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适应变截面风道的动力车空调回风系统及动力车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148592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6 22: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可适应变截面风道的动力车空调回风系统,包括:回风装置,其安装在司机室内的隔墙上;风道腔,其设置在隔墙内并且与回风装置连通;空调机组,其安装在隔墙的后方;蒸发器腔,其设置在空调机组内且与风道腔对准并相互连通;蒸发器,其安装在蒸发器腔内;密封胶条,其将隔墙、风道腔、空调机组和蒸发器腔密封地连接;导流板,其位于风道腔内并且将来自回风装置的空气的流向和流量分配;隔墙设备,其安装在隔墙上并位于回风装置的上方。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风道腔里设置导流板,对空气的流向和流量进行调节,彻底解决了由于空调蒸发器表面风量不均而出现结冰,甚至堵塞的问题,避免了蒸发器结冰后空调停机现象的发生,提高了空调的运行可靠性。行可靠性。行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适应变截面风道的动力车空调回风系统及动力车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车辆空调
,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可适应变截面风道的动力车空调回风系统以及一种包含此系统的动力车。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动力集中动车组动力车司机室空调设置在机械间,需要通过回风装置和风道等来使司机室内的空气流动到空调蒸发器中进行热交换,从而使司机室内降温。
[0003]由于受动力车整车布局影响,回风道通常都是变截面的,即风道的入口与出口(蒸发器)在垂直方向上有高度差,空气进入风道腔后主要流经蒸发器的中下部,基于空气动力学的知识,空气的流动特性是向阻力小的地方流动,由此这样会造成蒸发器顶部只有很少的空气流过,时间久了后蒸发器顶部通常会因为没有足够的空气进行热交换而使其温度越来越低,进而可能发生结冰现象,最终导致空调降温能力下降,影响司机驾驶舒适性。
[0004]因此,现有技术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适应变截面风道的动力车空调回风系统。本专利技术通过在风道腔里设置导流板,对空气的流向和流量进行调节,彻底解决了空调蒸发器表面风量不均可能出现结冰,甚至堵塞的问题。
[000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方面,提供一种可适应变截面风道的动力车空调回风系统,包括:
[0008]回风装置,该回风装置安装在隔墙上;
[0009]风道腔,该风道腔设置在所述隔墙内并且与回风装置连通;
[0010]空调机组,该空调机组安装在隔墙的后方;
[0011]蒸发器腔,该蒸发器腔设置在所述空调机组内并且与风道腔对准且相互连通;
[0012]蒸发器,该蒸发器安装在蒸发器腔内;
[0013]密封胶条,该密封胶条将隔墙、风道腔、空调机组和蒸发器腔密封地连接;
[0014]导流板,该导流板位于风道腔内并且将来自回风装置的空气的流向和流量进行分配;
[0015]隔墙设备,所述隔墙设备安装在所述隔墙上并且定位在所述回风装置的上方。
[0016]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回风装置通过安装框和螺栓安装在隔墙上。
[0017]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回风装置包括滤网,滤网安装在滤网安装槽上,滤网安装槽与隔墙成角度α设置,其中10
°
≤α≤30
°
,α根据所述隔墙设备的尺寸进行取值。
[0018]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回风装置还包括滤网压板,滤网通过锁紧旋钮固定到滤网压板上。
[0019]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滤网通过旋转锁紧旋钮以使滤网压板旋转90
°
而抽出。
[0020]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导流板由玻璃钢材料制成。
[0021]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导流板的数量为多个,导流板包括在风道腔中横向设置的横向导流板和在风道腔中倾斜设置的倾斜导流板。
[0022]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导流板的长度和空间角度通过计算机仿真分析和模型试验来确定。
[0023]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导流板与回风装置通过结构胶粘接成一体结构。
[0024]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固定后的导流板,具有重量轻、减振、降噪及防止产生冷凝水的特性。
[002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动力车,包括如上所述的可适应变截面风道的动力车空调回风系统。
[002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相比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
[0027](1)本专利技术通过在风道腔里设置导流板,对空气的流向和流量进行调节,彻底解决了由于空调蒸发器表面风量不均导致出现结冰,甚至堵塞的问题,避免了蒸发器结冰后停机的情况发生,提高了空调的运行可靠性;
[0028](2)本专利技术中导流板可以与回风装置通过结构胶粘接成一体结构,便于制造和安装,固定后的导流板,具有重量轻、减振、降噪及防止产生冷凝水的特性;
[0029](3)本专利技术中设置的带角度的滤网安装结构便于其快速拆卸,可以提高滤网清洁的效率。
附图说明
[0030]图1示出了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可适应变截面风道的动力车空调回风系统的示意图;
[0031]图2示出了图1中回风装置的正视图;
[0032]图3示出了图1中回风装置的侧视图。
[0033]附图标记列表
[0034]1回风装置、2风道腔、3隔墙、4密封胶条、5空调机组、6蒸发器腔、7蒸发器、8导流板、9安装框、10锁紧旋钮、11滤网、12滤网压板13滤网安装槽、14螺栓、15空气流动方向、16横向导流板、17倾斜导流板、18隔墙设备、α角度。
具体实施方式
[0035]应当理解,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所示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仅是说明性的。虽然在本专利技术中仅对少数实施例进行了详细描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很容易领会在未实质脱离本专利技术主题的教导情况下,多种修改是可行的。相应地,所有这样的修改都应当被包括在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内。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主旨的情况下,可以对以下示例性实施例的设计、操作条件和参数等做出其他的替换、修改、变化和删减。
[0036]如图1

3所示,一种可适应变截面风道的动力车空调回风系统,包括:回风装置1、风道腔2、空调机组5、蒸发器腔6、蒸发器7、密封胶条4、隔墙设备18以及多个导流板8。回风装置1倾斜地安装在隔墙3上;风道腔2设置在隔墙3内并且与回风装置1连通;空调机组5安装在隔墙3的后方;蒸发器腔6设置在空调机组5内并且与风道腔2对准且相互连通;蒸发器7安装在蒸发器腔6内;密封胶条4将隔墙3、风道腔2、空调机组5和蒸发器腔6密封地连接;导流板8包括两个在风道腔2中倾斜设置的倾斜导流板17和一个在风道腔2中横向设置的横向
导流板16,横向导流板16和倾斜导流板17位于风道腔2内并且将来自回风装置1的空气按照箭头所示的空气流动方向15分配流向和流量,隔墙设备18安装在隔墙3上,并位于回风装置1上方。
[0037]通过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结构设计,本专利技术在风道腔里设置导流板,对空气的流向和流量进行调节,彻底解决了由于空调蒸发器表面风量不均导致出现结冰,甚至堵塞的问题,避免了蒸发器结冰后停机的情况发生,提高了空调的运行可靠性。
[0038]在上述技术结构中,如图2所示,回风装置1通过安装框9和螺栓14安装在隔墙3上。
[0039]在上述结构中,如图3所示,回风装置1包括滤网11,滤网11安装在滤网安装槽13上,滤网安装槽13与隔墙3成角度α设置,其中10
°
≤α≤30
°
,α根据隔墙设备的尺寸进行取值,优选α=10
°
。由此,本专利技术中的带角度的滤网安装结构便于其快速拆卸,可以提高滤网清洁的效率。
[0040]在上述结构中,如图2

3所示,回风装置还包括滤网压板12,滤网11通过锁紧旋钮10固定到滤网压板12上。滤网11通过旋转锁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适应变截面风道的动力车空调回风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回风装置,所述回风装置安装在隔墙上;风道腔,所述风道腔设置在所述隔墙内并且与所述回风装置连通;空调机组,所述空调机组安装在所述隔墙的后方;蒸发器腔,所述蒸发器腔设置在所述空调机组内并且与所述风道腔对准且相互连通;蒸发器,所述蒸发器安装在所述蒸发器腔内;密封胶条,所述密封胶条将所述隔墙、所述风道腔、所述空调机组和所述蒸发器腔密封地连接;导流板,所述导流板位于所述风道腔内并且将来自所述回风装置的空气的流向和流量进行分配;隔墙设备,所述隔墙设备安装在所述隔墙上并且定位在所述回风装置的上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适应变截面风道的动力车空调回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回风装置通过安装框和螺栓安装在所述隔墙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适应变截面风道的动力车空调回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回风装置包括滤网,所述滤网安装在滤网安装槽上,所述滤网安装槽与所述隔墙成角度α设置,其中10
°
≤α≤30
°
,α根据所述隔墙设备的尺寸进行取值。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帆于德壮项盼崔潇贾成宏桂安富尹鑫董海涛何凡李颖
申请(专利权)人:中车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