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直链烃支链度增加装置和直链烃支链度增加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897894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8 09: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炼化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直链烃支链度增加装置和直链烷烃支链度增加方法。该装置包括预分离塔(207)、反应器(101)、稳定塔(107);所述预分离塔(207)塔底出料管线与新氢进料管线汇合后,连接反应器(101)顶部;反应器底部产物排出管线连接气液分离罐(106);气液分离罐底部出料管线与稳定塔(107)连接;所述稳定塔底产物出料管线分成两支,一支与原料进料管线连接,另一支作为产品外排管线。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预分离塔和循环氢系统,并将未反应的正构烃循环回异构化反应器,大幅度提高了原料辛烷值,并且,整体工艺方法流程短,装置占地小,操作成本低,装置能耗低,氢气消耗量小,进一步节省操作费用。进一步节省操作费用。进一步节省操作费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直链烃支链度增加装置和直链烃支链度增加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炼化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直链烃支链度增加装置和直链烷烃支链度增加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石油化工生产流程中,石脑油经过加氢和分馏后,重石脑油(C6‑
C
11
馏分)送至重整装置,轻石脑油(C5‑
C6)送至汽油调和组分;重整生成油经重整油分馏塔和芳烃抽提后的抽余油(C6‑
C7),轻石脑油(C5‑
C6)和抽余油(C6‑
C7)既是烯烃产品的重要原料,也是成品汽油的调和组分和烃类蒸汽转化制氢的重要原料之一。一般来讲,C5‑
C7轻烃基本不含芳烃和烯烃,是较好的汽油调合组分,由于含有大量的正构烃类其辛烷值值较低,在汽油调和池中的比例受到限制,异构化技术是将轻烃中的正构烃转化为辛烷值较高的异构烃,提高轻烃的辛烷值,可以增加轻烃在汽油调合池中的比例。在反应温度和压力确定条件下,异构化转化率是一个固定值。正构烃异构化反应是一个放热反应,要提高异构化转化率,一方面可以降低反应温度,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分离产物中异构烃分子,降低异构化产物浓度,同时将未反应的正构烃返回反应器,均可以提高正构烃异构化转化率。反应温度低于200℃的低温异构化工艺、160

210℃的超强酸异构化工艺以及230

280℃的分子筛型异构化,以上三种异构化工艺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弊端。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采用轻烃为原料生产异构烃产品收率低的现状,提供一种直链烃支链度增加装置及方法,提高轻烃产物中异构烷烃的比例,从而大幅度提高原料辛烷值。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直链烃支链度增加装置,该装置包括预分离塔、反应器、稳定塔;
[0005]所述预分离塔设置有原料进料管线、预分离塔顶出料管线和预分离塔底出料管线,所述预分离塔底出料管线连接进出料换热器后,与新氢进料管线汇合,然后依次与1#换热器、1#加热器和反应器顶部连接;
[0006]所述反应器底部设置有产物排出管线,所述产物排出管线依次与1#换热器、空冷器和/或1#冷却器,以及气液分离罐连接;所述气液分离罐设置有气液分离罐顶部出料管线和气液分离罐底部出料管线;所述底部出料管线依次与2#换热器和稳定塔连接;
[0007]所述稳定塔设置有稳定塔顶产物出料管线和稳定塔底产物出料管线,所述稳定塔底产物出料管线分成两支,一支与原料进料管线连接。
[0008]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直链烃支链度增加方法,该方法采用所述的直链烃支链度增加装置进行,包括以下步骤:
[0009]a)轻烃原料送至预分离塔,塔顶得到预分离塔顶产物,塔底得到预分离塔底产物,所述预分离塔底产物经进出料换热器换热后与补充氢气混合,然后依次经过1#换热器和1#
加热器,得到反应进料,送入反应器;
[0010]b)所述反应进料在所述反应器中进行异构化反应,得到反应产物,所述反应产物依次经过1#换热器、空冷器和/或1#冷却器后送至气液分离罐,分离出气相产物和液相产物;以及
[0011]c)所述液相产物经过2#换热器换热后,送入稳定塔,得到稳定塔顶产物和稳定塔底产物;
[0012]所述稳定塔底产物作为产品外送或部分返回预分离塔。
[0013]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4]1.本专利技术提出的直链烃支链度增加装置,通过设置预分离塔,降低了原料中异构烃分子进入后续流程量,最大程度降低后续设备管线的尺寸,达到降低投资和占地目的;通过任选地设置循环氢系统,降低异构化反应外排氢量,新氢补充量少;通过将未反应的正构烃循环回异构化反应器,进一步提高异构化转化率。
[0015]2.本专利技术提出的直链烃支链度增加方法采用液相临氢催化方法,极大地提高了直链烃中异构烷烃的比例,大幅度提高了原料辛烷值,并且,整体工艺方法流程短,装置占地小,操作成本低,装置能耗低,氢气消耗量小,进一步节省操作费用。
[0016]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0017]通过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示例性实施方式进行更详细的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加明显,其中,在本专利技术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相同的参考标号通常代表相同部件。
[0018]图1示出了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流程示意图。
[0019]图2示出了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高效气液混合器示意图。
[0020]图3示出了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另一种高效气液混合器示意图。
[0021]附图标记说明
[0022]1—轻烃原料,1a—预热轻烃原料,2—补充氢气,3—混氢轻烃,4—预热轻烃,5—反应进料,6—反应产物,7—1#降温产物1,8—2#降温产物2,9—3#降温产物,10—液相产物,11—稳定塔进料,12—稳定塔底产物,13—异构化产品,14—稳定塔顶液体产物,15—稳定塔顶气体产物,16—气相产物,17—升压氢气,22—预分离塔底产物,23—预分离塔底换热后产物,24—预分离异构化产物,25—预分离塔气相产物,26—循环稳定塔底产物。
[0023]101—反应器,102—1#换热器,103—1#加热器,104—空冷器,105—1#冷却器,106—气液分离罐,107—稳定塔,108—2#换热器,109—3#冷却器,110—2#加热器,111—1#气液分离罐,201—气液分布器,202—催化剂床层,203—出口收集器,207—预分离塔,208—进出料换热器,209—4#冷却器,210—3#加热器,211—2#气液分离罐,301—压缩机,302—高效混合器,303—折流内件,304—筛孔内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更详细地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虽然以下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然而应该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专利技术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
[0025]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直链烃支链度增加装置,该装置包括预分离塔207、反应器101、稳定塔107;
[0026]所述预分离塔207设置有原料进料管线、预分离塔顶出料管线和预分离塔底出料管线,所述预分离塔底出料管线连接进出料换热器208后,与新氢进料管线汇合,然后依次与1#换热器102、1#加热器103和反应器101顶部连接;
[0027]所述反应器101底部设置有产物排出管线,所述产物排出管线依次与1#换热器102、空冷器104和/或1#冷却器105,以及气液分离罐106连接;所述气液分离罐106设置有气液分离罐顶部出料管线和气液分离罐底部出料管线;所述底部出料管线依次与2#换热器108和稳定塔107连接;
[0028]所述稳定塔107设置有稳定塔顶产物出料管线和稳定塔底产物出料管线,所述稳定塔底产物出料管线分成两支,一支与原料进料管线连接。
[0029]本专利技术中,为了实现直链烃最大化生产异构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直链烃支链度增加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预分离塔(207)、反应器(101)、稳定塔(107);所述预分离塔(207)设置有原料进料管线、预分离塔顶出料管线和预分离塔底出料管线,所述预分离塔底出料管线连接进出料换热器(208)后,与新氢进料管线汇合,然后依次与1#换热器(102)、1#加热器(103)和反应器(101)顶部连接;所述反应器(101)底部设置有产物排出管线,所述产物排出管线依次与1#换热器(102)、空冷器(104)和/或1#冷却器(105)以及气液分离罐(106)连接;所述气液分离罐(106)设置有气液分离罐顶部出料管线和气液分离罐底部出料管线;所述气液分离罐底部出料管线依次与2#换热器(108)和稳定塔(107)连接;所述稳定塔(107)设置有稳定塔顶产物出料管线和稳定塔底产物出料管线,所述稳定塔底产物出料管线分成两支,一支与原料进料管线连接,另一支作为产品外排管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链烃支链度增加装置,其中,所述反应器(101)为下行式反应器,所述反应器(101)的进料口设置于反应器上部,所述反应器(101)内上部设置有气液分布器(201),中部设置有催化剂床层(202),下部设置有出口收集器(203);所述反应器(101)的数量为1

8,当所述反应器(101)的数量大于1个时,采取串联、并联中的一种或组合方式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链烃支链度增加装置,其中,所述预分离塔顶出料管线依次与4#冷却器(209)和2#气液分离罐(211)连接,所述2#气液分离罐(211)的底部出料管线的至少一个分支与预分离塔(207)上部连接;所述预分离塔底出料管线连接进出料换热器(208)后分为两支,一支连接3#加热器(210)后与预分离塔(207)下部连接,另一支与新氢进料管线汇合;所述新氢进料管线上设置有压缩机(30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链烃支链度增加装置,其中,所述稳定塔顶产物出料管线依次与3#冷却器(109)和1#气液分离罐(111)连接;所述1#气液分离罐(111)的顶部出料管线与气液分离罐(106)的顶部出料管线汇合成新管线,所述新管线任选地与新氢进料管线汇合;所述1#气液分离罐(111)的底部出料管线的至少一个分支与稳定塔(107)上部连接;稳定塔底出料管线分成两支,一支依次与2#换热器(108)和进出料换热器(208)连接后与原料进料管线汇合;另一支再分成两支,一支连接2#加热器(110)后与稳定塔下部连接,另一支作为产品外送管线。5.一种直链烃支链度增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采用权利要求1

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直链烃支链度增加装置进行,包括以下步骤:a)轻烃原料(1)送至预分离塔(207),塔顶得到预分离塔顶产物,塔底得到预分离塔底产物(22),所述预分离塔底产物(22)经进出料换热器(208)换热后与补充氢气(2)混合,得到混氢轻烃(3),然后依次经过1#换热器(102)和1#加热器(103),得到反应进料(5),送入反应器(101);b)所述反应进料(5)在所述反应器(101)中进行异构化反应,得到反应产物(6),所述反应产物(6)依次经过1#换热器(102)、空冷器(104)和/或1#冷却器(105)后送至气液分离罐(106),分离出气相产物(16)和液相产物(10);以及c)所述液相产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耀辉张旭张方方杨雁文伟男
申请(专利权)人: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