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系统以及手机中框生产线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254245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检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检测系统以及手机中框生产线。该检测系统包括同步上料设备、检测设备以及转移设备,分散的至少两个零件通过同步上料设备的传送被统一传送到并排布置的对应的下料位上,转移设备将至少两个零件放入治具机构被限位,治具驱动件带动零件到达检测设备后,使得检测设备能够分别对至少两个零件进行集中检测,将零件的良品和差品检测出来,避免差品零件流入到产品组装工步,杜绝产品由于零件自身造成的孔位偏差或者尺寸偏差后形成的差品,提高产品合格率。手机中框生产线通过采用上述检测系统,将组成手机中框的零件进行集中上料,同步检测,将有问题的零件在组装手机中框之前检测,提升手机中框的成品合格率。框的成品合格率。框的成品合格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检测系统以及手机中框生产线


[0001]本技术涉及检测
,尤其涉及一种检测系统以及手机中框生产线。

技术介绍

[0002]一个产品由多个零件组成,以手机中框为例,手机中框相当于手机的骨架,手机中框由四个长条形的零件组成,每个零件被分开成批制造,后续进行集中操作时,需要从物料框中进行分捡,操作不便。且每个零件上均开设多个孔,用于与手机上的其他零件进行配合,现有的手机中框生产线均是将四个零件组装到一起后对手机中框上的孔位和尺寸精度进行检测,将不合格的手机中框筛出进行重新加工,但是一个手机中框中往往由于其中一个零件的一个孔位或者一个零件的尺寸有问题,造成整个手机中框组装后的尺寸超差、孔位不准,那么整个手机中框中的其他合格的零件也面临着被返厂或者被报废的问题,从将四个零件组成一组到组装再到检测,整个流程的时间相当于只因一个零件的问题被浪费,降低了生产合格产品的生产效率,且合格的零件即便拆下来也无法直接再次利用,造成了材料和时间的成倍浪费。不仅是手机中框面临着上述问题,需要组装的产品均存在上述问题。
[0003]因此,亟需设计一种检测系统以及手机中框生产线,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检测系统,能够将组成产品的至少两个零件同时上料,对分开的至少两个零件进行同步检测,在组装前检测出问题零件,避免问题零件流入到产品组装工步。
[0005]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检测系统,用于组成产品的至少两个零件进行处理,上述检测系统包括:
[0007]同步上料设备,至少两个上述零件均从上述同步上料设备的首端上料,上述同步上料设备的末端设置至少两个下料位,上述下料位与至少两个上述零件一一对应设置,组成上述产品的至少两个零件均能到达对应的上述下料位,上述下料位与至少两个上述零件一一对应设置,至少两个上述下料位在沿第一方向上并排布置;
[0008]检测设备,位于上述同步上料设备的下游,上述检测设备包括承载装置和检测装置,上述承载装置包括治具驱动件以及治具机构,上述治具机构设置在治具驱动件的输出端,上述治具驱动件能驱动上述治具机构沿第二方向运动,组成产品的至少两个上述零件能被上述治具机构限位;上述检测装置设置在上述承载装置的下游并能依次对至少两个上述零件进行检测,上述第一方向与上述第二方向垂直;以及
[0009]转移设备,设置在上述同步上料设备和上述检测设备之间,上述转移设备被配置为当至少两个零件均到达对应的下料位时同时将至少两个上述零件取走,并将至少两个上述零件放到上述治具机构上。
[0010]可选地,上述检测装置包括:
[0011]检测机构,上述检测机构能沿上述第一方向运动;以及
[0012]CCD对位机构,上述CCD对位机构位于上述检测机构的上游,上述CCD对位机构分别与上述治具驱动件以及上述检测机构通讯连接,上述检测机构能依次对至少两个零件进行检测。
[0013]可选地,上述检测装置还包括第一架体和第一检测驱动件,上述第一架体沿上述第一方向延伸,上述第一检测驱动件安装在上述第一架体上,上述CCD对位机构和上述检测机构均安装于上述第一检测驱动件输出端并位于上述第一架体的两侧,上述第一检测驱动件能驱动上述CCD对位机构以及检测机构沿上述第一方向运动,上述CCD对位机构包括CCD竖直驱动件以及CCD对位相机,上述CCD对位相机与上述CCD竖直驱动件的输出端传动连接,上述检测机构包括检测竖直驱动件以及检测件,上述检测件与上述检测竖直驱动件的输出端传动连接。
[0014]可选地,上述承载装置设置至少两个,至少两个上述承载装置沿上述第二方向并排布置,上述检测装置还包括第二架体和第二检测驱动件,上述第二架体与上述第一架体平行且位于上述第一架体的下游,上述第二检测驱动件安装于上述第二架体上,上述第二检测驱动件的输出端传动连接有上述检测机构。
[0015]可选地,上述第一架体上安装有两个上述第一检测驱动件,两个上述第一检测驱动件分别安装于上述第一架体的两端,每个第一检测驱动件的输出端对应设置有上述CCD对位机构和上述检测机构,安装于上述第一检测驱动件的检测机构与安装于上述第二检测驱动件输出端的检测机构一一对应设置。
[0016]可选地,上述同步上料设备包括:
[0017]至少两个上料装置,沿上述第一方向延伸并上述沿第二方向并排布置,上述上料装置能沿上述第一方向将对应的零件输送至对应的上料位,上述上料位设置在上述上料装置的一端;
[0018]下料装置,设置在上述上料装置的上述上料位的一端,上述下料装置包括下料机构以及下料感应机构,上述下料机构能将至少两个上述零件沿上述第二方向从对应的放置位转移至对应的下料位,至少两个上述放置位在沿上述第一方向上错开设置,至少两个上述下料位沿上述第一方向并排布置于上述下料机构的一端,上述下料感应机构用于感应全部的上述零件均到达对应的上述下料位并与上述转移设备通讯连接;以及
[0019]中转装置,与上述上料装置一一对应设置,上述中转装置能将对应的上述零件从上述上料位转移至上述放置位。
[0020]可选地,上述中转装置包括位置调整组件以及夹爪组件,上述夹爪组件与上述位置调整组件的输出端传动连接,上述夹爪组件能夹取或松开上述零件,上述中转装置能驱动上述夹爪组件在对应的上述上料位与对应的上述放置位之间切换。
[0021]可选地,上述下料机构包括:
[0022]下料组件,用于将至少两个上述零件沿上述第二方向从对应的放置位转移至对应的下料位;以及
[0023]导向件,安装于上述下料组件上,上述导向件上开设至少两个导向槽,至少两个导向槽沿上述第一方向并排布置,上述导向槽沿第二方向延伸,上述导向槽连通上述放置位和上述下料位,且上述下料位位于上述导向槽的一端,至少两个上述导向槽的一端齐平,上
述感应机构设置于上述导向件。
[0024]可选地,上述检测系统还包括检测下料设备,上述检测下料设备设置在上述检测设备的下游,上述检测下料设备包括:
[0025]第四架体;
[0026]第二位置调整机构,上述第二位置调整机构安装于上述第四架体上并与上述检测装置通讯连接;
[0027]第二夹取组件,安装于上述第二位置调整机构的输出端,上述第二夹取组件能同时夹取至少两个上述零件;以及
[0028]分类机构,上述分类机构包括良品传送组件以及差品传送组件,上述第二位置调整机构能驱动上述第二夹取组件将检测后的至少两个上述零件从上述治具机构中取出并可选择性将至少两个上述零件分别放入上述良品传送组件或上述差品传送组件。
[0029]本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机中框生产线,能够将组成手机中框的零件进行集中上料,同步检测,将有问题的零件在组装成手机中框之前检测出来,避免差品零件被组装到手机中框中造成手机中框报废,导致合格的零件被报废的情况发生,避免组装差品零件的无用过程造成的时间上的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检测系统,用于组成产品的至少两个零件(2000)进行处理,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系统包括:同步上料设备(100),至少两个所述零件(2000)均从所述同步上料设备(100)的首端上料,所述同步上料设备(100)的末端设置至少两个下料位(124),所述下料位(124)与至少两个所述零件(2000)一一对应设置,组成所述产品的至少两个零件(2000)均能到达对应的所述下料位(124),所述下料位(124)与至少两个所述零件(2000)一一对应设置,至少两个所述下料位(124)在沿第一方向上并排布置;检测设备(200),位于所述同步上料设备(100)的下游,所述检测设备(200)包括承载装置(210)和检测装置(220),所述承载装置(210)包括治具驱动件(211)以及治具机构(212),所述治具机构(212)设置在治具驱动件(211)的输出端,所述治具驱动件(211)能驱动所述治具机构(212)沿第二方向运动,组成产品的至少两个所述零件(2000)能被所述治具机构(212)限位;所述检测装置(220)设置在所述承载装置(210)的下游并能依次对至少两个所述零件(2000)进行检测,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以及转移设备(300),设置在所述同步上料设备(100)和所述检测设备(200)之间,所述转移设备(300)被配置为当至少两个零件(2000)均到达对应的下料位(124)时同时将至少两个所述零件(2000)取走,并将至少两个所述零件(2000)放到所述治具机构(212)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装置(220)包括:检测机构(222),所述检测机构(222)能沿所述第一方向运动;以及CCD对位机构(221),所述CCD对位机构(221)位于所述检测机构(222)的上游,所述CCD对位机构(221)分别与所述治具驱动件(211)以及所述检测机构(222)通讯连接,所述检测机构(222)能依次对至少两个零件(2000)进行检测。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装置(220)还包括第一架体(223)和第一检测驱动件(224),所述第一架体(223)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检测驱动件(224)安装在所述第一架体(223)上,所述CCD对位机构(221)和所述检测机构(222)均安装于所述第一检测驱动件(224)输出端并位于所述第一架体(223)的两侧,所述第一检测驱动件(224)能驱动所述CCD对位机构(221)以及检测机构(222)沿所述第一方向运动,所述CCD对位机构(221)包括CCD竖直驱动件(2212)以及CCD对位相机(2211),所述CCD对位相机(2211)与所述CCD竖直驱动件(2212)的输出端传动连接,所述检测机构(222)包括检测竖直驱动件(2221)以及检测件(2222),所述检测件(2222)与所述检测竖直驱动件(2221)的输出端传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装置(210)设置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承载装置(210)沿所述第二方向并排布置,所述检测装置(220)还包括第二架体(225)和第二检测驱动件(226),所述第二架体(225)与所述第一架体(223)平行且位于所述第一架体(223)的下游,所述第二检测驱动件(226)安装于所述第二架体(225)上,所述第二检测驱动件(226)的输出端传动连接有所述检测机构(222)。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架体(223)上安装有两个所述第一检测驱动件(224),两个所述第一检测驱动件(224)分别安装于所述第一架体(223)的两端,每个第一检测驱动件(224)的输出端对应设置有所述CCD对位机构(221)和所述检测机构(22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鹏达史旭刚曹飞赵严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凌云光工业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