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酵母磷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260582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酵母提取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酵母磷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的酵母磷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酵母原料分散在醇溶液中,然后进行固液分离,得到提取液;(2)将提取液进行浓缩,然后分散在萃取溶剂中进行萃取,分离,取重相溶液浓缩得到酵母磷脂。以酵母磷脂总质量计,所述粗脂肪中含有磷脂酰胆碱10%~40%,磷脂酰乙醇胺10%~30%,磷脂酰肌醇1%~10%。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制备方法采用单一溶剂提取酵母原料,方便回收,减少了提取成本,得到的磷脂的萃取效率更高,制备得到的磷脂酰胆碱、磷脂酰乙醇胺和磷脂酰肌醇的含量更高,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更高,适于工业化生产。适于工业化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酵母磷脂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酵母提取物
,具体涉及一种酵母磷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磷脂,是含有磷脂根的类脂化合物,是生命基础物质。细胞膜就由40%左右蛋白质和50%左右的脂质(磷脂为主)构成。它是由卵磷脂,肌醇磷脂,脑磷脂等组成。这些磷脂分别对人体的各部位和各器官起着相应的功能。磷脂对活化细胞,维持新陈代谢,基础代谢及荷尔蒙的均衡分泌,增强人体的免疫力和再生力,都能发挥重大的作用。另外,磷脂还具有促进脂肪代谢,防止脂肪肝,降低血清胆固醇、改善血液循环、预防心血管疾病的作用。
[0003]磷脂几乎存在于所有机体细胞中,在动植物体重要组织中都含有较多磷脂。动物磷脂主要来源于蛋黄、牛奶、动物体脑组织、肝脏、肾脏及肌肉组织部分。植物磷脂主要存在于油料种子,且大部分存在于胶体相内,并与蛋白质、糖类、脂肪酸、菌醇、维生素等物质以结合状态存在,是一类重要的油脂伴随物。在制油过程中,磷脂随油而出,毛油中磷脂含量以大豆毛油含量最高,所以大豆磷脂是最重要植物磷脂来源。大豆磷脂提取过程:1.在大豆毛油中加入3%的水,在60~80℃下充分搅拌30min,磷脂水化成胶状沉淀,经连续离心分离得到水合磷脂,在70℃下用3%的过氧化氢(用量1.5%)脱色;然后在80~100℃和2.67~8.00kPa下减压干燥得含量60%~70%的液体磷脂。2.用3~5倍50℃的丙酮溶解磷脂中的油和脂肪酸,离心分离后,再重复处理2次,最后在60℃下减压干燥得含量在95%以上的磷脂粉。
[0004]酵母是单细胞微生物,属于高等微生物真菌类,有细胞核、细胞膜、细胞壁、线粒体等组成,其营养丰富,应用广泛,产能巨大,全球每年有近200万吨的产能,其细胞壁中含有蛋白质16%~27%,甘露寡糖28%~30%,β

葡聚糖25%~37%,脂肪10%~20%。细胞壁含量最高的甘露聚糖、β

葡聚糖和蛋白质均有提取利用,但与酵母磷脂提取相关的报道研究较少。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现有技术中对酵母磷脂及其提取过程的研究较少。
[0006]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酵母磷脂及其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酵母磷脂的制备方法丰富了磷脂的来源途径,而且通过本专利技术制备方法得到的酵母磷脂中磷脂酰胆碱、磷脂酰乙醇胺和磷脂酰肌醇含量较高。
[0007]具体来说,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8]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酵母磷脂,以酵母磷脂总质量计,所述酵母磷脂含有粗脂肪20%~100%;所述粗脂肪为含有脂肪酸的脂类物质;
[0009]其中,所述粗脂肪含有磷脂酰胆碱、磷脂酰乙醇胺和磷脂酰肌醇;以酵母磷脂总质量计,所述粗脂肪中含有磷脂酰胆碱10%~40%,磷脂酰乙醇胺10%~30%,磷脂酰肌醇1%~10%。
[0010]在一些实施方案中,以酵母磷脂总质量计,所述酵母磷脂含有粗脂肪80%~100%。
[0011]在一些实施方案中,以酵母磷脂总质量计,所述粗脂肪中含有磷脂酰胆碱20%~37%,磷脂酰乙醇胺17%~23%,磷脂酰肌醇2%~5%。
[0012]在一些实施方案中,以酵母磷脂总质量计,所述粗脂肪中含有磷脂酰胆碱30%~37%,磷脂酰乙醇胺20%~23%,磷脂酰肌醇3%~5%。
[0013]在一些实施方案中,以酵母磷脂总质量计,所述粗脂肪中含有磷脂酰胆碱35%~37%,磷脂酰乙醇胺20%~23%,磷脂酰肌醇3%~5%。
[0014]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酵母磷脂中含有碳链长度为16个碳原子的脂肪酸、碳链长度为17个碳原子的脂肪酸、碳链长度为18个碳原子的脂肪酸和碳链长度为22个碳原子的脂肪酸。
[0015]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酵母磷脂中,碳链长度为16个碳原子的脂肪酸、17个碳原子的脂肪酸、18个碳原子的脂肪酸和22个碳原子的脂肪酸的质量比为(45~85):1:(50~80):(1~5)。
[0016]在一些实施方案中,不饱和脂肪酸和饱和脂肪酸的质量比为(1~5):1。
[0017]在一些实施方案中,不饱和脂肪酸和饱和脂肪酸的质量比为(4~5):1。
[0018]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所述的酵母磷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9](1)将酵母原料分散在醇溶液,然后进行固液分离,得到提取液;
[0020](2)将步骤(1)得到的提取液进行浓缩,然后分散在萃取溶剂中进行萃取,分离,取重相溶液浓缩得到酵母磷脂。
[0021]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酵母原料选自酵母菌和/或酵母细胞壁。
[0022]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酵母菌包括酿酒酵母、假丝酵母、球拟酵母、红酵母和隐球酵母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0023]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酵母细胞壁包括酿酒酵母细胞壁、假丝酵母细胞壁、球拟酵母细胞壁、红酵母细胞壁和隐球酵母细胞壁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0024]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步骤(1)中,添加的醇溶液的质量为酵母原料质量的5~20倍。
[0025]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步骤(1)中,添加的醇溶液的质量为酵母原料质量的9~15倍。
[0026]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步骤(1)中,所述醇溶液的浓度为50%~100%。
[0027]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步骤(1)中,所述醇溶液的浓度为60%~90%。
[0028]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步骤(1)中,所述醇溶液选自甲醇溶液、乙醇溶液、正丙醇溶液、异丙醇溶液、正丁醇溶液或正戊醇溶液。
[0029]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步骤(1)中,所述提取的温度为25~105℃。
[0030]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步骤(1)中,所述提取的温度为50~100℃。
[0031]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步骤(1)中,所述提取的温度为50~75℃。
[0032]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步骤(1)中,所述提取的压力为0.1~0.4Mpa。
[0033]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步骤(1)中,所述提取的时间为2~15h。
[0034]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步骤(1)中,所述提取的时间为10~15h。
[0035]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步骤(2)中,将提取液的体积浓缩至原提取液体积的1/5~1/2。
[0036]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步骤(2)中,所述萃取溶剂选自乙醚、石油醚、乙酸乙酯、正己烷、甲基叔丁基醚、甲苯、环己烷或乙酸丁酯。
[0037]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步骤(2)中,所述萃取溶剂与浓缩后的提取液的体积比为(0.5~1.5):1。
[0038]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步骤(2)中,所述萃取溶剂与浓缩后的提取液的体积比为(0.8~1.2):1。
[0039]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步骤(2)中,还包括将重相溶液用活性炭脱色,过滤分离,然后将滤液浓缩得到的酵母磷脂。
[0040]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步骤(2)中,还包括将重相溶液用活性炭脱色,所述活性炭的用量为1~10g;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酵母磷脂,其特征在于,以酵母磷脂总质量计,所述酵母磷脂含有粗脂肪20%~100%;所述粗脂肪为含有脂肪酸的脂类物质;其中,所述粗脂肪含有磷脂酰胆碱、磷脂酰乙醇胺和磷脂酰肌醇;以酵母磷脂总质量计,所述粗脂肪中含有磷脂酰胆碱10%~40%,磷脂酰乙醇胺10%~30%,磷脂酰肌醇1%~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酵母磷脂,其中,以酵母磷脂总质量计,所述粗脂肪中含有磷脂酰胆碱20%~37%,磷脂酰乙醇胺17%~23%,磷脂酰肌醇2%~5%。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酵母磷脂,其中,所述酵母磷脂中含有碳链长度为16个碳原子的脂肪酸、碳链长度为17个碳原子的脂肪酸、碳链长度为18个碳原子的脂肪酸和碳链长度为22个碳原子的脂肪酸;优选地,所述酵母磷脂中,碳链长度为16个碳原子的脂肪酸、17个碳原子的脂肪酸、18个碳原子的脂肪酸和22个碳原子的脂肪酸的质量比为(45~85):1:(50~80):(1~5)。4.根据权利要求1

3中任一项所述的酵母磷脂,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和饱和脂肪酸的质量比为(1~5):1;优选地,不饱和脂肪酸和饱和脂肪酸的质量比为(4~5):1。5.一种权利要求1

4中任一项所述的酵母磷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将酵母原料分散在醇溶液,然后进行固液分离,得到提取液;(2)将步骤(1)得到的提取液进行浓缩,然后分散在萃取溶剂中进行萃取,分离,取重相溶液浓缩得到酵母磷脂。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酵母磷脂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酵母原料选自酵母菌和/或酵母细胞壁;优选地,所述酵母菌包括酿酒酵母、假丝酵母、球拟酵母、红酵母和隐球酵母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和/或,所述酵母细胞壁包括酿酒酵母细胞壁、假丝酵母细胞壁、球拟酵母细胞壁、红酵母细胞壁和隐球酵母细胞壁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酵母磷脂的制备方法,其中,步骤(1)中,添加的醇溶液的质量为酵母原料质量的5~20倍;优选地,添加的醇溶液的质量为酵母原料质量的9~15倍。8.根据权利要求5

7中任一项所述的酵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国龙张彦何艳艳李志军陈晖刘秀继曹文杨何宗柏
申请(专利权)人:安琪酵母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