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关于一种可挠性印刷电路(flexible printed circuit;FPC);特别关于一种可用以弯折以呈现一特定角度的可挠性印刷电路。
技术介绍
数字时代的来临,使得人类对电子产品的依赖性与日俱增。为了因应现今电子产品高速度、高效能且轻薄短小的要求,具有挠曲特性的可挠性印刷电路(Flexible Printed Circuit;FPC)已经大量运用于各种电子装置中,例如各类型显示器、笔记型计算机、移动电话、数字相机、个人数字助理(PDA)、打印机以及光盘播放装置等。 以显示器为例,由于显示器的显示单元(display module)以及背光单元(back light unit;BLU)连接的型态使然,如图1所示,现有的可挠性印刷电路1在制作时需弯折一角度。再如图2所示,在制作此可挠性印刷电路1时,通常是在一片基板2上排列这些可挠性印刷电路1,并期望在单一基板2上能大量制造出可挠性印刷电路1以节省成本。由于可挠性印刷电路1的角度已固定,因此会使得基板2的空间利用率极低。一般而言,在基板2中,仅有21.66%的空间是用来制作可挠性印刷电路1,其余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挠性印刷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挠性印刷电路包含:一第一区域;一第二区域;以及一连接区,用以连接所述第一区域以及第二区域,所述连接区具有一表面;其中,当使用所述可挠性印刷电路时,所述连接区可弯折使所述表 面部分重叠,并使所述第一区域与第二区域呈一特定角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挠性印刷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挠性印刷电路包含一第一区域;一第二区域;以及一连接区,用以连接所述第一区域以及第二区域,所述连接区具有一表面;其中,当使用所述可挠性印刷电路时,所述连接区可弯折使所述表面部分重叠,并使所述第一区域与第二区域呈一特定角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挠性印刷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区具有一第一内凹轮廓及一第二内凹轮廓,用以定位所述连接区的弯折,所述第一内凹轮廓位于所述连接区与所述第一区域的连接端,所述第二内凹轮廓位于所述连接区与所述第二区域的连接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挠性印刷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区还包含一第一侧边;以及一第二侧边,相对于所述第一侧边;其中,所述第一内凹轮廓位于所述第一侧边,所述第二内凹轮廓位于所述第二侧边。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挠性印刷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及第二内凹轮廓呈现一对角线排列,所述连接区沿所述对角线弯折。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挠性印刷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区域及第二区域为矩形,且分别具有一相对短侧边,所述连接区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区域及第二区域的所述短侧边。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挠性印刷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区由聚酰亚胺树酯复合材料所制成。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挠性印刷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区由印刷方式制成。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挠性印刷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特定角度使所述可挠性印刷电路的几何轮廓呈几何图形。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挠性印刷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特定角度使所述可挠性印刷电路的几何轮廓呈一三角形。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挠性印刷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特定角度使所述可挠性印刷电路的几何轮廓呈一矩形。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挠性印刷电路,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世宪,宋光涛,
申请(专利权)人: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