋管的内层上端为进料口,内层下端为出料口;螺旋管的外层下端为进水口,外层上端为出水口;脱水时,在外层注入80~85℃的热水,在内层注入待脱水的氨苄西林料浆;在螺旋管的外层壁外侧设置有保温层。氨苄西林料浆的组分为氨苄西林三水酸和含水8

15wt%的异丙醇水溶液,氨苄西林三水酸与异丙醇水溶液配比为1kg:(5

6)L。
[0007]优选的,螺旋管管道外层壁厚10mm,内层壁厚7mm,管道外径140mm,管道内径100mm,管道总长50m。
[0008]优选的,保温层材料为橡塑管壳。
[0009]优选的,螺旋管相邻管上下等距,且相邻两管之间的距离与管道外径相同。
[0010]优选的,螺旋管管道使用316L不锈钢。
[0011]优选的,所述出料口连接抽滤罐。
[0012]本技术所提供的脱水装置摈弃传统的搪瓷罐结构,而是设计为双层的螺旋管
结构,螺旋管内层由上至下通入氨苄西林料浆,螺旋管外层由下至上通入80~85℃的热水,使氨苄西林料浆依序在螺旋管中流动,前面进入的氨苄西林料浆首先完成脱水,后续的氨苄西林料浆陆续实现脱水,这种按序实现脱水的过程,每一部分的氨苄西林料浆在螺旋管内均能保证受热均匀,管道的传热面积大,传热系数高,极大地缩短了脱水时间,为后续生产环节快速提供物料。
[0013]CN103467493A公布的无水氨苄西林的制备方法中,使用传统搪瓷罐对氨苄西林料浆进行脱水,需要30

40min,而本技术氨苄西林料浆脱水时间可缩短至10

15min。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如图1所示,本技术所提供的用于制备无水氨苄西林的脱水装置,摈弃传统的搪瓷罐,采用螺旋管式结构。具体是:本技术中的脱水装置包括一个螺旋管式反应器,螺旋管式反应器的主体即是螺旋管,螺旋管螺旋排列且垂直于水平面。螺旋管为双层结构,即:螺旋管具有双层壁,管道外层壁厚10mm,内层壁厚7mm,管道外径(包含壁厚)140mm,管道内径(包含壁厚)100mm,管道总长50m。在管道外层壁外侧设置有保温层,保温层将管道外层壁包覆起来。保温层材料为橡塑管壳,橡塑管壳具有经久耐用、柔滑性、美观性等特点,适用温度:

40℃~120℃。
[0016]螺旋管式反应器的相邻管上下等距,且相邻两管之间的距离与管道外径相同。螺旋管式反应器的螺旋管道钢材使用316L不锈钢,其含有一定量的钼元素,可用于高温环境,耐酸碱腐蚀。
[0017]螺旋管内层壁之间的空腔称之为螺旋管内层,螺旋管内层壁与外层壁之间的空腔称之为螺旋管外层。螺旋管内层的上端为进料口1,下端为出料口4,出料口4接抽滤罐。螺旋管外层的下端为进水口3,上端为出水口2。需要脱水时,从螺旋管式反应器下方进水口3注入热水,控制温度80

85℃,从螺旋管式反应器上方进料口1注入氨苄西林料浆,氨苄西林料浆的组分为氨苄西林三水酸和含水8

15wt%的异丙醇水溶液,氨苄西林三水酸与异丙醇水溶液配比为1kg:(5

6)L,优选1kg:5L。氨苄西林料浆自上而下循环一周后可实现快速脱水,实现脱水的氨苄西林经出料口4直接进入抽滤罐。
[0018]由于在螺旋管外层中注入了热水,因此通过热传递可以将热量传递至内层中,由于管道内径不像现有搪瓷罐的直径那么大,因此在内层中以螺旋形式由上至下流动的氨苄西林料浆可以实现在流动过程中的均匀受热。氨苄西林料浆在螺旋式管道中“行走一圈”,即可实现脱水,所有氨苄西林料浆是依序逐步进行的脱水,而非像现有搪瓷罐中的料浆是“一起同步”进行的脱水。本技术通过向螺旋管内不断注入氨苄西林料浆依序进行脱水,在传统搪瓷罐中脱水需要30

40min情形的,本技术对应相同的料浆可将脱水时间缩短至10

15min。而且,本技术还可以方便地控制温度。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制备无水氨苄西林的脱水装置,其特征是,包括螺旋管式反应器,螺旋管式反应器的主体为双层螺旋管结构,螺旋管的内层上端为进料口,内层下端为出料口;螺旋管的外层下端为进水口,外层上端为出水口;脱水时,在外层注入80~85℃的热水,在内层注入待脱水的氨苄西林料浆;在螺旋管的外层壁外侧设置有保温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制备无水氨苄西林的脱水装置,其特征是,螺旋管管道外层壁厚10mm,内层壁厚7mm,管道外径140mm,管道内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卫恩王秀英郝小良严正人吴浩崔炎龙王钽张联聪秦宏亮张海燕周玉敏
申请(专利权)人:华北制药集团先泰药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