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包壳体的侧框梁、电池包以及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166728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2:39
本公开涉及一种电池包壳体的侧框梁、电池包以及车辆,其中,所述电池包壳体的侧框梁包括框梁主体、第一传力筋和第二传力筋,框梁主体内部形成有第一空腔,所述框梁主体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的内表面和所述第二侧壁的内表面为所述第一空腔的腔壁,第一传力筋位于所述第一空腔内且从所述第一侧壁斜向上延伸至所述第二侧壁,第二传力筋位于所述第一空腔内且从所述第一侧壁斜向下延伸至所述第二侧壁。本公开的侧框梁在遭受碰撞时能够通过第一传力筋和第二传力筋分别将碰撞力传递至电池包壳体的上盖板和底板上,优化了作用在侧框梁上的碰撞力的传递路径。径。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包壳体的侧框梁、电池包以及车辆


[0001]本公开涉及车辆
,具体地,涉及一种电池包壳体的侧框梁、电池包以及车辆。

技术介绍

[0002]对于设置有电池包的电动车或混动车而言,为了保证电池包在车辆遭受侧碰时的安全性,在相关技术中,一般会对电池包壳体的侧框梁进行加强,例如增大电池包壳体的侧框梁的整体厚度或在侧框梁内部设置很多横向加强筋等,以使侧框梁自身具有足够的强度来抵抗碰撞力,避免侧框梁变形挤压其内侧的电池,但这种加强方式会导致电池包壳体整体重量的大幅提升,从而导致电池包能量密度下降,且不利于实现车辆的轻量化。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池包壳体的侧框梁、电池包以及车辆,以解决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提供一种电池包壳体的侧框梁,包括:
[0005]框梁主体,内部形成有第一空腔,所述框梁主体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的内表面和所述第二侧壁的内表面为所述第一空腔的腔壁;
[0006]第一传力筋,位于所述第一空腔内且从所述第一侧壁斜向上延伸至所述第二侧壁;
[0007]第二传力筋,位于所述第一空腔内且从所述第一侧壁斜向下延伸至所述第二侧壁。
[0008]可选地,所述侧框梁还包括形成在所述第一侧壁的外表面上的车身连接部,所述车身连接部用于与车身连接,所述车身连接部远离所述第一侧壁的一侧为用于承受碰撞力的受力面。
[0009]可选地,所述车身连接部内部形成有至少一个第二空腔。
[0010]可选地,所述车身连接部包括第一车身连接部和第二车身连接部,所述第一车身连接部位于所述第二车身连接部的上方,所述第一车身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车身连接部均用于与所述车身的门槛梁连接。
[0011]可选地,所述第一车身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车身连接部构造为能够使得经过所述第一车身连接部传递至所述框梁主体的碰撞力大于经过所述第二车身连接部传递至所述框梁主体的碰撞力。
[0012]可选地,所述第一车身连接部在所述框梁主体上的投影面积大于所述第二车身连接部在所述框梁主体上的投影面积。
[0013]可选地,所述第一传力筋位于所述第二传力筋的上方,所述第一传力筋的上表面与所述框梁主体之间限定出上吸能腔,所述第二传力筋的下表面与所述框梁主体之间限定出下吸能腔;
[0014]所述第一车身连接部内形成有至少一个第一吸能腔,所述第二车身连接部内形成有至少一个第二吸能腔,所述第一吸能腔在所述框梁主体上的投影与所述上吸能腔至少部分地重合,所述第二吸能腔在所述框梁主体上的投影与所述下吸能腔至少部分地重合。
[0015]可选地,所述第一车身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车身连接部沿上下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一车身连接部、所述第二车身连接部以及所述第一侧壁共同构成U形结构,所述U形结构用于与所述门槛梁共同限定出碰撞缓冲腔。
[0016]本公开还提供一种电池包,包括电池包壳体,所述电池包壳体包括沿上下方向间隔设置的上盖板和底板、以及上述所述的侧框梁,所述侧框梁位于所述上盖板和所述底板之间,且所述侧框梁的上下两端分别与所述上盖板和所述底板连接,所述第一侧壁为所述电池包壳体的外侧壁,所述第二侧壁为所述电池包壳体的内侧壁。
[0017]可选地,所述电池包还包括电池,所述电池设置在所述电池包壳体的内部,所述电池与所述侧框梁的第二侧壁之间具有间隙。
[0018]本公开还提供一种车辆,包括上述所述的电池包。
[0019]可选地,所述车辆还包括门槛梁,所述侧框梁与所述门槛梁连接,所述侧框梁的所述第一侧壁沿所述车辆的左右方向上的投影与所述门槛梁沿所述左右方向上的投影至少部分地重合。
[0020]可选地,所述车辆还包括座椅横梁,所述座椅横梁与所述门槛梁连接,且所述座椅横梁沿所述车辆的左右方向上的投影与所述门槛梁沿所述左右方向上的投影至少部分地重合,所述座椅横梁位于所述电池包的上方并与所述上盖板焊接为一体。
[0021]可选地,所述车辆还包括加强支架,所述加强支架的一端与所述门槛梁的底部连接,所述加强支架的另一端与所述侧框梁的底部连接。
[0022]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碰撞力作用在侧框梁的第一侧壁上时,从第一侧壁斜向上延伸至第二侧壁的第一传力筋能够将作用在第一侧壁上的碰撞能量斜向上引导至第二侧壁上部,使碰撞力能够进一步地传递至位于侧框梁上方的结构(例如,电池包壳体的上盖板、位于上盖板上方的座椅横梁等),从第一侧壁斜向下延伸至第二侧壁的第二传力筋能够将作用在第一侧壁上的碰撞能量斜向下引导至第二侧壁下部,使碰撞力能够进一步地传递至位于侧框梁下方的结构(例如,电池包壳体的底板)。通过第一传力筋和第二传力筋能够将侧框梁承受的碰撞力向上和向下传递到侧框梁上方和下方的其他结构上,通过将碰撞力分散到其他结构上的方式来削弱侧框梁受到的碰撞力,避免侧框梁变形过大而挤压其内侧的电池,从而尽可能地保护位于侧框梁内侧的电池。
[0023]并且,由于框梁主体的内部形成有第一空腔,即框梁主体内部是中空的,在框梁主体遭受碰撞力时,框梁主体内部的第一空腔也可以变形溃缩,以吸收和削弱部分碰撞能量。
[0024]也就是说,本公开的上述侧框梁通过第一传力筋和第二传力筋优化了作用在侧框梁上的碰撞力的传递路径,将侧框梁承受的碰撞力向上和向下传递到侧框梁上方和下方的其他结构上,以分散作用在侧框梁上的碰撞力的方式来削弱侧框梁受到的碰撞力,从而保护侧框梁内侧的电池的安全,与相关技术中通过对侧框梁进行加强设计,使侧框梁能够直接硬抗碰撞力的方式相比,本公开的上述侧框梁采用将碰撞力分散的方式来降低侧框梁的形变量,可以减少针对侧框梁的加强设计,第一空腔的设置也进一步减轻了侧框梁的重量,从而能够降低电池包的整体重量,提升电池包的能量密度,且利于实现车辆的轻量化。
[0025]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0026]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但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在附图中:
[0027]图1是本公开一种示例性的实施方式提供的侧框梁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2是本公开一种示例性的实施方式提供的车辆的结构示意图。
[0029]附图标记
[0030]1‑
框梁主体;11

第一空腔;12

第一侧壁;13

第二侧壁;
[0031]2‑
第一传力筋;
[0032]3‑
第二传力筋;
[0033]4‑
第一车身连接部;41

第一吸能腔;
[0034]5‑
第二车身连接部;51

第二吸能腔;
[0035]6‑
上吸能腔;
[0036]7‑
下吸能腔;
[003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包壳体的侧框梁,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梁主体,内部形成有第一空腔,所述框梁主体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的内表面和所述第二侧壁的内表面为所述第一空腔的腔壁;第一传力筋,位于所述第一空腔内且从所述第一侧壁斜向上延伸至所述第二侧壁;第二传力筋,位于所述第一空腔内且从所述第一侧壁斜向下延伸至所述第二侧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壳体的侧框梁,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框梁还包括形成在所述第一侧壁的外表面上的车身连接部,所述车身连接部用于与车身连接,所述车身连接部远离所述第一侧壁的一侧为用于承受碰撞力的受力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包壳体的侧框梁,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连接部内部形成有至少一个第二空腔。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包壳体的侧框梁,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连接部包括第一车身连接部和第二车身连接部,所述第一车身连接部位于所述第二车身连接部的上方,所述第一车身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车身连接部均用于与所述车身的门槛梁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包壳体的侧框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车身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车身连接部构造为能够使得经过所述第一车身连接部传递至所述框梁主体的碰撞力大于经过所述第二车身连接部传递至所述框梁主体的碰撞力。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包壳体的侧框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车身连接部在所述框梁主体上的投影面积大于所述第二车身连接部在所述框梁主体上的投影面积。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包壳体的侧框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力筋位于所述第二传力筋的上方,所述第一传力筋的上表面与所述框梁主体之间限定出上吸能腔,所述第二传力筋的下表面与所述框梁主体之间限定出下吸能腔;所述第一车身连接部内形成有至少一个第一吸能腔,所述第二车身连接部内形成有至少一个第二吸能腔,所述第一吸能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正平
申请(专利权)人:小米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