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头壳组装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882869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08 18:24
本技术涉及电动工具自动化装配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头壳组装台,包括矩形的移料台板,所述移料台板的表面设置有回字形的移料轨道,所述移料轨道内设置有与之匹配的移料载具,在所述移料轨道的直角弯道处设置有换向推料模块,所述换向推料模块可对行至所述直角弯道处的所述移料载具进行换向;所述移料载具的数量与所述移料轨道的最大容量始终相差1。本组装台不仅结构简单,传输及控制效果好,能很好地满足头壳组装要求,有效提高组装的合格率及组装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动工具自动化装配,尤其涉及一种头壳组装台


技术介绍

1、手持式电动工具是通过电动机或电磁铁驱动做机械功能的机器,其按照用途可划分为:金属切削类、磨砂类、装配类等。角磨机作为磨砂类的一种,又称研磨机或盘磨机,主要用于切割、研磨及刷磨金属与石材等。

2、角磨机的主要配件有:头壳、机壳、定子、转子、传动齿轮、控制器和转轴等。鉴于其部件的种类多,以及各部件之间的连接关系复杂高,目前行业内还没有出现能实现完全自动化装配的角磨机自动化装配产线,常用的用来提高装配效率的手段为采用半自动半人工的形式进行部件的装配,但是对人工的依耐性很大。

3、头壳作为角磨机的关键部件,在组装成成型的角磨机之前,需要预先在头壳中安装销子、销盖、弹簧和滚针轴承等部件,这些部件由于外形较小,比较精细,且需要安装到头壳内的不同指定位置,因此对于精度要求很高。

4、由于需要装配到头壳中的部件类别各异,因此在装配时往往需要采用不用的加工工位来进行对应部件的装配,而如果采用传统的一字型流水线传送,不仅需要占用更多的加工空间,而且需要将参与的工位一字型设置于传输带的侧边,而由于每个部件装配所需要的时间是不一样的,而这种传输方式无法实现速度调节。

5、因此,急需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头壳组装台,能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加工传送平台无法进行速度控制,进而无法满足不同工位在装配时所需停留的时间,而且传统的组装平台由于采用一字型传送线,使得设备占用空间大技术问题。

2、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3、一种头壳组装台,包括矩形的移料台板,所述移料台板的表面设置有回字形的移料轨道,所述移料轨道内设置有与之匹配的移料载具,在所述移料轨道的直角弯道处设置有换向推料模块,所述换向推料模块可对行至所述直角弯道处的所述移料载具进行换向;所述移料载具的数量与所述移料轨道的最大容量始终相差1。

4、进一步地,所述移料载具包括与所述移料轨道匹配的载具滑座,和与所述载具滑座垂直连接的头壳支撑座。

5、进一步地,还包括与所述移料轨道对应的回字形的轨道围挡,所述轨道围挡与所述移料轨道构成可对所述载具滑座限位的t形移料滑槽。

6、进一步地,所述轨道围挡通过销轴与所述移料台板连接。

7、进一步地,所述直角弯道包括第一直角弯道、第二直角弯道、第三直角弯道和第四直角弯道,对应的,所述换向推料模块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直角弯道处的第一换向气缸、设置于所述第二直角弯道处的第二换向气缸、设置于所述第三直角弯道处的第三换向气缸和设置于所述第四直角弯道处的第四换向气缸;所述第一换向气缸可对行至该位置的所述移料载具做北向推移,所述第二换向气缸可对行至该位置的所述移料载具做东向推移,所述第三换向气缸可对行至该位置的所述移料载具做南向推移,所述第四换向气缸可对行至该位置的所述移料载具做西向推移,实现将所述移料载具沿所述移料轨道做回字形移动。

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换向气缸、所述第二换向气缸和所述第三换向气缸均设置于所述移料台板的侧边,其活塞端均可伸入到所述移料轨道内。

9、进一步地,在所述第二直角弯道处开设有可贯穿所述移料台板的压料通孔,对应的所述第二直角弯道所对应的所述移料台板的底部设置有压装顶升气缸,所述压装顶升气缸的活塞可贯穿所述压料通孔,并作用于处于所述第二直角弯道处的所述移料载具的底部,用于与位于所述第二直角弯道正上方的压装装置配合,实现对所述移料载具上头壳的压装。

10、进一步地,在所述第四直角弯道处开设有可贯穿所述移料台板的推杆滑槽,对应的,所述第四换向气缸设置于所述移料台板的底部,所述第四换向气缸的活塞端连接有推杆连接块,所述推杆连接块上连接有可贯穿所述推杆滑槽的推杆,所述推杆与所述推料滑槽相垂直。

11、进一步地,沿所述移料载具的侧边还开设有与所述推杆匹配的u形推杆凹槽。

12、进一步地,在所述推杆连接块上设置有推杆滑块,对应的,在所述移料台板的底侧设置有与所述推杆滑块匹配的推杆滑轨。

13、有益效果

14、采用回字形轨道传送式的头壳组装平台进行头壳的传送及组装,各加工位无需排列成一条线,仅需围绕在该组装台的周边即可,组装台不仅可对承载的头壳进行传送,而且还可以对速度进行控制,能适应各加工位组装的要求;且由于本方案提供的组装台使得头壳所在的区域。本组装台不仅结构简单,传输及控制效果好,能很好地满足头壳组装要求,有效提高组装的合格率及组装效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头壳组装台,其特征在于,包括矩形的移料台板(1),所述移料台板(1)的表面设置有回字形的移料轨道(2),所述移料轨道(2)内设置有与之匹配的移料载具(3),在所述移料轨道(2)的直角弯道处设置有换向推料模块,所述换向推料模块可对行至所述直角弯道处的所述移料载具(3)进行换向;所述移料载具(3)的数量与所述移料轨道(2)的最大容量始终相差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头壳组装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移料载具(3)包括与所述移料轨道(2)匹配的载具滑座(4),和与所述载具滑座(4)垂直连接的头壳支撑座(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头壳组装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移料轨道(2)对应的回字形的轨道围挡(14),所述轨道围挡(14)与所述移料轨道(2)构成可对所述载具滑座(4)限位的T形移料滑槽(1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头壳组装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围挡(14)通过销轴(16)与所述移料台板(1)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头壳组装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直角弯道包括第一直角弯道(6)、第二直角弯道(7)、第三直角弯道(8)和第四直角弯道(9),对应的,所述换向推料模块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直角弯道(6)处的第一换向气缸(10)、设置于所述第二直角弯道(7)处的第二换向气缸(11)、设置于所述第三直角弯道(8)处的第三换向气缸(12)和设置于所述第四直角弯道(9)处的第四换向气缸(1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头壳组装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向气缸(10)、所述第二换向气缸(11)和所述第三换向气缸(12)均设置于所述移料台板(1)的侧边,其活塞端均可伸入到所述移料轨道(2)内。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头壳组装台,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直角弯道(7)处开设有可贯穿所述移料台板(1)的压料通孔(17),对应的所述第二直角弯道(7)所对应的所述移料台板(1)的底部设置有压装顶升气缸(18),所述压装顶升气缸(18)的活塞可贯穿所述压料通孔(17),并作用于处于所述第二直角弯道(7)处的所述移料载具(3)的底部,用于与位于所述第二直角弯道(7)正上方的压装装置配合,实现对所述移料载具(3)上头壳(25)的压装。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头壳组装台,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四直角弯道(9)处开设有可贯穿所述移料台板(1)的推杆滑槽(19),对应的,所述第四换向气缸(13)设置于所述移料台板(1)的底部,所述第四换向气缸(13)的活塞端连接有推杆连接块(20),所述推杆连接块(20)上连接有可贯穿所述推杆滑槽(19)的推杆,所述推杆(21)与所述推杆滑槽(19)相垂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头壳组装台,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移料载具(3)的侧边还开设有与所述推杆(21)匹配的U形推杆凹槽(24)。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头壳组装台,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推杆连接块(20)上设置有推杆滑块(22),对应的,在所述移料台板(1)的底侧设置有与所述推杆滑块(22)匹配的推杆滑轨(23)。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头壳组装台,其特征在于,包括矩形的移料台板(1),所述移料台板(1)的表面设置有回字形的移料轨道(2),所述移料轨道(2)内设置有与之匹配的移料载具(3),在所述移料轨道(2)的直角弯道处设置有换向推料模块,所述换向推料模块可对行至所述直角弯道处的所述移料载具(3)进行换向;所述移料载具(3)的数量与所述移料轨道(2)的最大容量始终相差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头壳组装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移料载具(3)包括与所述移料轨道(2)匹配的载具滑座(4),和与所述载具滑座(4)垂直连接的头壳支撑座(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头壳组装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移料轨道(2)对应的回字形的轨道围挡(14),所述轨道围挡(14)与所述移料轨道(2)构成可对所述载具滑座(4)限位的t形移料滑槽(1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头壳组装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围挡(14)通过销轴(16)与所述移料台板(1)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头壳组装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直角弯道包括第一直角弯道(6)、第二直角弯道(7)、第三直角弯道(8)和第四直角弯道(9),对应的,所述换向推料模块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直角弯道(6)处的第一换向气缸(10)、设置于所述第二直角弯道(7)处的第二换向气缸(11)、设置于所述第三直角弯道(8)处的第三换向气缸(12)和设置于所述第四直角弯道(9)处的第四换向气缸(1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头壳组装台,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敬辉肖靖丁鼎刘佳澎韩浩洋
申请(专利权)人:武义智能制造产业技术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