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安全气囊缓冲减震连接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汽车安全装置
,具体地说是一种安全气囊缓冲减震连接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汽车制造行业也趋于高产量化。人们对汽车的安全性也更加重视。安全气囊作为驾车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显得格外重要。安全气囊的装配既要尽可能的减少所占空间,也要保证绝对的安全质量。所以气囊安装连接件显得及其重要。传统的气囊安装部件结构单一,无缓冲减震的作用,而且使用寿命短不适应现代汽车行业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能起到减震缓冲作用并能延长使用寿命的安全气囊连接装置。
[0004]按照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安全气囊缓冲减震连接装置,它包括固定在一起的板形底座、中间支架与减震套,且减震套位于板形底座与中间支架之间;
[0005]所述板形底座包括板形本体,在板形本体的中部整体下凹,在下凹部的中部设有安装孔,在安装孔外侧的下凹部上开设有第一连接孔,在下凹部外侧的板形本体上设有装配孔与定位孔; >[0006]所述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安全气囊缓冲减震连接装置,其特征是:它包括固定在一起的板形底座(1)、中间支架(2)与减震套(3),且减震套(3)位于板形底座(1)与中间支架(2)之间;所述板形底座(1)包括板形本体(1.1),在板形本体(1.1)的中部整体下凹,在下凹部的中部设有安装孔(1.2),在安装孔(1.2)外侧的下凹部上开设有第一连接孔(1.3),在下凹部外侧的板形本体(1.1)上设有装配孔(1.4)与定位孔(1.5);所述中间支架(2)包括上支架部分(2.1)以及固定连接在上支架部分(2.1)的底部的下支架部分(2.2),上支架部分(2.1)与下支架部分(2.2)均为圆筒形,上支架部分(2.1)的外径小于下支架部分(2.2)的外径,在上支架部分(2.1)的上端面一体固定有呈间隔设置的支撑块(2.3),支撑块(2.3)的数量为至少3块,在下支架部分(2.2)上开设有第二连接孔(2.4);所述减震套(3)包括减震套本体(3.1)与减震套连接环(3.2),减震套连接环(3.2)的内圆与减震套本体(3.1)的上端部外圆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忠,徐政和,滕士意,魏熹鸣,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中捷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