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地板骨架总成和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162676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6 22: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后地板骨架总成和车辆,所述后地板骨架总成,包括:后地板骨架,所述后地板骨架为一体成型件,所述后地板骨架包括前部刚性区和后部调整区,且所述后部调整区为选择性地成型于所述前部刚性区的后侧,所述前部刚性区具有工艺孔;补强板,所述补强板与所述前部刚性区相连,且所述补强板位于所述前部刚性区的前部区域。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后地板骨架总成,通过设置一体成型的后地板骨架,利于减少后地板骨架上的结构件的数量,降低结构件的加工成本,前部刚性区和后部调整区为分区设计,后部调整区独立利于降低后续市场的维修成本,且通过设计补强板利于提升后地板骨架总成的整体结构强度。结构强度。结构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后地板骨架总成和车辆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制造
,尤其是涉及一种后地板骨架总成和车辆。

技术介绍

[0002]目前车身后地板总成结构设计工艺主要是冲压、焊接,导致整个车身组成零件众多,一个后地板骨架总成就有50多个零件,零件多会产生很多匹配连接及精度问题,对于质量控制要求严格,且车身后地板总成设计性能及要求较多,要兼顾各项设计要求考虑,故其如何在满足其它要求的情况下满足轻量化要求是一个难点。传统的单件钢板冲压焊接后地板骨架总成结构存在的零部件数量多、制造流程复杂、零部件精度难以保障的问题,而激光拼焊板的后地板骨架总成结构存在的工装设备要求高、生产效率低、造价高昂、制造难度大和制造精度低的问题,存在改进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后地板骨架总成,结构简单,零部件较少,生产效率高,制造难度低,且便于后期维修和更换。
[0004]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后地板骨架总成,包括:后地板骨架,所述后地板骨架为一体成型件,所述后地板骨架包括前部刚性区和后部调整区,且所述后部调整区为选择性地成型于所述前部刚性区的后侧;补强板,所述补强板与所述前部刚性区相连,且所述补强板位于所述前部刚性区的前部区域。
[0005]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后地板骨架总成,通过设置一体成型的后地板骨架,利于减少后地板骨架上的结构件的数量,降低结构件的加工成本,利于实现车身的少件化和轻量化设计;同时,将前部刚性区和后部调整区进行分区设计,既可保证碰撞区的变形吸能及带宽变换又可以保证乘员舱的非变形设计要求,后部调整区独立也利于降低后续市场的维修成本,且通过设计补强板利于提升后地板骨架总成的整体结构强度。
[0006]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些实施例的后地板骨架总成,所述前部刚性区包括两个纵梁部和至少两个横梁部,两个所述纵梁部沿纵向延伸设置,所述横梁部沿横向延伸设置,至少两个所述横梁部间隔开分布于两个所述纵梁部之间,所述后部调整区为选择性地成型于所述纵梁部和/或所述横梁部的后侧。
[0007]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些实施例的后地板骨架总成,所述后部调整区为两个,且两个所述后部调整区分别选择性地成型于两个所述纵梁部的后侧。
[0008]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些实施例的后地板骨架总成,所述横梁部包括前横梁部、中间横梁部和后横梁部,所述前横梁部、所述中间横梁部和所述后横梁部沿前后方向依次分布。
[0009]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些实施例的后地板骨架总成,所述补强板安装于所述纵梁部,所述补强板的一端与所述前横梁部相接且另一端与所述中间横梁部相接。
[0010]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些实施例的后地板骨架总成,所述补强板为两个,且两个所述补强
板分别安装于两个所述纵梁部,且两个所述补强板在所述后地板骨架的两侧对称分布。
[0011]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些实施例的后地板骨架总成,所述后地板骨架在所述前横梁部与所述中间横梁部之间和/或所述中间横梁部与所述后横梁部之间形成有工艺孔。
[0012]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些实施例的后地板骨架总成,所述工艺孔包括形成于所述前横梁部与所述中间横梁部之间的第一工艺孔和形成于所述中间横梁部与所述后横梁部之间的第二工艺孔,所述第一工艺孔的纵向宽度小于所述第二工艺孔的纵向宽度。
[0013]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些实施例的后地板骨架总成,所述后地板骨架为采用热成型工艺加工形成。
[0014]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了一种车辆。
[0015]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车辆,包括上述任一种实施例所述的后地板骨架总成。
[0016]所述车辆和上述的后地板骨架总成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0017]本专利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18]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0019]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后地板骨架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后地板骨架总成的结构示意图(另一侧视角);
[0021]图3是图2中A

A处的放大图;
[0022]图4是图2中B

B处的放大图;
[0023]图5是图2中C

C处的放大图;
[0024]图6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后地板骨架的材料展开图;
[0025]图7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补强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6]附图标记:
[0027]后地板骨架总成100,
[0028]后地板骨架1,前部刚性区11,纵梁部111,前横梁部112,中间横梁部113,后横梁部114,第一工艺孔115,第二工艺孔116,后部调整区12,
[0029]补强板2,连接翻边21。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31]如无特殊的说明,本申请中的前后方向为车辆的纵向,即X向;左右方向为车辆的横向,即Y向;上下方向为车辆的竖向,即Z向。
[0032]下面参考图1

图7描述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后地板骨架总成100,该后地板骨架总成100的后地板骨架1为一体成型件,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且不需设置较多的连接结构,实
现少件化,利于提升生产效率,便于后期维修和更换,降低售后的维修成本。
[0033]如图1

图7所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后地板骨架总成100,包括:后地板骨架1和补强板2。
[0034]其中,后地板骨架1为一体成型件。换言之,后地板骨架1为一个整体件,即后地板骨架1的各个部分为一体成型,不同的部分之间不需设置单独的连接结构进行连接,且不同的部分也不需分别加工,不仅利于减少后地板骨架1上的结构件的数量。同时,可以提升材料的利用率,降低成本,可以减少生产工序,减少生产场地,提高生产效率。
[0035]后地板骨架1包括前部刚性区11和后部调整区12,且后部调整区12为选择性地成型于前部刚性区11的后侧。换言之,在实际加工时,可将前部刚性区11和后部调整区12为一体成型,即不需对二者分别进行加工,其中,后部调整区12可根据实际的设计需求进行灵活地设置,以选择性地加工出两种类型的后地板骨架1,即一种为仅包括前部刚性区11的后地板骨架1,另一种为包括前部刚性区11和后部调整区12的后地板固件。
[0036]且需要说明的是,在进行后地板骨架1的模具设计时,可在模具中预留对后部调整区12加工的部分,这样,操作人员在实际加工时,可灵活地调整模具,以加工出两种不同类型的后地板骨架1,成型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后地板骨架总成(100),其特征在于,包括:后地板骨架(1),所述后地板骨架(1)为一体成型件,所述后地板骨架(1)包括前部刚性区(11)和后部调整区(12),且所述后部调整区(12)为选择性地成型于所述前部刚性区(11)的后侧工艺孔;补强板(2),所述补强板(2)与所述前部刚性区(11)相连,且所述补强板(2)位于所述前部刚性区(11)的前部区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地板骨架总成(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部刚性区(11)包括两个纵梁部(111)和至少两个横梁部,两个所述纵梁部(111)沿纵向延伸设置,所述横梁部沿横向延伸设置,至少两个所述横梁部间隔开分布于两个所述纵梁部(111)之间,所述后部调整区(12)为选择性地成型于所述纵梁部(111)和/或所述横梁部的后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后地板骨架总成(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后部调整区(12)为两个,且两个所述后部调整区(12)分别选择性地成型于两个所述纵梁部(111)的后侧。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后地板骨架总成(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部包括前横梁部(112)、中间横梁部(113)和后横梁部(114),所述前横梁部(112)、所述中间横梁部(113)和所述后横梁部(114)沿前后方向依次分布。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后地板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文晶胡智勇梁虎崔炳成鲍玉鹏张兰敏闻培培王文超王宏民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吉利汽车研究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