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五轴转台旋转拉紧油缸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15854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6 22: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五轴转台旋转拉紧油缸,包括:配合设置的油缸本体和端盖;活塞,内置于油缸本体与端盖形成的空间内,且与油缸本体以及端盖通过滚针轴承相连接;拉杆,与活塞的顶部螺纹连接,拉杆内部设置第一气密通道,活塞内部设置第二气密通道,油缸本体内部设置第三气密通道且开设气密进气口,第二气密通道的入口与第三气密通道的出口配合设置,且第二气密通道入口上下位置处在活塞与油缸本体之间安装第一密封圈,形成气密通道转换空间。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基本不占用空间,滚针轴承承载负荷小,大大提升了其使用寿命,活塞与拉杆同步运动,实现旋转拉紧,设计气密通道、到位检测开关等,能对加工工件进行更加精确的定位和加工位置控制。加工位置控制。加工位置控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五轴转台旋转拉紧油缸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机床设备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五轴转台旋转拉紧油缸。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数控机床的不断革新以及对零件加工的高精度需求,五轴数控加工中心逐渐被广泛应用,尤其是用于承担活塞加工多个工序,在实现A、B轴旋转的同时,保障定位精度。相关技术中,五轴数控转台一般采用常规外置油缸为卡盘提供夹持力实现工装定位或者采用拉杆与活塞之间通过推力轴承和锁紧螺母连接常规内置油缸。存在以下技术缺陷:
[0003](1)外置油缸虽然为卡盘提供夹持力实现了工装定位,然而五轴卡盘要做旋转运动,这种方式,耐久性差,故障发生率高。
[0004](2)内置油缸体型较大,导致五轴转台较大,不适合加工活塞这类产品的中小型机床,而且拉杆与活塞之间通过推力轴承和锁紧螺母连接,在运动过程中产生较大的拉紧力,推力轴承负荷较大,极易造成设备故障,影响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0006]为此,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五轴转台旋转拉紧油缸,油缸体型较小,可以固定安装在五轴转台下方,基本不占用空间,油缸本体以及端盖与活塞通过滚针轴承连接,滚针轴承承载负荷小,大大提升了其使用寿命,活塞与拉杆之间通过螺纹连接,可以同步运动,实现旋转拉紧,同时设计气密通道、到位检测开关等,可以对加工工件进行更加精确的定位和加工位置控制。
[000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五轴转台旋转拉紧油缸,包括:配合设置的油缸本体和端盖;活塞,内置于所述油缸本体与所述端盖形成的空间内,且与所述油缸本体以及所述端盖通过滚针轴承相连接;拉杆,与所述活塞的顶部螺纹连接,所述拉杆内部设置第一气密通道,所述活塞内部设置第二气密通道,所述第一气密通道与所述第二气密通道相连通,所述油缸本体内部设置第三气密通道且开设气密进气口,以连接气密检测装置,所述第二气密通道的入口与所述第三气密通道的出口配合设置,且第二气密通道入口上下位置处在所述活塞与所述油缸本体之间安装第一密封圈,形成气密通道转换空间。
[0008]优选地,所述活塞的底部设置感应柱,所述端盖上设置到位检测开关,所述感应柱与所述到位检测开关配合设置,且所述感应柱与所述端盖之间安装第二密封圈。
[0009]优选地,所述端盖上设置两个所述到位检测开关,两个所述到位检测开关上下间隔设置,通过同一支架与所述端盖连接,以对应检测拉紧状态和松开状态。
[0010]优选地,处于所述油缸本体与所述端盖形成的空间内且与所述油缸本体内侧壁相接触的活塞部分结构上套设第三密封圈。
[0011]优选地,所述油缸本体上设置上腔进油口,且内部设置相应的上腔进油油道,所述
上腔进油油道与活塞运动上腔体相连通;
[0012]所述油缸本体上设置下腔进油口,且所述油缸本体和所述端盖的内部设置相应的下腔进油油道,所述下腔进油油道与活塞运动下腔体相连通。
[0013]优选地,所述上腔进油口与所述下腔进油口错开设置,所述上腔进油油道与所述下腔进油油道以及所述第三气密通道错开设置。
[0014]优选地,所述上腔进油口与所述下腔进油口在所述油缸本体的上表面上呈角度间隔分布,其夹角为15
°

[0015]优选地,所述油缸本体与所述端盖之间安装第四密封圈。
[0016]优选地,所述第一密封圈、所述第四密封圈为O形密封圈;
[0017]所述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三密封圈为星形密封圈。
[0018]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五轴转台旋转拉紧油缸具有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0019](1)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五轴转台旋转拉紧油缸结构简单,体型较小,可以固定安装在五轴转台的下方,通过旋转拉紧和松开,实现对工装定位,基本不占用空间,可以适用于加工活塞这类产品的中小型机床。
[0020](2)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五轴转台旋转拉紧油缸中油缸本体以及端盖与活塞通过滚针轴承连接,活塞与拉杆之间通过螺纹连接,滚针轴承承载负荷小,大大提升了其使用寿命,活塞与拉杆可以同步运动,实现旋转拉紧,稳固性和精准性更高。
[0021](3)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五轴转台旋转拉紧油缸中设计有气密通道,能够连接气密检测装置,由五轴转台旋转拉紧油缸向气密检测点送气,从而,通过检测两个检测面与工件之间缝隙大小差量进行分析,可以判断出工件位置是否准确,有利于进一步优化和节约五轴转台的占用空间。
[0022](4)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五轴转台旋转拉紧油缸中在底部设计到位检测开关,可以检测拉紧/松开是否到位,从而实现加工工装的准确夹紧和松开,保障其夹紧控制的牢靠性。
[0023](5)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五轴转台旋转拉紧油缸中通过设置上腔进油口以及上腔进油油道,可以为活塞运动上腔体提供油压,推动活塞旋转的同时带动拉杆向下运动,实现加工工装的夹紧,通过设置下腔进油口以及下腔进油油道,可以为活塞运动下腔体提供油压,推动活塞旋转的同时带动拉杆向上运动,实现加工工作的松开,操作简单,牢靠性强,而且上腔进油油道、下腔进油油道以及第三气密通道错开设置,进一步保障了五轴转台旋转拉紧油缸的运行稳固性。
[0024]本专利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25]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0026]图1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一种五轴转台旋转拉紧油缸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2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五轴转台旋转拉紧油缸的0
°
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8]图3示出了图2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9]图4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五轴转台旋转拉紧油缸的15
°
剖视结构示意图;
[0030]图5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五轴转台旋转拉紧油缸的30
°
剖视结构示意图;
[0031]图6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五轴转台旋转拉紧油缸的气密检测过程结构示意图,
[0032]其中,图1至图6中附图标记与部件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0033]102油缸本体,1022第三气密通道,1024气密进气口,1026上腔进油口,1028上腔进油油道,1030下腔进油口,1032下腔进油油道,104端盖,106活塞,1062第二气密通道,108滚针轴承,110拉杆,1102第一气密通道,112气密检测装置,114第一密封圈,116感应柱,118到位检测开关,120第二密封圈,122第三密封圈,124活塞运动上腔体,126活塞运动下腔体,128第四密封圈,130加工工件,132气密检测点,134工作台。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五轴转台旋转拉紧油缸,其特征在于,包括:配合设置的油缸本体和端盖;活塞,内置于所述油缸本体与所述端盖形成的空间内,且与所述油缸本体以及所述端盖通过滚针轴承相连接;拉杆,与所述活塞的顶部螺纹连接,所述拉杆内部设置第一气密通道,所述活塞内部设置第二气密通道,所述第一气密通道与所述第二气密通道相连通,所述油缸本体内部设置第三气密通道且开设气密进气口,以连接气密检测装置,所述第二气密通道的入口与所述第三气密通道的出口配合设置,且第二气密通道入口上下位置处在所述活塞与所述油缸本体之间安装第一密封圈,形成气密通道转换空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五轴转台旋转拉紧油缸,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的底部设置感应柱,所述端盖上设置到位检测开关,所述感应柱与所述到位检测开关配合设置,且所述感应柱与所述端盖之间安装第二密封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五轴转台旋转拉紧油缸,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上设置两个所述到位检测开关,两个所述到位检测开关上下间隔设置,通过同一支架与所述端盖连接,以对应检测拉紧状态和松开状态。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五轴转台旋转拉紧油缸,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季军梁方伟门连磊刘玉启宋立科贾敦燕耿兴华张志伟徐敏
申请(专利权)人:滨州博海精工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