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轨道车辆空调送风的消音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17798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2: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轨道车辆空调送风的消音装置,属于轨道车辆技术领域,其中消音装置包括框架主体、安装架和若干消音结构;框架主体设置于送风风道中,并且框架主体内部设有两端开口的通腔,通腔沿送风风道的延伸方向设置;框架主体的底部开设有若干与通腔连通的通风孔;安装架设置于框架主体下端;若干消音结构与若干通风孔一一对应设置,消音结构安装于安装架并设置于对应通风孔的正下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用于轨道车辆空调送风的消音装置通过将气流进行分流,以降低气流流速,并对分流后的气流进行消音处理,以降低气流流动时产生的噪声;吸音效果好且结构简单、便于布置。布置。布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轨道车辆空调送风的消音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轨道车辆
,特别涉及一种用于轨道车辆空调送风的消音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国内轨道车辆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列车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现阶段,轨道列车大都配备有空调机组,以向车厢内输送新鲜空气,并调节车厢内空气的温度和湿度,从而提高车厢内的舒适性。
[0003]众所周知,空调机组的风道分为送风风道和回风风道,外部环境中被空调机组处理后的空气通过送风风道送入车厢内,车厢内的空气通过回风风道被吸入空调机组,加以循环利用。虽然空调机组可以使车厢的空气满足人们对舒适性的要求,但是空调机组工作会产生的大量噪声,而且噪声的分贝较大,严重影响了人们的乘坐体验。现阶段,为了降低送风噪音和减少气流阻力,有一些轨道车辆在送风风道的底部或两侧设置静压风道,还有一些轨道车辆中专门设置吸音风道,但是这些风道的结构较为复杂、且占用空间较大,不仅增加了车辆重量,而且给送风风道的内部清洁、检修维护带来了不便。
[0004]因此,设计一种结构简单、消音效果好的消音装置对轨道车辆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用于轨道车辆空调送风的消音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空调机组工作运行产生大量噪声的问题。
[0006]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轨道车辆空调送风的消音装置,包括:
[0007]框架主体,其设置于送风风道中,并且框架主体内部设有两端开口的通腔,通腔沿送风风道的延伸方向设置;框架主体的底部开设有若干与通腔连通的通风孔;<br/>[0008]安装架,用于将框架主体安装于送风风道中;安装架设置于框架主体下端;
[0009]若干消音结构,若干消音结构与若干通风孔一一对应设置,消音结构设置于对应通风孔的下方并安装于安装架。
[0010]本技术方案通过在框架主体内部设置通腔,以使送风风道中气流流经框架主体;通过在框架主体设置通风孔,以使送风风道中主气流流经框架主体时被分流,从而减小送风风道中主气流流速;通过设置消音结构,以对被分流后的主气流进行消音处理,以降低气流产生的噪声。
[0011]优选地,若干通风孔呈行均匀分布,每行通风孔沿水平方向设置;安装架连接有若干用于安装消音结构的连接梁,若干连接梁相互平行设置并且若干连接梁与若干行通风孔对应设置。
[0012]优选地,连接梁包括连接梁主体,连接梁主体的两端设有折弯部,折弯部与安装架连接,以使连接梁主体与框架主体之间产生空隙,消音结构位于空隙中。
[0013]本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折弯部,以使连接梁主体与框架主体之间产生空隙,防止消
音结构堵塞通风孔。
[0014]优选地,连接梁主体设有若干连接件,若干连接件与若干通风孔一一对应设置,连接件位于对应通风孔的正下方,消音结构通过对应的连接件安装于连接梁主体并设置于通风孔的正下方。
[0015]优选地,通风孔处连接有堵盖,以打开或关闭通风孔。
[0016]优选地,消音结构为吸音棉,吸音棉呈圆形结构。
[0017]优选地,通风孔也呈圆形结构,吸音棉的尺寸大于通风孔的尺寸。
[0018]本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吸音棉的尺寸大于通风孔的尺寸,以使从通风孔流出的气流可以与吸音棉充分接触。
[0019]优选地,送风风道中流通的主气流从通风孔流出时被分流为若干第一分气流,第一分气流与消音结构接触。
[0020]优选地,第一分气流与消音结构接触时被消音结构分流为若干第二分气流,若干第二分气流沿消音结构周向分布。
[0021]本技术提供的用于轨道车辆空调送风的消音装置通过将气流进行分流,以降低气流流速,并对分流后的气流进行消音处理,以降低气流流动时产生的噪声;吸音效果好且结构简单、便于布置。
附图说明
[0022]图1是本技术用于轨道车辆空调送风的消音装置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是本技术用于轨道车辆空调送风的消音装置一个实施例中送风主风道检查门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3是本技术用于轨道车辆空调送风的消音装置一个实施例中吸音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4是本技术用于轨道车辆空调送风的消音装置一个实施例中设置于送风风道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5是本技术用于轨道车辆空调送风的消音装置一个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图。
[0027]图中,1、安装架;2、框架主体;3、连接梁;4、消音结构;5、堵盖;6、安装梁;7、主气流;
[0028]21、通腔;22、通风孔;
[0029]31、连接件;
[0030]71、第一分气流;711、第二分气流。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描述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中未述及的部分采用或借鉴已有技术即可实现。
[0032]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所附图中示意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
内。
[0033]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技术可实施的范畴。
[0034]在实际应用中,列车车厢内部设有容纳乘客的客舱,送风主风道沿列车车体长度方向在车厢顶部延伸,并且送风风道中的气流从客舱顶部吹入客舱中。
[0035]如图1

图5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轨道车辆空调送风的消音装置,包括框架主体2、安装架1和消音结构4。
[0036]上述用于轨道车辆空调送风的消音装置中,如图1、图4和图5所示,框架主体2设置于送风风道中,送风风道沿水平方向延伸;框架主体2内部设有两端开口的通腔21,通腔21沿水平方向设置,以使送风风道中的主气流7进入通腔21中,从而使主气流7流经框架主体2;框架主体2的底部开设有若干与通腔21连通的通风孔22,当主气流7流经框架主体2时,送风风道中的主气流7被通风孔22分流;若干通风孔22均匀分布并被排列为若干行通风孔22,每行通风孔22沿水平方向设置;需要说明的是,通风孔22的横截面呈圆形;需要说明的是,送风风道中流通的主气流7从通风孔22流出时被分流为若干第一分气流71,第一分气流71与消音结构4接触,第一分气流71被消音结构4分流为若干第二分气流72,第二分气流72流入客舱中。
[0037]上述用于轨道车辆空调送风的消音装置中,如图2所示,通风孔22处连接有堵盖5,以打开或关闭通风孔22。送风风道中的主气流沿列车车体长度方向是持续减少的,由于通风孔22在车厢中都是均匀布置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轨道车辆空调送风的消音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主体,其设置于送风风道中,并且所述框架主体内部设有两端开口的通腔,所述通腔沿所述送风风道的延伸方向设置;所述框架主体的底部开设有若干与所述通腔连通的通风孔;安装架,用于将所述框架主体安装于所述送风风道中;所述安装架设置于所述框架主体下端;若干消音结构,若干所述消音结构与若干所述通风孔一一对应设置,所述消音结构设置于对应所述通风孔的下方并安装于所述安装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轨道车辆空调送风的消音装置,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通风孔呈行均匀分布,每行所述通风孔沿水平方向设置;所述安装架连接有若干用于安装所述消音结构的连接梁,若干所述连接梁相互平行设置并与若干行所述通风孔对应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轨道车辆空调送风的消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梁包括连接梁主体,所述连接梁主体的两端设有折弯部,所述折弯部与所述安装架连接,以使所述连接梁主体与所述框架主体之间产生空隙,所述消音结构位于所述空隙中。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轨道车辆空调送风的消音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增辉李秀芝李德志俞壮壮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四方阿尔斯通铁路运输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