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辅助MTS液压伺服作动器加载的防面外扭动传力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147065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6 21: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辅助MTS液压伺服作动器加载的防面外扭动传力系统,包括下端板、U形支撑架、八根轴承、六块连接板、十二根可调节螺杆、若干螺母、两个滑动装置、若干加劲板。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螺杆调节八根轴承中可转动圆钢管的空间位置,从而形成一个可夹紧不同规格的MTS液压伺服作动器的矩形体通道,在不影响MTS液压伺服作动器进行单轴往复加载的同时又可限制其面外扭转,可以有效避免加载头与防面外扭动传力系统之间的摩擦力,减小试验所产生的误差。差。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辅助MTS液压伺服作动器加载的防面外扭动传力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扭系统,尤其是涉及一种辅助MTS液压伺服作动器加载的防面外扭动传力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科研人员为研究地震灾害对结构构件或结构本身的影响,往往需通过MTS加载装置进行了大量的低周往复循环加载结构试验。传统的MTS液压伺服作动器伴有初始面外扭动及其在加载过程中的面外扭动。若不加以控制将产生附加力矩影响试验结果,若采用“强制固定”控制进行试验加载,会导致在试验加载过程中MTS液压伺服作动器受摩擦产生细微震动,导致加载力及加载位移的不均,亦会造成试验误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问题的不足,提供一种辅助MTS液压伺服作动器加载的防面外扭动传力系统,在不影响MTS作动器进行单轴往复加载的同时又可限制其面外扭转,并可以有效避免加载头与防面外扭动传力系统之间的摩擦力,减小试验产生的误差。
[000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辅助MTS液压伺服作动器加载的防面外扭动传力系统,包括下端板、U形支撑架、第一滚动支撑架、第二滚动支撑架和第三滚动支撑架;
[0006]下端板与U形支撑架的两块侧板底部相固定;
[0007]第一滚动支撑架、第二滚动支撑架和第三滚动支撑架均为U形结构,U形结构的底边部分采用两个轴承,两个轴承与U形结构的侧边之间转动连接,U形结构的侧边端部设有螺杆;
[0008]U形支撑架的两块侧板底部之间设置有并排的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的两端与U形支撑架的两块侧板转动连接;
[0009]第一滚动支撑架的螺杆贯穿U形支撑架的底边,螺杆上在U形支撑架底边的上下两侧均配合连接有螺母;
[0010]第二滚动支撑架和第三滚动支撑架底边相对且关于U形支撑架的对称面对称设置,第二滚动支撑架和第三滚动支撑架的侧边均为一上一下的布置方式,第二滚动支撑架和第三滚动支撑架的轴承的上端从第一滚动支撑架上的两个轴承之间穿过,第二滚动支撑架和第三滚动支撑架的轴承的下端延伸至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的下方;
[0011]第二滚动支撑架上端和下端的螺杆垂直穿过U形支撑架一侧的侧边,第三滚动支撑架上端和下端的螺杆垂直穿过U形支撑架另一侧的侧边,每个螺杆在U形支撑架侧边的两侧均配合连接有螺母;
[0012]第一滚动支撑架、第二滚动支撑架和第三滚动支撑架上的轴承以及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围成供MTS液压伺服作动器穿过的矩形体通道。
[0013]优选的,第一滚动支撑架、第二滚动支撑架和第三滚动支撑架的侧边均采用连接板,轴承与连接板之间垂直转动连接,连接板的两端均连接有螺杆,连接板两端的螺杆平行,第二滚动支撑架和第三滚动支撑架上侧的两个螺杆从第一滚动支撑架上同一连接板上连接的两个螺杆之间穿过。
[0014]优选的,第一轴承、第二轴承和轴承结构相同,均包括轴轮和圆钢管,圆钢管的两端均安装有轴轮,圆钢管与连接板之间通过轴轮转动连接。
[0015]优选的,连接板的两端向内开设有与轴轮外形相匹配的半圆形凹槽,轴轮固定安装在所述半圆形凹槽内。
[0016]优选的,U形支撑架的两块侧板上均开设有供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的轴轮嵌入的圆孔,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的轴轮安装在该圆孔内。
[0017]优选的,第一滚动支撑架、第二滚动支撑架和第三滚动支撑架上的螺杆与轴承之间垂直。
[0018]优选的,第二滚动支撑架和第三滚动支撑架下侧板在靠近下端板的一侧均安装有滑动装置,滑动装置与下端板相接触且能在下端板上滑动,滑动方向为垂直于U形支撑架侧板的方向。
[0019]优选的,滑动装置包括支撑板和滚轮,支撑板与第二滚动支撑架和第三滚动支撑架下侧板固定连接,滚轮安装在支撑板上,滚轮与下端板相接触,滚轮的滚轴与U形支撑架侧板平行。
[0020]优选的,所述的下端板设置有便于其安装的四个螺孔。
[0021]优选的,U形支撑架的侧板外侧设有纵横交错的加劲板。
[0022]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显著的优点:
[0023]本专利技术辅助MTS液压伺服作动器加载的防面外扭动传力系统的构造简单、造价低廉,且施工较方便,本专利技术系统可形成一个不同尺寸的矩形体通道,可限制不同规格的MTS液压伺服作动器在试验加载过程中的面外扭转,具有普遍适用性、可重复利用性,具体的,矩形体通道的大小可通过调节第一滚动支撑架、第二滚动支撑架和第三滚动支撑架上的螺杆与螺母即可实现;同时,本专利技术中通过轴承可使得MTS液压伺服作动器与轴承之间为滚动接触,因此本专利技术在不影响MTS液压伺服作动器进行单轴往复试验加载的同时,又可以有效避免MTS液压伺服作动器与防面外扭动传力系统之间的摩擦力,可大大减小MTS液压伺服作动器进行单轴往复加载试验所产生的误差。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专利技术辅助MTS液压伺服作动器加载的防面外扭动传力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2为本专利技术辅助MTS液压伺服作动器加载的防面外扭动传力系统的主视图。
[0026]图3为本专利技术辅助MTS液压伺服作动器加载的防面外扭动传力系统的分解示意图。
[0027]图4为本专利技术辅助MTS液压伺服作动器加载的防面外扭动传力系统的内部示意图。
[0028]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轴承分解及其与周边构件连接示意图。
[0029]图6为本专利技术滑动装置示意图。
[0030]图7为本专利技术螺杆与U形支撑架连接细部图。
[0031]图8为本专利技术在MTS液压伺服作动器的安装示意图。
[0032]图9为本专利技术在MTS液压伺服作动器的安装细部示意图。
[0033]图中:1

下端板、2

U形支撑架、3

轴承、4

连接板、5

螺杆、6

螺母、7

滑动装置、8

垫片、9

加劲板、10

MTS液压伺服作动器、11

辅助MTS液压伺服作动器加载的防面外扭动传力系统、31

第一轴承、32

第二轴承、33

第三轴承、34

第四轴承、35

第五轴承、36

第六轴承、37

第七轴承、38

第八轴承、301

轴轮、302

圆钢管、3011

内轮、3012

钢珠、3013

外轮、3014

润滑油、41

第一连接板、42

第二连接板、43

第三连接板、44

第四连接板、45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辅助MTS液压伺服作动器加载的防面外扭动传力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下端板(1)、U形支撑架(2)、第一滚动支撑架、第二滚动支撑架和第三滚动支撑架;下端板(1)与U形支撑架(2)的两块侧板底部相固定;第一滚动支撑架、第二滚动支撑架和第三滚动支撑架均为U形结构,U形结构的底边部分采用两个轴承(3),两个轴承(3)与U形结构的侧边之间转动连接,U形结构的侧边端部设有螺杆(5);U形支撑架(2)的两块侧板底部之间设置有并排的第一轴承(31)和第二轴承(32),第一轴承(31)和第二轴承(32)的两端与U形支撑架(2)的两块侧板转动连接;第一滚动支撑架的螺杆(5)贯穿U形支撑架(2)的底边,螺杆(5)上在U形支撑架(2)底边的上下两侧均配合连接有螺母(6);第二滚动支撑架和第三滚动支撑架底边相对且关于U形支撑架(2)的对称面对称设置,第二滚动支撑架和第三滚动支撑架的侧边均为一上一下的布置方式,第二滚动支撑架和第三滚动支撑架的轴承(3)的上端从第一滚动支撑架上的两个轴承之间穿过,第二滚动支撑架和第三滚动支撑架的轴承(3)的下端延伸至第一轴承(31)和第二轴承(32)的下方;第二滚动支撑架上端和下端的螺杆(5)垂直穿过U形支撑架(2)一侧的侧边,第三滚动支撑架上端和下端的螺杆(5)垂直穿过U形支撑架(2)另一侧的侧边,每个螺杆(5)在U形支撑架(2)侧边的两侧均配合连接有螺母(6);第一滚动支撑架、第二滚动支撑架和第三滚动支撑架上的轴承(3)以及第一轴承(31)和第二轴承(32)围成供MTS液压伺服作动器穿过的矩形体通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辅助MTS液压伺服作动器加载的防面外扭动传力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滚动支撑架、第二滚动支撑架和第三滚动支撑架的侧边均采用连接板(4),轴承(3)与连接板(4)之间垂直转动连接,连接板(4)的两端均连接有螺杆(5),连接板(4)两端的螺杆(5)平行,第二滚动支撑架和第三滚动支撑架上侧的两个螺杆(5)从第一滚动支撑架上同一连接板(4)上连接的两个螺杆(5)之间穿过。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辅助MTS液压伺服作动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威周强徐金兰权超超续鉴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