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安全气囊的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269247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安全气囊的固定装置,包括卡合机构、内撑机构、顶紧机构、气囊盒、外壳,所述外壳固定连接在需要设置安全气囊的位置,所述外壳的上端开口、底端封闭,所述气囊盒、所述内撑机构、所述卡合机构、所述顶紧机构由上至下安装进入所述外壳内,所述顶紧机构设置在所述外壳的底端,所述卡合机构与所述外壳卡接并与所述顶紧机构弹性抵接,所述气囊盒与所述卡合机构螺纹连接,同时驱动所述内撑机构与所述外壳的内壁紧密抵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对气囊盒采用卡接结构进行安装,方便拆装,延长了使用寿命,同时提高了检修时的工作效率。提高了检修时的工作效率。提高了检修时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安全气囊的固定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安全气囊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安全气囊的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安全气囊的作用是当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发生碰撞事故时,首先由安全气囊传感器接收撞击信号,只要达到规定的强度,传感器即产生动作并向电子控制器发出信号。电子控制器接收到信号后,与其原存储信号进行比较,如果达到气囊展开条件,则由驱动电路向气囊组件中的气体发生器送去启动信号。气体发生器接到信号后引燃气体发生剂,产生大量气体,经过滤并冷却后进入气囊,使气囊在极短的时间内突破衬垫迅速展开,在驾驶员或乘员的前部形成弹性气垫,并及时泄漏、收缩,吸收冲击能量,从而有效地保护人体头部和胸部,使之免于伤害或减轻伤害程度。
[0003]目前安全气囊在进行安装的时候一般都是采用螺丝拧紧这种固定方式,但在对安全气囊进行拆卸和安装的过程中,很容易造成螺丝滑丝的现象,进而破坏安全气囊安装的位置。同时不断地拆卸螺丝、再安装螺丝这样才能完成气囊的拆装,这种拆装的方式费时费力,从而降低了检修人员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全部或部分问题,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全气囊的固定装置,对气囊盒采用卡接结构进行安装,方便拆装,延长了使用寿命,同时提高了检修时的工作效率。
[0005]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安全气囊的固定装置,包括卡合机构、内撑机构、顶紧机构、气囊盒、外壳,所述外壳固定连接在需要设置安全气囊的位置,所述外壳的上端开口、底端封闭,所述气囊盒、所述内撑机构、所述卡合机构、所述顶紧机构由上至下安装进入所述外壳内,所述顶紧机构设置在所述外壳的底端,所述卡合机构与所述外壳卡接并与所述顶紧机构弹性抵接,所述气囊盒与所述卡合机构螺纹连接,同时驱动所述内撑机构与所述外壳的内壁紧密抵接。
[0006]可选地,所述卡合机构包括座体、滑动柱、支撑板,所述座体内设置有活动槽,所述滑动柱设置在所述活动槽内可上下滑动,所述支撑板设置在所述滑动柱的顶部,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螺柱,通过所述螺柱与所述气囊盒螺纹连接。
[0007]可选地,所述卡合机构还包括两个卡块,两个所述卡块对称设置在所述滑动柱的左右两侧,所述活动槽的底部对应所述卡块设置有穿透侧壁的滑槽,所述卡块可在所述滑槽内滑动,伸出或退回所述活动槽;
[0008]所述滑动柱与所述卡块之间通过连杆机构连接,向下移动所述滑动柱,所述滑动柱驱动所述卡块伸出所述活动槽,向上移动所述滑动柱,所述滑动柱驱动所述卡块退回所述活动槽。
[0009]可选地,所述座体的底部设置有容纳槽,所述活动槽与所述容纳槽连通,所述滑动
柱的下端伸入所述容纳槽内,所述容纳槽内设置有弹簧一,所述弹簧一与所述滑动柱弹性连接,在无外力作用下,所述弹簧一向所述滑动柱施加向下的推力,驱动所述卡块伸出所述活动槽。
[0010]可选地,所述气囊盒的下部设置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轴向对应所述螺柱设置有契合孔,所述契合孔为螺纹孔,通过所述契合孔与所述螺柱螺纹连接,或者所述契合孔为光孔。
[0011]可选地,所述内撑机构包括座体,所述座体的中部设置有通孔,所述螺柱从所述通孔穿过,所述通孔的侧壁上设置有若干穿透侧壁的滑槽,所述滑槽内设置有滑动块,所述滑动块可沿着所述滑槽滑动,所述滑动块的后端位于所述通孔内。
[0012]可选地,所述内撑机构还包括锥形块,所述锥形块穿套在所述螺柱上,所述气囊盒向下移动时通过所述连接柱驱动所述锥形块向下移动,所述锥形块与所述滑动块的后端接触驱动所述滑动块沿着所述滑槽向外伸出,所述滑动块的前端与所述外壳的内壁紧密抵接。
[0013]可选地,所述外壳的内部呈阶梯状,包括由上至下设置的第一安装槽、第二安装槽、第三安装槽,所述气囊盒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槽内,所述内撑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二安装槽内,所述卡合机构和所述顶紧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三安装槽内,所述第三安装槽的内壁上对应所述卡合机构的卡块设置有卡槽。
[0014]可选地,所述顶紧机构包括底座、若干弹性支撑部,所述弹性支撑部包括外筒、弹簧二、顶杆,所述外筒固定连接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外筒的内部设置有容纳槽,所述弹簧二设置在所述容纳槽内,所述顶杆的尾端位于所述容纳槽内并且与所述弹簧二弹性抵接,所述顶杆的前端伸出所述外筒可弹性支撑所述卡合机构。
[0015]可选地,所述外壳的上端侧壁上设置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上设置有连接孔,所述外壳通过所述安装架固定连接在需要设置安全气囊的位置。
[0016]可选地,所述气囊盒的顶部设置有旋动机构,通过所述旋动机构转动所述气囊盒进行拆装。
[0017]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安全气囊的固定装置,具有如下
[0018]有益效果:
[0019]通过外壳的设置,外壳可以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需要设置安全气囊的位置,使在检修气囊盒或者更换气囊盒的时候,只需将气囊盒拿出进行更换即可,无需不断的拧动外壳的螺栓进行拆卸,因此只需第一次将外壳通过螺栓进行安装,之后无需再次拧动螺栓拆卸,防止了拧动螺丝的时候,导致螺丝滑丝,甚至造成安装位置的损坏,保护了安装位置,延长了使用寿命。
[0020]通过卡合机构与外壳进行卡合,并通过顶紧机构将卡合机构紧紧地抵住,并通过内撑机构的设置,利用内撑机构将外壳的内壁顶住增加稳定性,防止晃动,同时也进一步地防止了气囊盒掉出外壳。在安装时,只需将卡合机构插入外壳的内部,同时拧动气囊盒使内撑机构抵住外壳的内壁即可,在拆卸时,只需将内撑机构拧松,再向外拔出气囊盒即可拆卸,从而实现拆装方便,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安全气囊的固定装置的立体图;
[0022]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气囊盒、卡合机构、内撑机构、顶紧机构的组合状态立体图;
[0023]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卡合机构的剖视图;
[0024]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内撑机构的立体图;
[0025]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内撑机构的剖视图;
[0026]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气囊盒的立体图;
[0027]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外壳的剖视图;
[0028]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弹性支撑部的剖视图。
[0029]图中附图标记为:1、卡合机构;101、座体;102、容纳槽;103、滑动柱;104、弹簧一;105、第一连接耳;106、连杆;107、第二连接耳;108、卡块;109、滑槽;110、活动槽;111、支撑板;2、内撑机构;201、座体;202、滑动块;203、限位块;204、滑槽;205、螺柱;206、橡胶块;207、锥形块;3、顶紧机构;301、底座;302、外筒;303、容纳槽;304、弹簧二;305、限位块;306、顶杆;4、气囊盒;401、连接柱;402、契合孔;5、旋动机构;6、外壳;601、第一安装槽;602、第二安装槽;603、第三安装槽;604、卡槽;605、安装架。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为了更好的了解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安全气囊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卡合机构(1)、内撑机构(2)、顶紧机构(3)、气囊盒(4)、外壳(6),所述外壳(6)固定连接在需要设置安全气囊的位置,所述外壳(6)的上端开口、底端封闭,所述气囊盒(4)、所述内撑机构(2)、所述卡合机构(1)、所述顶紧机构(3)由上至下安装进入所述外壳(6)内,所述顶紧机构(3)设置在所述外壳(6)的底端,所述卡合机构(1)与所述外壳(6)卡接并与所述顶紧机构(3)弹性抵接,所述气囊盒(4)与所述卡合机构(1)螺纹连接,同时驱动所述内撑机构(2)与所述外壳(6)的内壁紧密抵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气囊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机构(1)包括座体(101)、滑动柱(103)、支撑板(111),所述座体(101)内设置有活动槽(110),所述滑动柱(103)设置在所述活动槽(110)内可上下滑动,所述支撑板(111)设置在所述滑动柱(103)的顶部,所述支撑板(111)上设置有螺柱(205),通过所述螺柱(205)与所述气囊盒(4)螺纹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安全气囊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机构(1)还包括两个卡块(108),两个所述卡块(108)对称设置在所述滑动柱(103)的左右两侧,所述活动槽(110)的底部对应所述卡块(108)设置有穿透侧壁的滑槽(109),所述卡块(108)可在所述滑槽(109)内滑动,伸出或退回所述活动槽(110);所述滑动柱(103)与所述卡块(108)之间通过连杆机构连接,向下移动所述滑动柱(103),所述滑动柱(103)驱动所述卡块(108)伸出所述活动槽(110),向上移动所述滑动柱(103),所述滑动柱(103)驱动所述卡块(108)退回所述活动槽(110)。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安全气囊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座体(101)的底部设置有容纳槽(102),所述活动槽(110)与所述容纳槽(102)连通,所述滑动柱(103)的下端伸入所述容纳槽(102)内,所述容纳槽(102)内设置有弹簧一(104),所述弹簧一(104)与所述滑动柱(103)弹性连接,在无外力作用下,所述弹簧一(104)向所述滑动柱(103)施加向下的推力,驱动所述卡块(108)伸出所述活动槽(110)。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安全气囊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盒(4)的下部设置有连接柱(401),所述连接柱(401)的轴向对应所述螺柱(205)设置有契合孔(402),所述契合孔(4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静马巍韬杜勇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兴韬五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