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可携式电子装置固定座,其包含有一本体、一活动板及一转动组件,该活动板以可活动关系设置于该本体一侧面,该转动组件枢设于该本体上,且该转动组件上凸设有一滑动件,其滑动枢设于一开设于该活动板之横向槽孔内,从而该转动组件可相对于该本体旋转,使该滑动件于该横向轴孔中相对于该活动板横向滑移,并带动该活动板沿纵轴方向往复滑移,以使该本体及该活动板夹持一可携式电子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揭示的该可携式电子装置固定座可牢固地夹持一可携式电子装置,且可快速地进行夹持、或拆卸作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有关于一种可携式电子装置固定之装置,特别是有关于一种以夹持方式进行固定之可携式电子装置固定座。
技术介绍
可携式电子装置如笔记本电脑、个人数字助理等,其具有便于携带使用之特色,且具备如桌上型计算机一般之扩充性,可通过硬件的扩充及软件的配合以发挥各种不同的功效。最常应用的场合为汽车导航,该可携式电子装置可外接一GPS接收单元,再搭配电子地图及导航软件,即可作为坐标定位、导航之用,提供汽车驾驶人周遭的地图信息,规划最佳行车路线以在最短时间内到达目的地。对军、警及救护人员而言,可携式电子装置除了搭配GPS接收单元以进行定位导航之外,以可透过无线收发装置与指挥单位进行联机,随时交换相关情报讯息,以供指挥单位整合所有人力资源,做最好的指挥调度,将调度命令透过可携式电子装置布达至第一线人员。对于车用可携式电子装置而言,在车辆上使用时,该可携式电子装置除了可供乘车人员于车辆内进行操作,亦可利用车载电源进行充电,并与其它车载电子仪器联机。在车辆行驶过程中该可携式电子装置必须面对因为行车状态及路况所造成的摇晃及振动,因此需要一固定座供该可携式电子装置摆设,并稳定地固定在该固定座上,以避免摇晃振动使该可携式电子装置受到碰撞而受损,或使接口端子脱落而无法与其它电子仪器联机。而乘车人员在离开车辆时,必须能随身携带该可携式电子装置,因此该可携式计算机必须能快速地由该固定座上被取下。请参阅图1A及图1B所示,其为一种已知常用固定座,其包含有一板体1,该板体1之下侧边向前延伸形成一承载部2,该板体1之二侧边分别向前延伸形成一夹持部3,以供一可携式电子装置4由该固定座上方插入该固定座,而被夹持于该二夹持部3之间。此种形式的固定方式于水平横轴方向具有良好的固定效果,然而在垂直纵轴方向缺乏有效的固定夹持,仅能依赖该二夹持部3所提供之夹持力。该二夹持部3与该可携式电子装置4之间预留之公差过大时,会造成夹持力道不足;但是预留公差过小时,又会使该可携式电子装置4难以插入该固定座中。鉴于此种问题,美国专利公开号20030218113号专利案提出一种夹持固定座,包含有一夹持组件,该夹持组件以可移动关系设置于一固定组件上,通过该夹持组件相对于该固定组件进行滑移,将一可携式电子装置夹持于该夹持组件及该固定组件之间。该夹持组件与该固定组件之间相对滑移之动作方式,其于该夹持组件上枢设一杆体,该杆体之前端具有螺纹,该固定组件上则至少固定设置一垫圈,该垫圈上具有一螺孔,将该杆体前端旋入该螺孔中,通过杆体转动以使该垫圈相对于该杆体移动,以带动该夹持组件朝向该固定组件移动,逐渐转动该杆体而产生紧迫效果,以将一可携式计算机牢固地夹持于该夹持组件及该固定组件之间。然而20030218113号乙案在移动该夹持组件时,其移动速度受限于螺杆之螺纹节距大小,使得在夹持或拆卸该可携式电子装置时皆需要不断旋转该杆体,始能使该夹持组件产生足够的位移距离,使得操作过程极为缓慢,耗费时间进行夹持固定或是拆卸作业。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携式电子装置固定座,其可牢固地夹持一可携式电子装置,且可快速地进行夹持、或拆卸作业。因此,为达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揭露之一种可携式电子装置固定座,其包含有一矩形板状之本体,该本体上可定义出一横轴方向及一纵轴方向,该本体之下侧边延伸形成一承载部,该承载部垂直于该本体,该承载部之边缘更形成有若干个第一卡勾。一活动板,开设有至少一平行于纵轴方向之纵向槽孔及一平行于横轴方向之横向槽孔,一栓柱穿过该纵向槽孔,并固定于该本体上,使该活动板以可活动关系设置于该本体一侧面。一转动组件,枢设于该本体之上,该转动组件上凸设有一滑动件,该滑动件活动枢设于该横向槽孔内,通过该转动组件相对于该本体枢转,使该滑动件于该横向轴孔中相对于该活动板横向滑移,而该活动板受到该栓柱及该纵向槽孔之导引,可沿纵轴方向往复滑移,从而夹持一可携式电子装置。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固定座具备夹持牢固的特点,其更具备操作简单、快速之优点。附图说明图1A及图1B为已知常用固定座之立体图。图2及图3为本专利技术之立体图。图4至图6为本专利技术之分解立体图。图7、图8、图9A及图9B为本专利技术之应用示意图。图10A及图10B为本专利技术之局部剖面示意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另一较佳实施例之立体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本专利技术揭露一种可携式电子装置固定座100,设置于一振动平台,例如机动车辆、船舶或飞行器等,用以夹持固定一可携式电子装置300,以避免该可携式电子装置300因为摇晃、振动而碰撞受损。其中,该可携式电子装置300可为一平板式计算机(Tablet PC),利用本专利技术夹置固定于汽车中控台上,提供汽车驾驶人行车所需之信息,例如GPS卫星导航、道路信息查询等。在该汽车行驶过程中,因为路况以及行车加速、减速及转向等因素,会使车内乘员及对象产生摇晃、振动等现象,若该可携式电子装置300缺乏有效的固定,会在此过程碰撞受损,本专利技术可牢固地夹持固定该可携式电子装置300,以避免摇晃、振动等问题影响该可携式电子装置300的运作。请参阅图2至图8所示,其为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例所提供之一种可携式电子装置固定座100,其包含有一基座110,包含有一矩形板状之本体111,沿该本体111互相垂直之侧边可定义出一横轴方向X及一纵轴方向Y。该本体111之前侧面设置有若干个缓冲块112,用以吸收外力冲击,该本体111之下侧边向前延伸形成一承载部113,该承载部113垂直于该本体111,其上方设置有一缓冲垫113a,该承载部113之侧边向上延伸形成若干个第一卡勾114,该各第一卡勾114垂直于该承载部113,且朝向该本体111之上侧边延伸,该各第一卡勾114之表面包覆有一缓冲垫114a,用以发挥缓冲避震效果。该本体111之后侧面上,设置有若干个长条形之间隔块115。二第一扣孔116,开设于该本体111之二侧。一夹持组件120,包含有一活动板121,该活动板121之上侧边向下延伸形成有若干个第二卡勾122,该各第二卡勾122之表面包覆有一缓冲垫122a,该各第二卡勾122朝向该活动板121之下侧边延伸,用以对应该各第一卡勾114,以将该可携式电子装置300夹持于该各第一卡勾114及该各第二卡勾122之间。该活动板121上开设有一第一纵向槽孔1211、二第一纵向槽孔1212及一横向槽孔1213,一第一栓柱117及二第二栓柱118分别穿过该第一纵向槽孔1211及该二第二纵向槽孔1212,并固定于该基座110之本体111上,使该活动板1212以可活动关系平行设置于该基座110之本体111的后侧面,该各第二卡勾122位于该本体111之上方,与该各第一卡勾114互相对应,同时通过该各间隔块115可使该活动板121与该本体111形成一间隔距离。该第一纵向槽孔1211、该二第二纵向槽孔1212与该第一栓柱117、该第二栓柱118之间可分别形成限位作用,导引该活动板121于纵轴方向Y做直线往复移动。至少一第二扣孔1214,该第二扣孔1214与该第一扣孔116互相对应,通过该活动板1212相对于该本体111移动,使该第二扣孔1214与该第一扣孔116互相重迭。一转动组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携式电子装置固定座,其包含有一本体,该本体上可定义出一横轴方向及一纵轴方向,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携式电子装置固定座还包含一活动板,其以可活动关系设置于该本体一侧面,该活动板上开设有一平行于横轴方向之横向槽孔;一转动组件,其枢设于该本体之上,该转动组件上凸设有一滑动件,滑动枢设于该横向槽孔内,由此该转动组件可相对于该本体枢转,使该滑动件于该横向轴孔中相对于该活动板进行横向滑移,并带动该活动板沿纵轴方向往复滑移。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护舜,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顺德区顺达电脑厂有限公司,神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