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轨道车辆集成式车体侧顶板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168881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30 18:33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轨道车辆集成式车体侧顶板结构,属于轨道车辆技术领域,该车体侧顶板结构包括侧顶板基体和连接部;侧顶板基体包括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和第四侧板,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相对设置并沿轨道车辆纵向延伸;第三侧板与第四侧板相对设置并对应设于第一侧板的两端;第四侧板、第三侧板、第二侧板和第一侧板相互连接形成框架结构并在侧顶板基体内部形成空腔;空腔中设有若干加强筋,若干加强筋同时连接于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全部加强筋沿轨道车辆纵向排布并且相邻两个加强筋相交设置,以将空腔划分为多个腔室,多个腔室沿轨道车辆纵向排布;连接部连接于侧顶板基体。该车体侧顶板结构整体强度高且结构简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轨道车辆制造,特别涉及一种轨道车辆集成式车体侧顶板结构


技术介绍

1、随着轨道车辆速度的不断提高,对轨道车辆的车体轻量化、结构承载能力和风阻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侧顶板是轨道车辆客室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侧顶板位于客室中顶板与侧墙板之间,贯穿整个客室。侧顶板不仅要与侧墙、中部车顶板连接成一个整体,还需要为空调、高压设备、高压线缆等提供安装接口。为了实现侧顶板的上述功能,传统的侧顶板需要通过数个不同截面的型材配合以及焊接相关接口附件,这不仅增加了车顶的焊接工作量和车顶结构的复杂性,还导致轨道车辆整体强度和抗疲劳能力不高,传统的侧顶板已经不能适应高速轨道车辆对车体提出的综合性能要求。

2、有鉴于此,特提出本专利申请。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集成化程度高,能有效满足强度、刚度、轻量化、低风阻等要求的轨道车辆铝合金车体车顶侧顶板结构,以解决上述问题。

2、本技术提供一种轨道车辆集成式车体侧顶板结构,包括:

3、侧顶板基体,其包括:

4、第一侧板,其沿轨道车辆纵向延伸;

5、第二侧板,其沿轨道车辆纵向延伸并与第一侧板相对设置;

6、第三侧板,其与第一侧板相交且位于第一侧板的一端;

7、第四侧板,其与第三侧板相对设置并位于第一侧板的另一端;第四侧板、第三侧板、第二侧板和第一侧板相互连接形成框架结构并在侧顶板基体内部形成空腔;

8、若干加强筋,若干加强筋设于空腔中并同时连接于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全部加强筋沿轨道车辆纵向排布并且相邻两个加强筋相交设置,以将空腔划分为多个腔室,多个腔室沿轨道车辆纵向排布;

9、连接部,其连接于侧顶板基体。

10、本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和第四侧板,并利用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和第四侧板相互连接形成侧顶板基体并在侧顶板基体内部形成空腔,以使侧顶板基体为框架结构,从而减轻侧顶板基体的重量;通过在空腔中设置加强筋,以增加侧顶板基体的整体强度;通过设置连接部,利用连接部为空调、高压设备、高压线缆等提供安装接口。

11、优选地,连接部包括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第三连接部和第四连接部;第一连接部位于空腔外部,第一连接部连接于第一侧板并与第三侧板形成第一连接区;第二连接部位于空腔外部并且连接于第二侧板背离第一侧板的一侧;第三连接部同时连接于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第四连接部与第一连接部相对设置并同时连接于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和第四侧板。

12、优选地,第二连接部设有接头槽,接头槽的槽口朝背离第二侧板的方向开设。

13、优选地,第三连接部包括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第一接头位于空腔中并与第一侧板连接,第二接头位于空腔外部并与第二侧板背离第一侧板的一侧连接。

14、优选地,第四连接部包括第三接头和第四接头,第三接头连接于第一侧板与第四侧板连接的一端,第四接头与第三接头相对设置并连接于第二侧板与第四侧板连接的一端。

15、优选地,加强筋包括若干斜筋和两个拱形筋,若干斜筋倾斜设置于空腔中并且相邻两个斜筋呈八字型设置,全部斜筋和两个拱形筋沿轨道车辆纵向排布,两个拱形筋相对设置并共同形成高压线缆接口。

16、优选地,空腔中还设有连接板,连接板倾斜设置于空腔中,连接板的一端与第一侧板连接,连接板的另一端与第二侧板连接并且连接板与第二侧板连接的一端靠近第四侧板设置。

17、优选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沿轨道车辆的纵向呈弧形。

18、优选地,侧顶板基体和连接部是一体成型。

19、优选地,侧顶板基体和连接部为铝合金材质。

2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21、1.本技术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实现了在车体侧顶板基体上集成连接部和连接板以形成多个连接位置,以便于与空调、高压设备、高压线缆等连接,使用时只需在不同设备安装区域通过机加工去除多余部分,便能满足相应设备的安装需求;并且侧顶板基体与连接部采用一体成型工艺,大大减少了焊接工作。

22、2.本技术采用轻质的铝合金材料且通过合理设置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第四侧板和加强筋的形状、厚度以及分布等,既能满足车辆轻量化的要求,又能保证型材整体的结构强度和刚度,还能将车顶设备的安装控制在车体外轮廓范围内,有效降低风阻。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轨道车辆集成式车体侧顶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车辆集成式车体侧顶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部设有接头槽,所述接头槽的槽口朝背离所述第二侧板的方向开设。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车辆集成式车体侧顶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连接部包括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所述第一接头位于所述空腔中并与所述第一侧板连接,所述第二接头位于所述空腔外部并与所述第二侧板背离所述第一侧板的一侧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车辆集成式车体侧顶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连接部包括第三接头和第四接头,所述第三接头连接于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第四侧板连接的一端,所述第四接头与所述第三接头相对设置并连接于所述第二侧板与所述第四侧板连接的一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车辆集成式车体侧顶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包括若干斜筋和两个拱形筋,若干所述斜筋倾斜设置于所述空腔中并且相邻两个所述斜筋呈八字型设置,全部所述斜筋和两个所述拱形筋沿所述轨道车辆纵向排布,两个所述拱形筋相对设置并共同形成高压线缆接口。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轨道车辆集成式车体侧顶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中还设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倾斜设置于所述空腔中,所述连接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侧板连接,所述连接板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侧板连接并且所述连接板与所述第二侧板连接的一端靠近所述第四侧板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车辆集成式车体侧顶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沿所述轨道车辆的纵向呈弧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车辆集成式车体侧顶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顶板基体和所述连接部是一体成型。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车辆集成式车体侧顶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顶板基体和所述连接部为铝合金材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轨道车辆集成式车体侧顶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车辆集成式车体侧顶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部设有接头槽,所述接头槽的槽口朝背离所述第二侧板的方向开设。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车辆集成式车体侧顶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连接部包括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所述第一接头位于所述空腔中并与所述第一侧板连接,所述第二接头位于所述空腔外部并与所述第二侧板背离所述第一侧板的一侧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车辆集成式车体侧顶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连接部包括第三接头和第四接头,所述第三接头连接于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第四侧板连接的一端,所述第四接头与所述第三接头相对设置并连接于所述第二侧板与所述第四侧板连接的一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车辆集成式车体侧顶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包括若干斜筋和两个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一马文军管明扬王秀花王莹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四方阿尔斯通铁路运输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