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柱与下门槛加强结构及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222792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C柱与下门槛加强结构及车辆,属于汽车技术领域。C柱与下门槛加强结构包括C柱XZ下延板、C柱YZ下延板和C柱轮罩连接板,C柱XZ下延板的板面沿XZ向设置,且上端与C柱下端连接,下端向下穿过下门槛、并与下门槛的门槛梁连接,C柱XZ下延板与轮罩外板前补板连接;C柱YZ下延板的板面沿YZ向设置,并与C柱XZ下延板的边缘连接形成L形板结构,且上端与C柱下端连接,下端向下穿过下门槛、并与下门槛的门槛梁连接;C柱轮罩连接板的边缘分别与C柱下端、轮罩外板前部下端和C柱XZ下延板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实现吸能与承力的双重作用效果,能充分增强整车安全性能,有利于提升乘客的安全,也便于乘客打开车门获救。也便于乘客打开车门获救。也便于乘客打开车门获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C柱与下门槛加强结构及车辆


[0001]本技术属于汽车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C柱与下门槛加强结构及车辆。

技术介绍

[0002]C柱与门槛连接处位于车身后部,是车辆侧面碰撞的主要传力通道,对保护后排乘客起到关键作用,目前C柱与门槛区域设计结构由C柱加强板、C柱内板、轮罩外板、轮罩外板前补板、门槛梁后段、轮罩前加强板、门锁加强板等主体部件组成,侧围外板、C柱加强板、C柱内板和后地板由外向内依次设置,C柱加强板和C柱内板构成C柱结构;轮罩外板前补板位于轮罩外板前端下部,门槛梁后段、C柱结构和轮罩外板前补板从前到后依次连接,C柱结构及门槛梁后段与后地板连接;其中,C柱内板与C柱加强板构成C柱的主体承力部件,门槛梁后段构成门槛的主体部件,C柱与门槛之间虽然直接连接,但并没有有效的加强结构,形成了强度薄弱区。
[0003]这种强度薄弱区会导致汽车在发生侧面碰撞时,C柱与门槛之间溃缩严重,能量释放过程中溃缩钣金大距离内侵,对前排或后排乘客腿部、胸部伤害严重,同时巨大的钣金变形导致车门无法自救开启,严重影响乘驾自救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C柱与下门槛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C柱XZ下延板(51),板面沿XZ向设置,且上端与C柱(10)下端连接,下端向下穿过下门槛(20)、并与所述下门槛(20)的门槛梁连接,所述C柱XZ下延板(51)与轮罩外板前补板(41)连接;C柱YZ下延板(52),板面沿YZ向设置,并与所述C柱XZ下延板(51)的边缘连接形成L形板结构,且上端与C柱(10)下端连接,下端向下穿过下门槛(20)、并与所述下门槛(20)的门槛梁连接;C柱轮罩连接板(60),边缘分别与C柱(10)下端、轮罩外板(40)前部下端和C柱XZ下延板(51)连接;其中,所述C柱YZ下延板(52)、所述轮罩外板前补板(41)、所述C柱轮罩连接板(60)和所述下门槛(20)的门槛梁构成位于C柱加强板(11)内侧的多边形框架结构,所述多边形框架结构与所述C柱加强板(11)连接,且所述多边形框架结构、所述C柱加强板(11)和所述C柱XZ下延板(51)构成盒状结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C柱与下门槛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C柱轮罩连接板(60)与后地板(70)上部平齐,使得所述C柱轮罩连接板(60)、C柱内板(12)、后地板(70)和C柱XZ下延板(51)构成十字交叉结构。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C柱与下门槛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地板(70)下部设有后地板纵梁(71);所述后地板纵梁(71)与所述C柱XZ下延板(51)下部之间通过门槛连接板(7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麻瑞祥曹蕾刘志松
申请(专利权)人:张家港长城汽车研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