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手持式电动工具的机械传动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239430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手持式电动工具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基于手持式电动工具的机械传动机构,包括电机和旋转轴,所述电机包括转子,所述转子的前端连接有第一伞形齿轮,所述旋转轴上连接有可与所述第一伞形齿轮啮合的第二伞形齿轮,沿所述第一伞形齿轮与所述第二伞形齿轮的外部通过头部外壳密封,所述旋转轴的端部可贯穿所述头部外壳,用于连接加工工具;所述头部外壳包括头部壳体与头部盖体,所述头部壳体与所述头部盖体连接后构成相互连通的旋转轴支撑腔与转子支撑腔。采用本方案不仅可以简化机械传动部零部件的数量,而且可实现快速装配,还可采用智能机器人流水线进行加工,在增加工作效率的同时,还可节约人工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产成本。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手持式电动工具的机械传动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手持式电动工具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手持式电动工具的机械传动机构。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市场上像手枪钻、角磨机等手持式电动工具,主要由电气部分、传动部分组成,其工作原理均利用直流或交流电驱动主轴旋转,带动前端所夹持的工具进行工作。国内生产电动工具的企业多大上千家,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出现的问题除了漏电、绝缘、电路发热等电气部分问题之外,还有就是连接件松动、振动、磨损等机械故障,出现故障后,拆装较繁琐,且维修成本较高,因此,有很多使用者直接放弃维修,而是购买新的产品代替,因此,一种价格便宜、使用可靠和具有一定使用寿命的手持电动工具急需填补市场。
[0003]但鉴于目前电工工具的内部结构,其机械传动部主要由主轴、轴承、大小齿轮、卡簧、密封圈等数量众多的零部件组成,零件数量和种类又决定了组装时所消耗的时间增加。因此,无论是零部件本身成本还是组装生产时的人力成本都是决定产品价格的主要因素。为了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大部分企业都在试图通过改变零部件材质方面以期降低产品成本,但是,零部件材料品质的降低,会直接导致产品的使用性能;为此,企业又试图通过机器换人的思路来改善用工难、降低人力成本、提高生产率,但是,鉴于手持电动工具中的零部件数量众多、规格以及材质各异的问题,例如橡胶密封圈、卡簧等零件,自动化实施起来的难度非常大,直接导致自动化的复杂程度上升,带来制造成本的直线升高,上述这些问题成为电动工具发展的“卡脖子”问题。
[0004]因此,急需一种技术来解决该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基于手持式电动工具的机械传动机构,通过可相互配合的头部壳体与头部盖体可实现对安装有第一伞形齿轮的转子,和安装有第二伞形齿轮的旋转轴的快速装配。采用本方案不仅可以简化机械传动部零部件的数量,而且可实现快速装配,还可采用智能机器人流水线进行加工。
[0006]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7]一种基于手持式电动工具的机械传动机构,包括电机和旋转轴,所述电机包括转子,所述转子的前端连接有第一伞形齿轮,对应的,所述旋转轴上连接有第二伞形齿轮,所述第一伞形齿轮与所述第二伞形齿轮相互啮合,沿所述第一伞形齿轮与所述第二伞形齿轮的外部通过头部外壳密封,所述旋转轴的端部可贯穿所述头部外壳,用于连接加工工具;所述头部外壳包括头部壳体与头部盖体,所述头部壳体与所述头部盖体连接后构成相互垂直的旋转轴支撑腔与转子支撑腔,所述旋转轴支撑腔与所述转子支撑腔相互连通。
[0008]进一步地,沿所述旋转轴支撑腔的内壁分别开设有用于安装第一旋转轴承的第一安装部、用于安装第一限位卡簧的第二安装部、用于安装第二伞形齿轮的第三安装部,所述
第二伞形齿轮与所述第一旋转轴承分别套设连接所述旋转轴;沿所述转子支撑腔的内壁分别开设有用于安装第一伞形齿轮的第四安装部、用于安装第二旋转轴承的第五安装部、和用于安装第二限位卡簧的第六安装部,所述第一伞形齿轮和所述第二旋转轴承分别套设连接所述转子。
[0009]进一步地,所述旋转轴支撑腔还包括可供所述旋转轴顶端限位的旋转轴限位部,和可供所述旋转轴贯穿的旋转轴夹持部。
[001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安装部、所述第二安装部、和所述旋转轴夹持部位于所述头部盖体;所述旋转轴限位部、所述第三安装部、所述第四安装部、所述第五安装部和所述第六安装部位于所述头部壳体。
[0011]进一步地,所述头部盖体上还包括一个中心开设有可供所述旋转轴贯穿的旋转轴孔的密封盖。
[0012]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限位卡簧与所述第二限位卡簧规格相同,包括带有A自由端和B自由端的圆环状卡簧本体,所述卡簧本体上设置有若干倾角向内的挡块,所述挡块的底边不高出所述卡簧本体的底边;所述挡板成弧形,弧度与所述卡簧本体的弧度相同,各所述挡块的底边构成的内圆直径小于所述卡环本体的内直径;所述卡簧本体采用弹性材料,通过调节所述A自由端与所述B自由端的相对距离,实现对所述卡簧本体内径的调节;沿所述卡簧本体的底边设置有若干限位单元,所述限位单元包括所述挡块,和设置于所述挡块两侧的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二凹槽的规格相同,且所述挡块的顶部不高于所述第一凹槽或所述第二凹槽的凹槽底边。
[0013]进一步地,还包括设置于所述A自由端的A挡块,和设置于所述B自由端的B挡块,所述A挡块的另一侧设置有A凹槽,所述B挡块的另一侧设置有B凹槽;所述A挡块、所述B挡块与所述卡簧本体的弧度相同,且所述A凹槽、所述B凹槽分别与所述第一凹槽或所述第二凹槽的规格相同。
[0014]进一步地,在所述A自由端与所述B自由端的邻近位置分别开设有A通孔和B通孔,通过卡簧钳可对所述A通孔和所述B通孔的调节实现对所述卡簧本体进行内径调节。
[0015]进一步地,所述头部外壳还包括用于与前端外壳连接的连接挡板,所述连接挡板上开设有通风槽。
[0016]进一步地,所述第二伞形齿轮的顶部开设有若干锁紧凹槽,对应的,沿所述头部壳体开设有可供锁紧螺栓贯穿的调节孔,所述锁紧螺栓可贯穿所述调节孔作用于所述锁紧凹槽,实现对所述第二伞形齿轮的锁止。
[0017]有益效果
[0018]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基于手持式电动工具的机械传动机构,通过可相互配合的头部壳体与头部盖体可实现对安装有第一伞形齿轮的转子,和安装有第二伞形齿轮的旋转轴的快速装配。采用本方案不仅可以简化机械传动部零部件的数量,而且可实现快速装配,还可采用智能机器人流水线进行加工,在增加工作效率的同时,还可节约人工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所述一种基于手持式电动工具的机械传动机构的带壳体示意
图;
[0020]图2为本技术所述一种基于手持式电动工具的机械传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技术所述一种基于手持式电动工具的机械传动机构的头部外壳示意图;
[0022]图4为本技术所述一种基于手持式电动工具的机械传动机构的旋转轴支撑腔与转子支撑腔示意图;
[0023]图5为本技术所述一种基于手持式电动工具的机械传动机构的转子与旋转轴连接示意图;
[0024]图6为本技术所述一种基于手持式电动工具的机械传动机构中第一种限位弹簧结构示意图;
[0025]图7为本技术所述一种基于手持式电动工具的机械传动机构中第二种限位弹簧结构示意图;
[0026]图8为本技术所述一种基于手持式电动工具的机械传动机构中限位弹簧俯视图。
[0027]图示标记:
[0028]1‑
电机、2

转子、3

第一伞形齿轮、4

第二伞形齿轮、5

旋转轴、6

头部外壳、7

头部壳体、8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手持式电动工具的机械传动机构,包括电机和旋转轴,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包括转子,所述转子的前端连接有第一伞形齿轮,对应的,所述旋转轴上连接有第二伞形齿轮,所述第一伞形齿轮与所述第二伞形齿轮相互啮合,沿所述第一伞形齿轮与所述第二伞形齿轮的外部通过头部外壳密封,所述旋转轴的端部可贯穿所述头部外壳,用于连接加工工具;所述头部外壳包括头部壳体与头部盖体,所述头部壳体与所述头部盖体连接后构成相互垂直的旋转轴支撑腔与转子支撑腔,所述旋转轴支撑腔与所述转子支撑腔相互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手持式电动工具的机械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沿所述旋转轴支撑腔的内壁分别开设有用于安装第一旋转轴承的第一安装部、用于安装第一限位卡簧的第二安装部、用于安装第二伞形齿轮的第三安装部,所述第二伞形齿轮与所述第一旋转轴承分别套设连接所述旋转轴;沿所述转子支撑腔的内壁分别开设有用于安装第一伞形齿轮的第四安装部、用于安装第二旋转轴承的第五安装部、和用于安装第二限位卡簧的第六安装部,所述第一伞形齿轮和所述第二旋转轴承分别套设连接所述转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手持式电动工具的机械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轴支撑腔还包括可供所述旋转轴顶端限位的旋转轴限位部,和可供所述旋转轴贯穿的旋转轴夹持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手持式电动工具的机械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部、所述第二安装部、和所述旋转轴夹持部位于所述头部盖体;所述旋转轴限位部、所述第三安装部、所述第四安装部、所述第五安装部和所述第六安装部位于所述头部壳体。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手持式电动工具的机械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部盖体上还包括一个中心开设有可供所述旋转轴贯穿的旋转轴孔的密封盖。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手持式电动工具的机械传动机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敬辉丁鼎韩浩洋王培青刘畅
申请(专利权)人:武义智能制造产业技术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