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车辆的电池换电方法、系统及电池管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15569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6 22: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轨道车辆的电池换电方法、系统及电池管理系统,其中换电方法包括:在确定电池包需要更换时,发送换电请求至轨道车辆以使轨道车辆行驶至换电位;控制轨道车辆进入换电模式,以便换电位的换电系统对电池包进行更换,其中在电池包断电前,电池管理系统存储电池包的当前数据信息和历史放电数据信息。由此,将获取的电池包数据信息储存在电池包内部的电池管理系统,且电池管理系统可随电池包一并被更换,无需将电池包数据信息通过无线通信技术上传至站内管理系统,解决了以往通过无线通信技术传输数据较少的问题,同时也简化了站内管理系统。站内管理系统。站内管理系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轨道车辆的电池换电方法、系统及电池管理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换电
,尤其涉及一种轨道车辆的电池换电方法、系统及电池管理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电动汽车的广泛使用,人们对于电动汽车电池换电方法的研究愈加深入,目前通常利用无线通信技术将获得的电池数据信息上传至充换电站内的管理系统,充换电站内的管理系统再根据电池数据信息通过无线通信技术控制机器人进行相应的换电操作,该方式虽然实现了充换电站的全自动换电,但是通过无线通信技术将电池数据信息传输至站内管理系统,导致该管理系统较为复杂,同时无线通信技术传输数据能力有限,通过无线通信技术传输的电池数据信息较少。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轨道车辆的电池换电方法,该方法将获取的电池包数据信息储存在电池包内部的电池管理系统,且电池管理系统可随电池包一并被更换,无需将电池包数据信息通过无线通信技术上传至站内管理系统,解决了以往通过无线通信技术传输数据较少的问题,同时也简化了站内管理系统。
[0004]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0005]本专利技术的第三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电池管理系统。
[0006]本专利技术的第四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轨道车辆的电池换电系统。
[0007]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轨道车辆的电池换电方法,应用于电池管理系统,电池管理系统内置于轨道车辆的电池包中,方法包括:在确定电池包需要更换时,发送换电请求至轨道车辆以使轨道车辆行驶至换电位;控制轨道车辆进入换电模式,以便换电位的换电系统对电池包进行更换,其中在电池包断电前,电池管理系统存储电池包的当前数据信息和历史放电数据信息。
[0008]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轨道车辆的电池换电方法,在确定电池包需要更换时,发送换电请求至轨道车辆以使轨道车辆行驶至换电位,并控制轨道车辆进入换电模式,以便换电位的换电系统对电池包进行更换,其中在电池包断电前,电池管理系统存储电池包的当前数据信息和历史放电数据信息。由此,将获取的电池包数据信息储存在电池包内部的电池管理系统,且电池管理系统可随电池包一并被更换,无需将电池包数据信息通过无线通信技术上传至站内管理系统,解决了以往通过无线通信技术传输数据较少的问题,同时也简化了站内管理系统。
[0009]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确定电池包需要更换,包括:获取电池包的荷电状态;当电池包的荷电状态满足荷电状态阈值时,确定电池包需要更换。
[001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在对电池包进行更换后,方法还包括:发送电池包的当
前数据信息至充电系统,以便充电系统根据当前数据信息对电池包进行充电,其中电池管理系统存储电池包的充电数据信息。
[001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在对电池包进行更换后,方法还包括:发送电池包的历史放电数据信息至充电系统,以便充电系统根据历史放电数据信息和当前数据信息对电池包进行优化充电。
[001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在电池包充满电并安装至轨道车辆上后,方法还包括:获取电池包充满电后的数据信息;根据充满电后的数据信息和轨道车辆的行驶需求,控制电池包放电。
[0013]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轨道车辆的电池换电程序,该轨道车辆的电池换电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中的轨道车辆的电池换电方法。
[0014]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通过上述的轨道车辆的电池换电方法,将获取的电池包数据信息储存在电池包内部的电池管理系统,且电池管理系统可随电池包一并被更换,无需将电池包数据信息通过无线通信技术上传至站内管理系统,解决了以往通过无线通信技术传输数据较少的问题,同时也简化了站内管理系统。
[001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第三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电池管理系统,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轨道车辆的电池换电程序,处理器执行程序时,实现如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中的轨道车辆的电池换电方法。
[0016]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电池管理系统,通过上述的轨道车辆的电池换电方法,将获取的电池包数据信息储存在电池包内部的电池管理系统,且电池管理系统可随电池包一并被更换,无需将电池包数据信息通过无线通信技术上传至站内管理系统,解决了以往通过无线通信技术传输数据较少的问题,同时也简化了站内管理系统。
[0017]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第四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轨道车辆的电池换电系统,包括:电池管理系统,电池管理系统内置于轨道车辆的电池包中,电池管理系统用于在确定电池包需要更换时,发送换电请求至轨道车辆以使轨道车辆行驶至换电位,电池管理系统还用于控制轨道车辆进入换电模式,并在电池包断电前,存储电池包的当前数据信息和历史放电数据信息;换电系统,换电系统对应换电位设置,换电系统用于在轨道车辆进入换电模式后对电池包进行更换。
[0018]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轨道车辆的电池换电系统,电池管理系统内置于轨道车辆的电池包中,通过电池管理系统确定电池包需要更换时,发送换电请求至轨道车辆以使轨道车辆行驶至换电位,并通过电池管理系统控制轨道车辆进入换电模式,以及在电池包断电前,存储电池包的当前数据信息和历史放电数据信息,换电系统对应换电位设置,换电系统用于在轨道车辆进入换电模式后对电池包进行更换。由此,将获取的电池包数据信息储存在电池包内部的电池管理系统,且电池管理系统可随电池包一并被更换,无需将电池包数据信息通过无线通信技术上传至站内管理系统,解决了以往通过无线通信技术传输数据较少的问题,同时也简化了站内管理系统。
[0019]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电池管理系统具体用于:获取电池包的荷电状态,并在电池包的荷电状态满足荷电状态阈值时,确定电池包需要更换。
[002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轨道车辆的电池换电系统还包括:充电系统,其中,电
池管理系统,还用于在对电池包进行更换后,发送电池包的当前数据信息至充电系统;充电系统,用于根据当前数据信息对电池包进行充电,其中电池管理系统还用于存储电池包的充电数据信息。
[002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电池管理系统,还用于在对电池包进行更换后,发送电池包的历史放电数据信息至充电系统;充电系统,还用于根据历史放电数据信息和当前数据信息对电池包进行优化充电。
[002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电池管理系统,还用于在电池包充满电并安装至轨道车辆上后,获取电池包充满电后的数据信息,并根据充满电后的数据信息和轨道车辆的行驶需求,控制电池包放电。
[0023]本专利技术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轨道车辆的电池换电方法的流程图;
[0025]图2为根据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轨道车辆的电池换电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电池管理系统,所述电池管理系统内置于所述轨道车辆的电池包中,所述方法包括:在确定所述电池包需要更换时,发送换电请求至所述轨道车辆以使所述轨道车辆行驶至换电位;控制所述轨道车辆进入换电模式,以便所述换电位的换电系统对所述电池包进行更换,其中在所述电池包断电前,所述电池管理系统存储所述电池包的当前数据信息和历史放电数据信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车辆的电池换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电池包需要更换,包括:获取所述电池包的荷电状态;当所述电池包的荷电状态满足荷电状态阈值时,确定所述电池包需要更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车辆的电池换电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对所述电池包进行更换后,所述方法还包括:发送所述电池包的当前数据信息至充电系统,以便所述充电系统根据所述当前数据信息对所述电池包进行充电,其中所述电池管理系统存储所述电池包的充电数据信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轨道车辆的电池换电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对所述电池包进行更换后,所述方法还包括:发送所述电池包的历史放电数据信息至所述充电系统,以便所述充电系统根据所述历史放电数据信息和所述当前数据信息对所述电池包进行优化充电。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轨道车辆的电池换电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电池包充满电并安装至所述轨道车辆上后,所述方法还包括:获取所述电池包充满电后的数据信息;根据所述充满电后的数据信息和所述轨道车辆的行驶需求,控制所述电池包放电。6.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其上存储有轨道车辆的电池换电程序,该轨道车辆的电池换电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根据权利要求1

5中任一项所述的轨道车辆的电池换电方法。7.一种电池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轨道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佘红涛谭志成鲁豪郭名扬潘康贤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