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装式仿生扑翼飞行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83913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0:25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便装式仿生扑翼飞行器,涉及飞行器技术领域,包括机尾,所述机尾的一侧上方固定连接有第一垂直尾翼,所述第一垂直尾翼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垂直尾翼,所述机尾的一侧下方粘贴有第一水平尾翼。本技术采用上述结构,机尾的一侧插接粘贴第一水平尾翼,第一水平尾翼通过第一连接组件安装第二水平尾翼,机尾的另一侧通过第二连接组件安装机套,机套一侧安装后护盖、前护盖,前护盖与后护盖之间安装第一传动组件、第二传动组件来驱动机翼杆扑动,因此不仅在生产过程中方便飞行器组装,提高了生产效率,也方便定期对驱动单元上油维护,确保了驱动单元的正常运行,延长了其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飞行器,特别涉及一种便装式仿生扑翼飞行器


技术介绍

1、扑翼飞行器,是指像鸟一样通过机翼主动运动产生升力和前行力的飞行器,又称振翼机。

2、公告号为cn216401742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防生鸟扑翼飞行器,包括机身,所述机身的两侧外壁上端均固定连接有对称分布的安装块,所述安装块的底部外壁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一,所述电动伸缩杆一的活塞杆一端固定连接有吸盘,所述机身的两侧外壁中部均固定连接有气泵,所述气泵的输入端插接有软管,所述软管为三通结构,所述软管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吸盘相连通,所述软管的两端均设置有过滤筒。

3、上述公开专利虽然增加扑翼飞行器的稳定性,使其不易被大风刮走,但现有技术的仿生扑翼飞行器大多都结构复杂,生产过程中不便于组装,导致飞行器生产效率不够高,且传动机翼杆扑动的驱动单元一般都安装在飞行器内部,定期上油维护时需要拆开壳体,整个工作流程非常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装式仿生扑翼飞行器,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2、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3、一种便装式仿生扑翼飞行器,包括机尾,所述机尾的一侧上方固定连接有第一垂直尾翼,所述第一垂直尾翼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垂直尾翼,所述机尾的一侧下方粘贴有第一水平尾翼,所述第一水平尾翼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组件,所述第一连接组件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水平尾翼,所述机尾的一侧可拆卸连接有机套,所述机套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机尾与机套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组件,所述机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后护盖,所述后护盖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远离后护盖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前护盖,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传动组件,所述第一传动组件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传动组件,所述第二传动组件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机翼杆,所述机翼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覆盖板。

4、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连接组件包括凹台,所述凹台固定连接在第一水平尾翼的一端两侧,所述凹台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一轴杆,所述第一轴杆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凸块,所述凸块的一侧与第二水平尾翼的一侧固定连接。

5、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传动组件包括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固定连接在电机的输出端,所述第一齿轮的一侧啮合连接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转动连接在后护盖上,第二齿轮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三齿轮,所述第三齿轮的一侧啮合连接有第四齿轮,所述第二传动组件的一侧与第四齿轮的一侧铰接。

6、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传动组件包括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铰接在第四齿轮上,所述第一连杆的两侧均铰接有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的一侧铰接有第三连杆,所述第三连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轴杆,所述第二轴杆转动连接在前护盖和后护盖之间,所述第三连杆的一侧与机翼杆的一侧固定连接。

7、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覆盖板的一侧与第三连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覆盖板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设有多个。

8、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连接组件包括定位座,所述定位座固定连接在后护盖的一侧,所述后护盖的一侧开设有定位槽,所述机尾的一侧插接在定位槽的内部,所述定位座的一侧螺纹连接有螺钉,所述螺钉的一侧与机尾螺纹连接,所述螺钉穿过机尾的一侧螺纹连接有螺母。

9、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螺钉的一侧套接有垫片,所述螺母的一侧与垫片贴合连接。

10、综上所述,本技术主要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1、本技术中,机尾的一侧插接粘贴第一水平尾翼,第一水平尾翼通过第一连接组件安装第二水平尾翼,机尾的另一侧通过第二连接组件安装机套,机套一侧安装后护盖、前护盖,前护盖与后护盖之间安装第一传动组件、第二传动组件来驱动机翼杆扑动,因此不仅在生产过程中方便飞行器组装,提高了生产效率,也方便定期对驱动单元上油维护,确保了驱动单元的正常运行,延长了其使用寿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装式仿生扑翼飞行器,包括机尾(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尾(1)的一侧上方固定连接有第一垂直尾翼(2),所述第一垂直尾翼(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垂直尾翼(3),所述机尾(1)的一侧下方粘贴有第一水平尾翼(4),所述第一水平尾翼(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组件(6),所述第一连接组件(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水平尾翼(5),所述机尾(1)的一侧可拆卸连接有机套(9),所述机套(9)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电机(8),所述机尾(1)与机套(9)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组件(16),所述机套(9)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后护盖(11),所述后护盖(1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杆(18),所述固定杆(18)远离后护盖(1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前护盖(10),所述电机(8)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传动组件(12),所述第一传动组件(1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传动组件(13),所述第二传动组件(1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机翼杆(14),所述机翼杆(1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覆盖板(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装式仿生扑翼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组件(6)包括凹台(61),所述凹台(61)固定连接在第一水平尾翼(4)的一端两侧,所述凹台(61)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一轴杆(63),所述第一轴杆(63)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凸块(62),所述凸块(62)的一侧与第二水平尾翼(5)的一侧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装式仿生扑翼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组件(12)包括第一齿轮(121),所述第一齿轮(121)固定连接在电机(8)的输出端,所述第一齿轮(121)的一侧啮合连接有第二齿轮(122),所述第二齿轮(122)转动连接在后护盖(11)上,第二齿轮(12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三齿轮(123),所述第三齿轮(123)的一侧啮合连接有第四齿轮(124),所述第二传动组件(13)的一侧与第四齿轮(124)的一侧铰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装式仿生扑翼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动组件(13)包括第一连杆(131),所述第一连杆(131)铰接在第四齿轮(124)上,所述第一连杆(131)的两侧均铰接有第二连杆(132),所述第二连杆(132)的一侧铰接有第三连杆(133),所述第三连杆(13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轴杆(134),所述第二轴杆(134)转动连接在前护盖(10)和后护盖(11)之间,所述第三连杆(133)的一侧与机翼杆(14)的一侧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便装式仿生扑翼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覆盖板(17)的一侧与第三连杆(133)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覆盖板(17)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杆(15),所述支撑杆(15)设有多个。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装式仿生扑翼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组件(16)包括定位座(161),所述定位座(161)固定连接在后护盖(11)的一侧,所述后护盖(11)的一侧开设有定位槽(162),所述机尾(1)的一侧插接在定位槽(162)的内部,所述定位座(161)的一侧螺纹连接有螺钉(163),所述螺钉(163)的一侧与机尾(1)螺纹连接,所述螺钉(163)穿过机尾(1)的一侧螺纹连接有螺母(164)。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便装式仿生扑翼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螺钉(163)的一侧套接有垫片(165),所述螺母(164)的一侧与垫片(165)贴合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装式仿生扑翼飞行器,包括机尾(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尾(1)的一侧上方固定连接有第一垂直尾翼(2),所述第一垂直尾翼(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垂直尾翼(3),所述机尾(1)的一侧下方粘贴有第一水平尾翼(4),所述第一水平尾翼(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组件(6),所述第一连接组件(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水平尾翼(5),所述机尾(1)的一侧可拆卸连接有机套(9),所述机套(9)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电机(8),所述机尾(1)与机套(9)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组件(16),所述机套(9)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后护盖(11),所述后护盖(1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杆(18),所述固定杆(18)远离后护盖(1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前护盖(10),所述电机(8)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传动组件(12),所述第一传动组件(1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传动组件(13),所述第二传动组件(1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机翼杆(14),所述机翼杆(1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覆盖板(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装式仿生扑翼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组件(6)包括凹台(61),所述凹台(61)固定连接在第一水平尾翼(4)的一端两侧,所述凹台(61)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一轴杆(63),所述第一轴杆(63)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凸块(62),所述凸块(62)的一侧与第二水平尾翼(5)的一侧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装式仿生扑翼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组件(12)包括第一齿轮(121),所述第一齿轮(121)固定连接在电机(8)的输出端,所述第一齿轮(121)的一侧啮合连接有第二齿轮(122),所述第二齿轮(122)转动连接在后护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帅张红梅梅贤慧
申请(专利权)人: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