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离子体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24387 阅读:1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等离子体显示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中,面板与驱动板(Drive  board)由连接器(connector)插入式地组装在一起,因此,连接面板的电极与驱动板(Drive  board)的电极的排列(align)较容易,并且其组装过程简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关于等离子体显示装置的,更具体讲,是关于面板与驱动板(Driveboard)由连接器(connector)插入式地组装在一起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的。
技术介绍
近年,正在开发减少阴极射线管(Cathode Ray Tube)的缺点,即重量与体积而制作的各种平面显示装置,上述平面显示装置有,液晶显示装置(LiquidCrystal DisplayLCD),场发射显示装置(Field Emission DisplayFED),等离子体显示装置(Plasma Display Panel下面称为″PDP″)及电致发光(Electro-LuminescenceEL)显示装置等。其中,PDP是利用等离子体放电显示图像的平面显示装置,具有快速的应答速度,并且适于显示大面积的图像,因此,用于高清晰度电视,显示器及室内/外广告用显示器。图1是现有技术中,等离子体显示装置的部分剖面示意图,图2是现有技术中,等离子体显示装置的剖面示意图。如图1或图2所示,现有技术中的PDP,包含由正面基板1、背面基板2组成,负加的脉冲引起放电,产生光的面板3;安装在上述面板3的背面,对上述面板3产生的热量进行散热的散热板4;安装在上述面板3的正面,阻断电磁波干扰(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下面称为′EMI′),防止外部的反射的滤光器(glass filter)7;包裹上述面板3的背面的后盖5;包裹上述滤光器(glass filter)3边缘的一部分,并且与上述后盖5组装在一起的前框6。其中,上述散热板4的背面上分别安装,向上述面板3的扫描/维持/定位电极提供脉冲的驱动板(Drive board)8,上述驱动板(Drive board)8与上述面板3通过软性印制电路(flexible printed circuit)(FPC,9)连接。又,对上述FPC 9安装在上述面板3上的过程说明如下,上述面板3的电极上贴附异向导电膜(Anisotropic Conductive Film下面称为′ACF′,未图示),在上述ACF上以一定温度压入上述FPC 9的一端,贴附多个FPC 9后,通过高温熔接(heat seal,未图示),将上述FPC 9固定在上述面板3上。同时,上述FPC 9的另一端以连接器(connector)状组成,组装在上述驱动板(Drive board)8上。但,现有技术中的FPC 9由操作者的手工作业组装上述驱动板(Driveboard)8与上述面板3,上述组装过程中,由于操作者可能发生错误的组装,上述错误组装将导致面板的损失。又,现有技术中的PDP的FPC,在连接上述面板3与上述驱动板(Driveboard)8时,要折叠后安装,因此在长时间使用时,电极的连接部分将发生硬化,并且由此导致耐用性的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面板与驱动板(Drive board)由连接器(connector)插入式地组装在一起,不仅使组装简单,还可以将组装过程中发生的损失降至最低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不使用FPC,亦可以组装PDP模块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技术方案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本专利技术第1特征中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包含(1)形成了电极的面板;(2)向上述面板的电极负加脉冲的驱动板(Drive board);(3)为了将上述驱动板(Drive board)中负加的脉冲传达至上述面板的电极中,与上述面板插入式地结合并连接电极的连接器(connector)。前述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连接器(connector)插入式地结合在面板的边缘上,与上述面板的电极连接。前述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连接器(connector)插入式地结合在上述面板的一侧边缘上,与一侧边缘上形成的所有电极一次性地连接。前述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连接器(connector)包含 (1)插入上述面板,进行组装的插槽;(2)插入上述驱动板(Drive board),进行组装的孔(holl);(3)为了使上述面板及上述驱动板(Drive board)的电极相连,而形成在上述插槽及上述孔(holl)上的电极。前述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连接器(connector)的电极,呈在插入上述面板的方向向安装上述驱动板的方向弯曲而形成的′L′字型。前述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连接器(connector)的一端与上述面板的正面基板接触,支撑上述正面基板。前述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连接器(connector)的另一端与上述驱动板(Drive board)接触,支撑上述驱动板(Drive board)。前述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驱动板(Drive board)上形成与上述连接器(connector)的电极相连的连接部,上述连接器(connector)上形成多个孔(holl),使多个连接部能够一次性地插入。前述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它还包含贴附在上述面板的背面上的散热板,上述散热板,为了插入上述面板的边缘而形成匣子(pocket)。前述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散热板的背面形成孔(holl),使上述驱动板(Drive board)的连接部能够贯穿插入。前述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散热板的匣子(pocket)向前突出地形成。前述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匣子(pocket)的前方末端与上述面板的正面基板接触,支撑上述正面基板。前述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散热板与上述连接器(connector)以一体式结构形成。前述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连接器(connector)分别与上述面板及上述驱动板(Drive board)插入式地结合。本专利技术第2特征中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包含(1)形成了电极的面板;(2)向上述面板的电极负加脉冲的驱动板(Drive board); (3)为了将上述驱动板(Drive board)中负加的脉冲传达至上述面板的电极中,与上述面板插入式地结合并连接电极的连接器(connector);(4)固定上述连接器(connector),同时位于上述面板的背面上的散热板。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具有上述结构的,本专利技术中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面板与驱动板(Drive board)由连接器(connector)插入式地组装在一起,因此,连接面板的电极与驱动板(Drive board)的电极的排列(align)容易,并且其组装过程简便。同时,本专利技术中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驱动板(Drive board)从面板的背面插入连接器(connector)进行连接,因此,在最大程度上减小了连接面板与驱动板(Drive board)的电极长度,并且由此可以大幅减少现有技术中的FPC的连接及组装时产生的费用及时间。又,本专利技术中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在散热板上形成匣子(pocket),在上述匣子(pocket)中插入连接器(connector)及面板并且支撑,因此,可以更加有效地支撑面板。又,本专利技术中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为了连接面板与驱动板(Driveb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等离子体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含:(1)形成了电极的面板;(2)向上述面板的电极负加脉冲的驱动板;(3)为了将上述驱动板中负加的脉冲传达至上述面板的电极中,与上述面板插入式地结合并连接电极的连接器。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權炯碩
申请(专利权)人:乐金电子南京等离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4[中国|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