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氟康唑中致突变杂质的检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088332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9 20:03
本申请涉及分析化学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氟康唑中致突变杂质的检测方法。所述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配制标准溶液,绘制标准曲线;(2)配制待测样品溶液;(3)设置气质联用仪中气相色谱条件和质谱条件;(4)分别将标准溶液和待测样品溶液置于气质联用仪中进行检测;其中所述气相色谱条件为:色谱柱的起始温度为:5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氟康唑中致突变杂质的检测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分析化学
,更具体涉及一种氟康唑中致突变杂质的检测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氟康唑是治疗真菌感染的一种药物,氟康唑主要是以1,3

二氟苯为起始物料进行制备的。但是,在氟康唑制备过程中,1,3

二氟苯可能会存在残留。1,3

二氟苯在低浓度时即可造成人体遗传物质的损伤,进而导致基因突变并可能促使肿瘤发生,对人体用药安全性产生一定的威胁。因此,需要严格对氟康唑及其相关产品中1,3

二氟苯进行检测及控制。
[0003]目前,对氟康唑原料药及其制剂中1,3

二氟苯的检测暂无文献报道,关于其他样品中1,3

二氟苯的检测,主要是采用气相色谱法,此方法更加适用于氟康唑中1,3

二氟苯含量较高的情况。但是,对于氟康唑及其相关产品低残留量的1,3

二氟苯的检测尚无可靠且稳定的检测方法。为了保障用药的安全性,需要一种灵敏度更高、更准确且更加可靠的检测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更加准确的检测氟康唑中1,3

二氟苯的含量,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氟康唑中致突变杂质的检测方法。
[0005]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氟康唑中致突变杂质的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配制标准溶液,绘制标准曲线;(2)配制待测样品溶液;(3)设置气质联用仪中气相色谱条件和质谱条件;(4)分别标准溶液和待测样品溶液置于气质联用仪中进行检测;其中所述气相色谱条件为:色谱柱的温度为:50

70℃;流速为:1.0

3.0mL/min;其中所述质谱条件为:离子源温度为:210

250℃;其中致突变杂质为1,3

二氟苯。
[0006]在本申请中,配制标准溶液,采用气质联用的方法进行检测,建立浓度与峰面积关系的标准曲线;称取待测样品,待测样品为氟康唑;利用甲醇进行溶解稀释,使待测样品完全溶解于甲醇中,配制成待测样品溶液;再采用气质联用的方法进行检测待测样品溶液中致突变杂质的峰面积,根据待测样品溶液中致突变杂质(致突变杂质为1,3

二氟苯)的峰面积和标准曲线,能够得出待测样品中致突变杂质的含量。
[0007]气质联用的方法指的是气相色谱(Gas Chromatography,GC)和质谱(Mass Spectrometry,MS)相结合进行检测的方法,又称为GC

MC检测法。在检测过程中应用了气质
联用的方法,通过调整气相色谱和质谱中各自的参数条件,提高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灵敏度,能够检测出原料药为氟康唑中浓度低至15.06 ng/mL的致突变杂质。
[0008]在气相色谱条件中主要控制的是色谱柱的温度(简称为柱温)和流速,其中色谱柱的温度为50

70℃,流速为1.0

3.0mL/min。
[0009]在本申请中,色谱柱的温度可以为54

60℃、60

66℃或55

65℃。
[0010]在本申请中,色谱柱的温度可以为50℃、54℃、55℃、56℃、57℃、58℃、59℃、60℃、61℃、62℃、63℃、64℃、65℃、66℃或70℃。当色谱柱的温度低于50℃时,或者色谱柱的温度高于70℃时,影响着待测样品及致突变杂质的分离度,导致检测结果不准确,进而影响着药品的使用和安全性。
[0011]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色谱柱的温度为:58

62℃;优选地,所述色谱柱的温度为60℃。
[0012]经过实验的检测及验证,当色谱柱的温度为60℃时,待测样品及致突变杂质的分离度较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灵敏度较高。
[0013]在本申请中,流速可以为1.0

2.0mL/min或2.0

3.0mL/min。
[0014]在本申请中,流速可以为1.0 mL/min,1.5 mL/min、2.0mL/min、2.4mL/min或3.0 mL/min。当流速低于1.0 mL/min,或者流速高于3.0 mL/min时,同样地,流速过快或过慢也影响着待测样品及致突变杂质的分离度,降低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0015]优选地,所述流速为:1.0mL/min。
[0016]在本申请质谱条件中主要控制离子源的温度,离子源的温度为210

250℃。离子源的温度决定着电离程度,进而影响着待测样品中致突变杂质的检测结果。
[0017]在本申请中,离子源的温度可以为210

220℃、210

230℃、210

240℃、220

230℃、230

240℃或240

250℃。
[0018]在本申请中,离子源的温度可以为210℃、215℃、220℃、222℃、225℃、228℃、230℃、235℃、238℃、240℃、245℃或250℃。
[0019]当离子源的温度低于210℃时,电离程度过低;当离子源的温度高于250℃时,电离程度过高。电离程度过高或过低时,导致检测结果不准确。
[0020]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离子源温度为:220

240℃;优选地,所述离子源温度为:230℃。
[0021]经过实验的验证,在质谱条件中,离子源温度为230℃时,电离程度适中,与气相色谱相互配合后,能够更加准确地检测出待测样品中是否含有致突变杂质,而且灵敏度较高,能够检测出浓度低至15.06 ng/mL的致突变杂质。
[0022]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气相色谱条件的升温过程为:从色谱柱的起始温度50

70℃开始升温,以升温速率为10

15℃/min升温至120℃,然后以升温速率为80

100℃/min升温至240℃,保持2min。
[0023]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气相色谱条件的升温过程为:从色谱柱的起始温度50

70℃开始升温,以升温速率为15℃/min升温至120℃,然后以升温速率为100℃/min升温至240℃,保持2min。
[0024]在检测原料药(氟康唑及其相关产品)中是否含有致突变杂质过程中,色谱柱从50

70℃开始升温,在升温过程中会以不同的升温速率进行升温,最终升温至240℃。当温度
大于240℃时,严重缩短色谱柱的使用寿命。
[0025]在检测过程中,首先以15℃/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120℃,然后增大升温速率,从升温速率为15℃/min增大到100℃/min,最终升温至2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氟康唑中致突变杂质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配制标准溶液,绘制标准曲线;(2)配制待测样品溶液;(3)设置气质联用仪中气相色谱条件和质谱条件;(4)分别将标准溶液和待测样品溶液置于气质联用仪中进行检测;其中所述气相色谱条件为:色谱柱的起始温度为:50

70℃;流速为:1.0

3.0mL/min;其中所述质谱条件为:离子源温度为:210

250℃;其中致突变杂质为1,3

二氟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氟康唑中致突变杂质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色谱柱的起始温度为:58

62℃;优选地,所述色谱柱的起始温度为6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氟康唑中致突变杂质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速为:1.0

2.0mL/min;优选地,所述流速为:1.0mL/min。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氟康唑中致突变杂质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子源温度为:220

240℃;优选地,所述离子源温度为:230℃。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氟康唑中致突变杂质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相色谱条件的升温过程为:从色谱柱的起始温度50

70℃开始升温,以升温速率为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钦
申请(专利权)人:华夏生生药业北京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