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教学型智能服务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087864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9 20: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教学型智能服务机器人,包括在上的机器人主体和在下的用于承载机器人主体的底盘,底盘包括下端开放的圆柱形的壳体、与壳体开放端螺栓连接的封板以及通过封板安装并向下露出封板的若干主动轮结构;主动轮结构包括L形支架、与L形支架固定连接的驱动电机以及连接在驱动电机输出端的车轮;封板设有环状分布的第一轮系出口、第二轮系出口、第三轮系出口、第四轮系出口和第五轮系出口,第一轮系出口、第二轮系出口、第三轮系出口结构形状相同,第四轮系出口和第五轮系出口结构形状相同,第一轮系出口适配一个车轮,第四轮系出口适配三个车轮的外形总和,封板设有呈环状分布的预留孔。状分布的预留孔。状分布的预留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教学型智能服务机器人


[0001]本技术属于机器人
,具体涉及一种教学型智能服务机器人。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服务型机器人大多数是2轮为主的差速形式,也有3轮和4轮全向结构形式的,但每个机器人的运动结构是固定的。而教学领域应用的服务型教学机器人也有运动结构形式单一的类似问题,每种机器人只体现出一种运动结构,在不更换机器人的情况下,不能够实现其它运动结构方式变换,这种服务型机器人给教学带来一定的局限性。学生只能学到一种运动结构的机器人,如果想学习其它运动结构的机器人学校就必须再投入资金进行购买,这样就增加了学校的资金投入。
[0003]因此,提供一种教学型智能服务机器人,该服务机器人能够组装变换形成2轮、3轮和4轮结构,从而丰富运动结构,扩大教学演示种类,降低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
技术介绍
所提出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旨在提供一种教学型智能服务机器人。
[0005]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教学型智能服务机器人,包括在上的机器人主体和在下的用于承载机器人主体的底盘,所述底盘包括下端开放的圆柱形的壳体、与壳体开放端螺栓连接的封板以及通过封板安装并向下露出封板的若干主动轮结构;
[0007]所述主动轮结构包括L形支架、与L形支架固定连接的驱动电机以及连接在驱动电机输出端的车轮;
[0008]所述封板设有环状分布的第一轮系出口、第二轮系出口、第三轮系出口、第四轮系出口和第五轮系出口,所述第一轮系出口、第二轮系出口、第三轮系出口结构形状相同且位于第四轮系出口和第五轮系出口之间的位置,所述第四轮系出口和第五轮系出口结构形状相同,所述第一轮系出口适配一个车轮,所述第四轮系出口适配三个车轮的外形总和,所述封板设有呈环状分布的预留孔。
[0009]进一步限定,所述主动轮结构的数量为2,两个所述主动轮结构间隔180
°
对称分布,所述主动轮结构的车轮分别由第四轮系出口和第五轮系出口向下露出封板,所述车轮分别位于第四轮系出口和第五轮系出口靠近第一轮系出口的端头,所述封板在垂直于两个主动轮结构连线的位置上,通过预留孔对称连接有支撑轮,这样的结构设计,形成两轮差速结构。
[0010]进一步限定,所述主动轮结构的数量为3,三个所述主动轮结构间隔120
°
分布,所述主动轮结构的车轮分别由第一轮系出口、第四轮系出口和第五轮系出口向下露出封板,其中的两个车轮位于第四轮系出口和第五轮系出口的中间位置,这样的结构设计,形成三轮全向结构。
[0011]进一步限定,所述主动轮结构的数量为4,四个所述主动轮结构间隔90
°
分布,四个所述主动轮结构的车轮分别由第二轮系出口、第三轮系出口、第四轮系出口和第五轮系出口向下露出封板,其中的两个车轮位于第四轮系出口和第五轮系出口远离第一轮系出口的端头,这样的结构设计,形成四轮全向结构。
[0012]进一步限定,所述壳体的内壁设有若干带有螺纹孔的筋条,所述封板在对应筋条的位置设有锁紧孔,所述壳体与封板之间螺栓连接,所述L形支架通过预留孔与封板螺栓连接,这样的结构设计,通过锁紧孔和筋条上的螺纹孔提供螺栓连接孔位,通过预留孔规范L形支架安装位置。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4]1.能够组装变换形成2轮、3轮和4轮结构,丰富运动结构,扩大教学演示种类,降低成本;
[0015]2.运动结构的变换较为简单,只需改变主动轮结构的安装位置即可。
附图说明
[0016]本技术可以通过附图给出的非限定性实施例进一步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一种教学型智能服务机器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一种教学型智能服务机器人实施例中底盘(三轮全向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一种教学型智能服务机器人实施例封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一种教学型智能服务机器人实施例构成两轮差速结构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1]图5为本技术一种教学型智能服务机器人实施例构成三轮全向结构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2]图6为本技术一种教学型智能服务机器人实施例构成四轮全向结构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3]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
[0024]机器人主体1;
[0025]底盘2、壳体21、筋条211、主动轮结构22、L形支架221、车轮222、驱动电机223、封板23、第一轮系出口231、第二轮系出口232、第三轮系出口233、第四轮系出口234、第五轮系出口235、预留孔236、锁紧孔237、支撑轮24。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0027]如图1

6所示,本技术的一种教学型智能服务机器人,包括在上的机器人主体1和在下的用于承载机器人主体1的底盘2,底盘2包括下端开放的圆柱形的壳体21、与壳体21开放端螺栓连接的封板23以及通过封板23安装并向下露出封板23的若干主动轮结构22;
[0028]主动轮结构22包括L形支架221、与L形支架221固定连接的驱动电机223以及连接在驱动电机223输出端的车轮222;
[0029]封板23设有环状分布的第一轮系出口231、第二轮系出口232、第三轮系出口233、第四轮系出口234和第五轮系出口235,第一轮系出口231、第二轮系出口232、第三轮系出口233结构形状相同且位于第四轮系出口234和第五轮系出口235之间的位置,第四轮系出口234和第五轮系出口235结构形状相同,第一轮系出口231适配一个车轮222,第四轮系出口234适配三个车轮222的外形总和,封板23设有呈环状分布的预留孔236。
[0030]优选,主动轮结构22的数量为2,两个主动轮结构22间隔180
°
对称分布,主动轮结构22的车轮222分别由第四轮系出口234和第五轮系出口235向下露出封板23,车轮222分别位于第四轮系出口234和第五轮系出口235靠近第一轮系出口231的端头,封板23在垂直于两个主动轮结构22连线的位置上,通过预留孔236对称连接有支撑轮24,这样的结构设计,形成两轮差速结构。实际上,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具体考虑形成两轮差速结构其它的结构形状。
[0031]优选,主动轮结构22的数量为3,三个主动轮结构22间隔120
°
分布,主动轮结构22的车轮222分别由第一轮系出口231、第四轮系出口234和第五轮系出口235向下露出封板23,其中的两个车轮222位于第四轮系出口234和第五轮系出口235的中间位置,这样的结构设计,形成三轮全向结构。实际上,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具体考虑形成三轮全向结构其它的结构形状。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教学型智能服务机器人,包括在上的机器人主体(1)和在下的用于承载机器人主体(1)的底盘(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2)包括下端开放的圆柱形的壳体(21)、与壳体(21)开放端螺栓连接的封板(23)以及通过封板(23)安装并向下露出封板(23)的若干主动轮结构(22);所述主动轮结构(22)包括L形支架(221)、与L形支架(221)固定连接的驱动电机(223)以及连接在驱动电机(223)输出端的车轮(222);所述封板(23)设有环状分布的第一轮系出口(231)、第二轮系出口(232)、第三轮系出口(233)、第四轮系出口(234)和第五轮系出口(235),所述第一轮系出口(231)、第二轮系出口(232)、第三轮系出口(233)结构形状相同且位于第四轮系出口(234)和第五轮系出口(235)之间的位置,所述第四轮系出口(234)和第五轮系出口(235)结构形状相同,所述第一轮系出口(231)适配一个车轮(222),所述第四轮系出口(234)适配三个车轮(222)的外形总和,所述封板(23)设有呈环状分布的预留孔(23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教学型智能服务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轮结构(22)的数量为2,两个所述主动轮结构(22)间隔180
°
对称分布,所述主动轮结构(22)的车轮(222)分别由第四轮系出口(234)和第五轮系出口(235)向下露出封板(23),所述车轮(222)分别位于第四轮系出口(234)和第五轮系出口(235)靠近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信姜波杜金晓
申请(专利权)人:京控高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