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光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控制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14225 阅读:1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与从发光控制电路(4)提供给扫描驱动器(6)的各扫描线的数据写入信号同步的时钟信号,被提供给生成以PWM方式工作的DC-DC变换器(8)的基准开关信号的振荡器(12)。从而,各扫描线的数据写入时的定时与从DC-DC变换器8叠加在驱动电压(Va)上的脉动成分的相位同步。因而,即使驱动电压Va上叠加了DC-DC变换器的开关动作产生的脉动成分,每一条扫描线上通常向发光驱动晶体管(Tr2)供给相同的栅极/源极间电压(Vgs),能够解决各条扫描线上发光亮度处于不同状态的问题。从而,能够避免用具有电流依赖型发光亮度特性的例如有机EL元件作为像素的显示面板的发光驱动动作中,图像的显示质量显著降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设有例如由TFT(Thin Film Transistor)有源驱动的构成像素的发光元件的显示面板的发光显示装置,具体涉及能够有效防止因叠加在上述显示面板的驱动电源上的脉动成分造成图像的显示品质降低的。
技术介绍
采用发光元件矩阵状排列而构成的显示面板的发光显示装置的开发正广泛推进,作为这样的显示面板中采用的发光元件,引人注目的有例如用有机材料作发光层的有机EL(电致发光)元件。其背景是,通过在EL元件的发光层上使用可期待具有良好发光特性的有机化合物,能够适应实用的高效率化和长寿命化取得了进展。作为采用这种有机EL元件的显示面板,提出的方案有仅以EL元件矩阵状排列的单纯矩阵型显示面板,以及在矩阵状排列的各EL元件上加有上述的TFT组成的有源元件的有源矩阵型显示面板。有源矩阵型显示面板与单纯矩阵型显示面板相比,能够实现低功耗化且具有像素间的串扰少等特性,特别适合构成大画面的高精细度显示器。图1中,示出一例与传统的有源矩阵型显示面板中的一个像素对应的基本电路结构及其驱动电路,以及设有对多个上述像素的显示面板提供驱动电源的电源电路的发光显示装置。另外,显示面板1中因纸面的原因只表示了一个像素2的电路结构,该像素2的电路结构是称为电导控制(Conductance Controlled)方式的以有机EL元件为发光元件时最基本的像素结构。即,由TFT构成的N沟道型扫描选择晶体管Tr1的栅电极(以下,简称为栅极)与扫描线(扫描线A1)连接,源电极(以下,简称为源极)与数据线(数据线B1)连接。另外,该扫描选择晶体管Tr1的漏电极(以下,简称为漏极)与P沟道型发光驱动晶体管Tr2的栅极连接,同时与电荷保持用电容器Cs的一个端子连接。上述发光驱动晶体管Tr2的源极与电容器Cs的另一端子连接,同时经由显示面板1上排列的电源供给线P1,接受来自后述的DC DC变换器的驱动电源Va(以下,也称为驱动电压Va)的供给。另外,发光驱动晶体管Tr2的漏极与有机EL元件E1的阳极端子连接,该有机EL元件E1的阴极端子,在图1所示的例中,与基准电位点(地)连接。上述的像素2的电路结构中,在寻址期间(数据写入期间),扫描选择晶体管Tr1的栅极上经由扫描线A1被供给选择电压Select时,扫描选择晶体管Tr1成为导通状态。而且,接受与加到扫描选择晶体管Tr1的源极上的与来自数据线B1的写入数据对应的数据电压Vdata,扫描选择晶体管Tr1让与数据电压Vdata对应的电流从源极流到漏极。因而,在晶体管Tr1的栅极上加有选择电压Select的期间,上述电容器Cs被充电,其充电电压成为与上述数据电压Vdata对应的电压。另一方面,上述发光驱动晶体管Tr2上,被供给对上述电容器Cs充电后的充电电压作为栅极电压,发光驱动晶体管Tr2上加上了该栅极电压时,基于源极电压即经由电源供给线P1供给的驱动电压Va的电流从漏极流向EL元件E1,EL元件E1由发光驱动晶体管Tr2的漏极电流驱动而发光。这里,与一条扫描线对应的寻址动作结束,上述扫描选择晶体管Tr1的栅极电位成为截止电压时,该晶体管Tr1成为所谓的截止状态,晶体管Tr1的漏极侧成为开路状态。但是,发光驱动晶体管Tr2由电容器Cs中蓄积的电荷保持栅极电压,在下一寻址期间中数据电压Vdata被改写之前维持相同的驱动电流,基于该驱动电流的EL元件E1的发光状态也得以继续。多个以上说明的像素2的结构,在图1所示的显示面板1上矩阵状排列,构成点阵型显示面板,各像素2在各扫描线A1、...和各数据线B1、...的交叉位置上各自形成。上述发光显示面板1中显示的图像信号,提供给图1所示的发光控制电路4。该发光控制电路4中,基于图像信号中的水平同步信号和垂直同步信号,对输入的图像信号进行采样处理等,变换成与每个像素对应的像素数据,并执行向帧存储器(未图示)依次写入的动作。然后,在帧存储器中写入1帧的像素数据的写入处理结束后的寻址期间中,按上述每一条扫描线从帧存储器读出的串行的像素数据和移位时钟信号,依次提供给数据驱动器5中的移位寄存器和数据锁存器电路5a。该移位寄存器和数据锁存器电路5a的作用是,利用上述移位时钟信号取出与1次水平扫描对应的像素数据加以锁存,并将与1次水平扫描对应的锁存器输出作为并行数据提供给电平移位器5b。通过该作用,对构成各像素2的扫描选择晶体管Tr1的源极,各自供给上述的与像素数据对应的数据电压Vdata。而且,上述动作在寻址期间按每一次扫描重复进行。另外,从上述发光控制电路4,向寻址期间中扫描驱动器6供给与水平同步信号对应的扫描移位时钟信号。该扫描移位时钟信号被提供给移位寄存器6a,依次发生寄存器输出。然后,寄存器输出由电平移位器6b变换成预定的动作电平,输出到各扫描线A1......。由此实施的作用是,向构成各像素2的扫描选择晶体管Tr1的栅极,按每条扫描线依次供给上述的选择电压Select。因而,寻址期间的每一次扫描,在该扫描线上排列的显示面板1上的各像素2从扫描驱动器6获得上述的选择电压Select。与该电压同步,由数据驱动器5中的电平移位器5b对每条扫描线上排列的各像素2供给数据电压Vdata,在对应于该扫描线的各像素(即上述电容器Cs)上分别写入与上述数据电压Vdata对应的栅极电压。然后,通过对全部扫描线执行该动作,在显示面板1上再现对应于1帧的图像。另一方面,在上述显示面板1上排列的各像素2上,经由上述电源线P1、...供给附图标记8表示的DC-DC变换器产生的驱动电压Va。而且,图1所示的结构中,DC-DC变换器8利用PWM(脉宽调制)控制,将一次侧的DC电压源Ba的输出升压。该DC-DC变换器8中,开关调整器电路9输出的PWM波以预定的占空比控制作为开关元件的MOS型功率FETQ1导通。换言之,通过功率FETQ1的导通动作,来自一次侧的DC电压源Ba的电能被储存在电感器L1中,伴随功率FETQ1的截止动作,上述电感器L1蓄积的电能经由二极管D1蓄积到平滑用电容C1中。然后,通过上述功率FETQ1的导通/截止动作的重复,能够将升压后的DC输出作为在电容C1的端子电压获得。上述DC输出电压由进行温度补偿的热敏电阻TH1、电阻R11与R12分压,提供给开关调整器电路9中的误差放大器10。该误差放大器10中,将上述分压输出与基准电压Vref作比较,该比较输出(误差输出)被提供给PWM电路11。该PWM电路11中,基于来自振荡器12的振荡信号生成PWM用三角波,基于该三角波和上述比较输出生成PWM波。进行反馈控制,由该PWM波执行对上述功率FETQ1的开关动作,将上述输出电压保持于预定的驱动电压Va。因而,上述的DC-DC变换器产生的输出电压,即上述驱动电压Va可用下式1表示。Va=Vref×〔(TH1+R11+R12)/R12〕......(式1)另外,关于上述图1所示的像素结构及其驱动电路的结构,已在本案申请人申请的专利文献1中公开,另外,图1所示的DC-DC变换器也已在本件申请人申请的专利文献2中公开。特开2003-316315号公报特开2002-366101号公报在图1所示的像素2的结构中,驱动有机EL元件E1发光的漏极电流Id由经电源线P1供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发光显示装置,设有在多条扫描线和多条数据线的各交叉位置上排列大量各自包含发光元件的像素而构成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与伴随有开关动作的电路构成部电连接,所述显示面板中的扫描线的扫描选择动作与所述电路构成部中的开关动作 同步。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早藤晶纪金内一浩
申请(专利权)人:东北先锋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