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芳烃催化裂化柴油深度加氢转化的工艺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144354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6 21:54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高芳烃催化裂化柴油深度加氢转化的工艺方法,涉及烃类加氢转化工艺领域。该方法包括:高芳烃催化裂化柴油原料与氢气混合后进入I反应区进行预加氢脱烯后进入II反应区进行加氢精制处理;然后进入III反应区中进行加氢脱芳处理,经IV反应区吸附脱硫后至V反应区进行补充精制,即可得到性质优异的加氢转化柴油。该工艺方法优势在于首次利用深度加氢的方式转化高芳烃催化裂化柴油,可将劣质柴油处理至无硫无氮无芳,可作为喷气燃料或军用柴油对地面装备煤基通用柴油形成良好的替代。替代。替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芳烃催化裂化柴油深度加氢转化的工艺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烃类加氢转化工艺,更具体地说是一种高芳烃催化裂化柴油深度加氢转化的工艺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我国油品质量升级步伐明显加快,国VI车用柴油标准对油品的清洁度提出了更为苛刻的要求,尤其是相对于国V柴油标准对多环芳烃含量提出了新的要求(质量分数≯7)。而催化柴油是一种较为劣质的柴油组分,其芳烃含量高、十六烷值低、含硫、含氮化合物含量高且均较难被脱除。同时随着我国催化裂化装置为达到改善汽油质量或增产低碳烯烃的目的,提高了操作苛刻度,且原料中掺炼渣油含量的增加,催化柴油的质量愈发不能满足作为柴油调和组分的需求。目前我国催化裂化装置的年加工能力已经超过一亿吨,所生产的催化柴油亟需合理的工艺进行提质或者转化。由于我国幅员辽阔,气候多变,为保证军用柴油具备“全天候、高航程”的通用作战能力,目前使用煤制取通用柴油燃料,出台了《地面装备煤基通用柴油规范(GJB9848

2020)》。但由于煤制油产量有限,不能满足全军使用的需求;同时随着国内经济的发展,各地航线的增多,对喷气燃料需求日益增加。
[0003]目前对催化柴油大多采用加氢精制

加氢裂化两段转化工艺,生产高辛烷值的汽油(CN107304373B)或是高附加值的BTX组分(CN107189816B)或与其他组分混合后利用加氢技术(CN1955257B、CN103773455B)进行组合加工。
[0004]而对高芳烃催化柴油进行深度加氢处理即可得到兼具超高密度、超低凝点、低芳烃含量、近无硫无氮和相对合理的十六烷值的柴油产品。不但能够作为调和组分进入民用柴油池,经馏分切割后同时也是优良的喷气燃料,同时也能生产满足《地面装备煤基通用柴油规范(GJB9848

2020)》的高密度低凝军用柴油(后续简称军用柴油),作为煤基军用柴油的补充进行使用。
[0005]但是由于催化柴油其自身的反应特性,其较高的硫氮含量会使得许多深度加氢催化剂中毒失活且使用贵金属催化剂会大大提高投资成本;同时,在进行深度加氢时,氢耗较高,床层温升过大,使得操作难度大大增加。所以目前少有催化柴油深度加氢工艺的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高芳烃催化裂化柴油深度加氢转化的工艺方法。在系统掌握操作条件和催化剂性能对催化柴油深度加氢的影响规律的基础上,设置了五组不同的反应器,开发了一种高芳烃催化裂化柴油深度加氢转化制喷气燃料或军用柴油的全新工艺,解决了深度加氢过程中过高的升温问题。实现了以高硫高氮高芳的劣质催柴为进料,生产无硫无氮无芳的优质环烷基柴油。
[000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8]一种高芳烃催化裂化柴油深度加氢转化的工艺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9](1)将高芳烃催化裂化柴油与循环氢混合后进入反应区I进行预加氢脱烯反应;
[0010](2)将步骤(1)中所获得的产物进入反应区II进行加氢精制反应;
[0011](3)将步骤(2)获得的产物分馏汽提,得到的预加氢柴油与新氢混合进入反应区III进行深度加氢脱芳反应;
[0012](4)将步骤(3)获得的产物进入反应区IV进行吸附脱硫反应;
[0013](5)将步骤(4)获得的无硫柴油进入反应区V进行补充精制反应。
[0014]进一步地,上述步骤(1)中所述反应区I的反应条件为:氢分压4

16MPa,反应温度50

400℃,氢油体积比400

1200Nm3/m3,液时体积空速0.3

4.0h
‑1;
[0015]优选地,上述步骤(1)中所述反应区I的反应条件为氢分压6

12MPa,反应温度150

300℃,氢油体积比600

1000Nm3/m3,液时体积空速0.5

1.5h
‑1。
[0016]进一步地,上述步骤(2)所述反应区II的反应条件如下:氢分压4

16MPa,反应温度280

420℃,氢油体积比400

1200Nm3/m3,液时体积空速0.3

4.0h
‑1;
[0017]优选地,上述步骤(2)所述反应区II的反应条件为氢分压6

12MPa,反应温度340

380℃,氢油体积比600

1000Nm3/m3,液时体积空速0.5

1.5h
‑1。
[0018]进一步地,上述步骤(3)所述反应区III的反应条件为:氢分压4

16MPa,反应温度240

340℃,氢油体积比400

1500Nm3/m3,液时体积空速0.1

4.0h
‑1;
[0019]优选地,上述步骤(3)所述反应区III的反应条件为氢分压6

14MPa,反应温度260

320℃,氢油体积比700

1100Nm3/m3,液时体积空速0.3

1.5h
‑1。
[0020]进一步的,上述步骤(4)所述反应区IV的反应条件为:氢分压4

16MPa,反应温度240

340℃,氢油体积比400

1500Nm3/m3,液时体积空速0.1

4.0h
‑1;
[0021]优选地,上述步骤(4)所述反应区IV的反应条件为氢分压6

14MPa,反应温度260

320℃,氢油体积比700

1100Nm3/m3,液时体积空速0.3

1.5h
‑1。
[0022]进一步地,上述步骤(5)所述反应区V的反应条件为:氢分压4

16MPa,反应温度80

220℃,氢油体积比400

1600Nm3/m3,液时体积空速0.3

4.0h
‑1;
[0023]优选地,上述步骤(5)所述反应区V的反应条件为氢分压6

14MPa,反应温度120

180℃,氢油体积比700

1100Nm3/m3,液时体积空速0.3

1.5h
‑1。
[0024]进一步地,上述步骤(1)中所述的高芳烃催化裂化柴油的初馏点为160

240℃,优选为180

220℃;终馏点为320...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芳烃催化裂化柴油深度加氢转化的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将高芳烃催化裂化柴油与循环氢混合后进入反应区I进行预加氢脱烯反应;(2)将步骤(1)中所获得的产物进入反应区II进行加氢精制反应;(3)将步骤(2)获得的产物分馏汽提,得到的预加氢柴油与新氢混合进入反应区III进行深度加氢脱芳反应;(4)将步骤(3)获得的产物进入反应区IV进行吸附脱硫反应;(5)将步骤(4)获得的无硫柴油进入反应区V进行补充精制反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反应区I的反应条件为:氢分压4

16MPa,反应温度50

400℃,氢油体积比400

1200Nm3/m3,液时体积空速0.3

4.0h
‑1;步骤(2)所述反应区II的反应条件如下:氢分压4

16MPa,反应温度280

420℃,氢油体积比400

1200Nm3/m3,液时体积空速0.3

4.0h
‑1;步骤(3)所述反应区III的反应条件为:氢分压4

16MPa,反应温度240

340℃,氢油体积比400

1500Nm3/m3,液时体积空速0.1

4.0h
‑1;步骤(4)所述反应区IV的反应条件为:氢分压4

16MPa,反应温度240

340℃,氢油体积比400

1500Nm3/m3,液时体积空速0.1

4.0h
‑1;步骤(5)所述反应区V的反应条件为:氢分压4

16MPa,反应温度80

220℃,氢油体积比400

1600Nm3/m3,液时体积空速0.3

4.0h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反应区I的反应条件为氢分压6

12MPa,反应温度150

300℃,氢油体积比600

1000Nm3/m3,液时体积空速0.5

1.5h
‑1;步骤(2)所述反应区II的反应条件为氢分压6

12MPa,反应温度340

380℃,氢油体积比600

1000Nm3/m3,液时体积空速0.5

1.5h
‑1;步骤(3)所述反应区III的反应条件为氢分压6

14MPa,反应温度260

320℃,氢油体积比700

1100Nm3/m3,液时体积空速0.3

1.5h
‑1;步骤(4)所述反应区IV的反应条件为氢分压6

14MPa,反应温度260

320℃,氢油体积比700

1100Nm3/m3,液时体积空速0.3

1.5h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柴永明田丰宇李宇航刘宾车垚何砺锋王子豪陈小博于英民董斌潘原李奕川刘晨光杨朝合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