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二糖脱氢酶基因、载体、重组菌及它们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16273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6 22: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纤维二糖脱氢酶基因、载体、重组菌及它们的应用,以灰树花为纤维二糖脱氢酶基因供体,通过PCR法扩增得到灰树花纤维二糖脱氢酶基因。构建了重组表达载体。以黑曲霉C112为基因表达宿主,通过PEG介导的原生质体法,将重组表达载体导入黑曲霉并使纤维二糖脱氢酶基因在黑曲霉中成功表达,重组灰树花纤维二糖脱氢酶能够使黑曲霉C112的纤维素酶和锰过氧化物酶的活性提高。优化多酶协同降解杨木纤维体系中漆酶、纤维二糖脱氢酶、纤维二糖酶添加量,得出了纤维素酶、漆酶、纤维二糖脱氢酶、纤维二糖酶最佳酶解组合体系,与单纯纤维素酶酶解杨木纤维产糖浓度相比,此酶解组合体系酶解杨木纤维产糖浓度显著提高。体系酶解杨木纤维产糖浓度显著提高。体系酶解杨木纤维产糖浓度显著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纤维二糖脱氢酶基因、载体、重组菌及它们的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转化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纤维二糖脱氢酶基因、载体、重组菌构建以及多酶协同降解杨木纤维产糖的应用。

技术介绍

[0002]木质纤维素是世界上最丰富的可再生资源之一,具有环保、非食物竞争性、成本低廉、可持续性等优点,在开发清洁能源和生物基化学品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然而,大量的木质纤维素资源以燃烧告终,造成资源的浪费,且产生环境污染。为了提高木质纤维素的使用价值,实现它的生物质高效转化是关键,但是由于木质纤维素的组成复杂,由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这三种聚合物聚集而成以及它们之间存在丰富的分子间链接,导致木质纤维素的生物转化效率低下。同时,纤维素酶在木质纤维素的生物转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由于碳代谢抑制,天然纤维素酶的活性普遍较低。如何提高纤维素酶活性,实现木质纤维素的高效转化,是当今学者们的研究热点。目前,我国在高产菌株的选育上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但由于所培育的菌种酶活性低、菌种易退化等问题,制约了其工业中的应用。基于这些结果,利用基因克隆和异源表达技术,对产纤维素酶菌株进行改造,得到性能更好的重组菌,为构建高效率的纤维素降解菌提供了新的思路。
[0003]杨树作为速生木材,是我国一种重要的人工林树种。我国在人工林和速生林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目前已拥有4666万公顷的人工林,在全球排名第一。然而,由于速生杨木自身的缺陷,如抗压能力不足、易弯曲变形等,使得其主要应用于包装、一次性筷子等领域。总的来说,杨树产业利用率低,能源消耗高,排污严重,产品附加值低,制约了其利用。然而,通过生物、物理或化学手段,将杨木木质纤维素转化还原糖,再以还原糖为原料生产高附加值产品,可提高杨木生物质的利用率,实现生物质利用的绿色化。
[0004]提高纤维素的催化水解效率是促进纤维素降解和转化的一个重要环节。纤维二糖脱氢酶等纤维素降解辅助蛋白有望成为提高纤维素酶解效率的辅助因子。但是,目前对这种酶的研究还停留在实验室的基础研究阶段,因此,如何将其高效、低廉地用于纤维素生物转化的工业化生产仍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首要目的是提供纤维二糖脱氢酶基因,该基因表达的纤维二糖脱氢酶能够提高纤维酶解产糖率,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0006]纤维二糖脱氢酶基因,序列如SEQ NO.1所示。
[0007]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表达所述的纤维二糖脱氢酶基因的载体。
[0008]所述的载体,空白载体包括pUCm

T或pBARGPE1

Hygro。
[0009]所述的载体,gcdh(纤维二糖脱氢酶基因片段)与载体DNA摩尔比3:1。
[0010]本专利技术的第三个目的是提供纤维二糖脱氢酶重组菌,将表达所述的纤维二糖脱氢酶基因的载体导入黑曲霉中获得。
[0011]进一步地,通过原生质体法,在PEG

4000的介导下,将表达所述的纤维二糖脱氢酶基因的载体导入黑曲霉中获得。
[0012]本专利技术的第四个目的是提供所述的纤维二糖脱氢酶、所述的载体表达的纤维二糖脱氢酶,或者所述的纤维二糖脱氢酶重组菌产生的纤维二糖脱氢酶在降解木质纤维素中的应用。
[0013]进一步地,与漆酶和纤维二糖酶协同降解木质纤维素。更进一步地,降解木质纤维素的产糖条件:
[0014]木质纤维素预处理是将木屑与4%NaOH按料液比1:10,1.1MPa、121℃,处理90min,冷却后过滤除去预处理液,木渣用蒸馏水清洗至洗涤液呈中性;处理好的木屑烘干称重,粉碎至100目。
[0015]降解木质纤维素的产糖条件:
[0016]反应体系为2.4mg/mL

2.6mg/mL NaF溶液,反应温度48

50℃、反应pH4.7

4.9、反应时间46h

50h、纤维素酶1

3mg/mL;漆酶添加量35

40U/g预处理的木质纤维素、纤维二糖脱氢酶添加量54

58U/g预处理的木质纤维素、纤维二糖酶添加量80
ꢀ‑
90U/g预处理的木质纤维素。
[0017]优选,反应体系为2.5mg/mL NaF溶液、反应温度50℃、反应pH4.8、反应时间48h、纤维素酶2mg/mL;漆酶添加量38.558U/g预处理的木质纤维素、纤维二糖酶添加量89.679U/g预处理的木质纤维素、纤维二糖脱氢酶添加量55.485U/g预处理的木质纤维素。
[0018]进一步地,所述的木质纤维素来源于杨木。
[0019]本专利技术整体研究过程依次包括以下步骤:
[0020](1)提取灰树花(Grifola frondose)DNA:灰树花菌块接种于PDA液体培养基中,28℃,静置培养14d,过滤收集菌丝体,除干水分,用基因组DNA提取试剂盒提取总DNA。
[0021](2)灰树花纤维二糖脱氢酶基因扩增:以总DNA为模板,PCR扩增反应体系为20μL(2.5mM dNTP 2μL、2μM GR 1μL、2μM GF 1μL、5U/μL LATaq0.2μL、<1μg/μL DNA1μL、10
×
PCR BufferⅡ(含Mg
2+
)2μL,ddH2O补足至20μL),反应结束后,取5μL PCR反应产物采用1%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其中引物序列见表1。
[0022]表1纤维二糖脱氢酶(CDH)扩增引物序列
[0023][0024]上述引物序列见SEQ NO.2

3所示。
[0025](3)基因回收: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分离,120V,30min,切下目的条带,装入离心管中,通过普通琼脂糖凝胶DNA回收试剂盒回收目的条带gcdh。
[0026](4)克隆载体的构建:使用已经线性化的载体pUCm

T,利用T4DNA连接酶将目的基因于克隆载体连接,连接体系见表2;
[0027]表2DNA酶连接体系
[0028][0029]该体系在PCR仪中16℃过夜连接。
[0030](5)克隆载体转化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从超低温冰箱中取出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插入冰盒,待其融化,加入上述全部连接产物,混匀后,冰浴30min。将上述感受态细胞于42℃中热激45s,然后再冰浴2min。向感受态细胞中加入700μL不含氨苄青霉素的LB液体培养基,混合均匀,37℃,190rpm培养1h。将13μL IPTG和40μL X

gal涂布于含有氨苄青霉素的LB平板中,室温放置半小时待液体全部吸收,取50μL培养好的大肠杆菌菌液涂布于该平板中,37℃,过夜培养。
[0031](6)菌落PCR检验:利用含IPTG、X

gal、Amp的LB平板来筛选转化子,过夜培养后LB平板上长出的淡黄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纤维二糖脱氢酶基因,其特征在于,序列如SEQ NO.1所示。2.表达权利要求1所述的纤维二糖脱氢酶基因的载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载体,其特征在于,空白载体包括pUCm

T或pBARGPE1

Hygro。4.纤维二糖脱氢酶重组菌,其特征在于,将表达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纤维二糖脱氢酶基因的载体导入黑曲霉中获得。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纤维二糖脱氢酶重组菌,其特征在于,通过原生质体法,在PEG

4000的介导下,将表达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纤维二糖脱氢酶基因的载体导入黑曲霉中获得。6.权利要求1所述的纤维二糖脱氢酶,或者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载体表达的纤维二糖脱氢酶,或者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纤维二糖脱氢酶重组菌产生的纤维二糖脱氢酶在降解木质纤维素中的应用。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与漆酶和纤维二糖酶协同降解木质纤维素。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降解木质纤维素的产糖条件:反应体系为2.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柏全钟雅楠郭泽潘闫文徳李美群张轩贾晓江
申请(专利权)人: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