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以秸秆板为芯层的集装箱底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04765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9 19: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复合板材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以秸秆板为芯层的集装箱底板,包括秸秆板层,所述秸秆板层的两侧面由外至内依次胶合有第一木单板层、竹帘层和第二木单板层,所述秸秆板层与集装箱底板的总厚度的比为0.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以秸秆板为芯层的集装箱底板


[0001]本技术涉及复合板材的
,特别是一种以秸秆板为芯层的集装箱底板。

技术介绍

[0002]集装箱作为运输的主要工具,被大量用于货物运输中;近年来,随着节能减排压力的作用,对集装箱的底板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集装箱底板包括全竹、全木集装箱底板和竹木集装箱底板,为了保证集装箱底板的性能,集装箱需要保证一定的厚度,通常需要耗费较多的竹木材料,且竹木材料制备集装箱底板的过程复杂,集装箱底板的物理性能强度较低,承重低,使用寿命有限。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此,需要提供一种以秸秆板为芯层的集装箱底板,解决现有集装箱底板竹木材料耗费多,物理性能较差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以秸秆板为芯层的集装箱底板,包括秸秆板层,所述秸秆板层的两侧面由外至内依次胶合有第一木单板层、竹帘层和第二木单板层,所述秸秆板层与集装箱底板的总厚度的比为0.5

0.625,所述竹帘层包括2

3片径向竹蔑帘层,相邻两片径向竹蔑帘层之间通过胶粘层连接,所述第一木单板层和第二木单板层均由若干个纵向单板和若干个横向单板交错层叠而成。所述层与层之间通过胶粘层连接,秸秆板为芯层的集装箱底板由热压复合而成。
[0005]进一步,所述秸秆板密度为0.95

1.1g/cm3。选择合适密度的秸秆板既选择合适强度的秸秆板,0.95

1.1g/cm3的秸秆板,内结合强度为2.0
/>2.5Mpa。
[0006]进一步,所述秸秆板层的厚度为14

17.5mm。热压复合后秸秆板的厚度为14

17.5mm,为制备28mm的集装箱底板时的最佳厚度,热压之前的组胚采用较高厚度的秸秆板胚。
[0007]进一步,所述径向竹蔑帘的单片厚度与集装箱底板的总厚度的比0.032

0.038。适当厚度的径向竹蔑帘有助于保证集装箱底板的强度。
[0008]进一步,第一木单板层和第二木单板层均由一个纵向单板和一个横向单板交错层叠而成。
[0009]进一步,所述纵向单板的厚度与集装箱底板的总厚度的比0.019

0.038,所述横向单板的厚度与集装箱底板的总厚度的比0.033

0.043。
[0010]进一步,一个所述第二木单板层的外侧面胶合有装饰层。装饰层用于装饰集装箱底板的外侧面。
[0011]所述装饰层为装饰纸。
[0012]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3]本技术中,集装箱底板内以秸秆板为芯层,两侧胶合有第一木单板层、竹帘层
和第二木单板层,使集装箱底板具有较强的物理强度,能够承担更重的载荷,且使用寿命也更长。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集装箱底板的结构。
[0015]附图标记说明:
[0016]1、秸秆板层;2、第一木单板层;3、竹帘层;4、第二木单板层;5、装饰层;6、径向竹蔑帘层;7、纵向单板;8、横向单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为详细说明技术方案的
技术实现思路
、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0018]请参阅图1,本实施例公开一种以秸秆板为芯层的集装箱底板,包括秸秆板层1,所述秸秆板层1的两侧面由外至内依次胶合有第一木单板层2、竹帘层3和第二木单板层4,一个所述第二木单板层4的外侧面胶合有装饰层5。所述层与层之间通过胶粘层连接,秸秆板为芯层的集装箱底板由热压复合而成。热压之前各层的厚度要高于热压之后的厚度
[0019]所述秸秆板层1与集装箱底板的总厚度的比为0.5

0.625,所述秸秆板密度为0.95

1.1kg/m3。选择合适密度的秸秆板既选择合适强度的秸秆板,0.95

1.1kg/m3的秸秆板,内结合强度为2.0

2.5Mpa。
[0020]本实施例中,所述秸秆板层的厚度为14

17.5mm为制备成品厚度28mm的集装箱底板内秸秆板层的厚度。
[0021]所述竹帘层3包括2

3片径向竹蔑帘层6(附图1为2片),相邻两片径向竹蔑帘层6之间通过胶粘层连接。
[0022]所述径向竹蔑帘的单片厚度与集装箱底板的总厚度的比0.032

0.038。适当厚度的径向竹蔑帘有助于保证集装箱底板的强度。
[0023]本实施例中,所述径向竹蔑帘的单片厚度为0.9

1.07mm;
[0024]所述第一木单板层2和第二木单板层4均由若干个纵向单板7和若干个横向单板8交错层叠而成,第一木单板层2和第二木单板层4均由一个纵向单板7和一个横向单板8交错层叠而成。
[0025]所述纵向单板7的厚度与集装箱底板的总厚度的比0.019

0.038,所述横向单板8的厚度与集装箱底板的总厚度的比0.033

0.043。
[0026]本实施例中,第一木单板层2的纵向木单板的厚度为0.6

1.1mm,第一木单板层2的横向单板8的厚度为0.9

1.2mm,第二木单板层4的横向单板8的厚度为1.0

1.2mm。第二木单板层4的纵向单板7为竹席、旋切竹、薄纵向木质单板、人造薄木或防火板,所述纵向单板7的厚度为0.5

0.8mm。
[0027]装饰层5用于装饰集装箱底板的外侧面。所述装饰层5为装饰纸。层与层通过施胶酚醛树脂胶胶粘连接。
[0028]制备以下四个厚度为28mm的集装箱底板样品,装饰条厚度不计入集装箱底板总厚度,胶粘层压合后厚度可以忽略不计,厚度数据测量时,通过四舍五入保留1位小数位
[0029]表1.四个集装箱底板样品厚度
[0030][0031]以上制备的集装箱底板进行形成物理性能测试,得到表2。
[0032]表2制备的集装箱底板样品性能
[0033][0034][0035]由表2可知,本技术的秸秆为芯材板集装箱底板的顺纹静曲强度为110.0~120.3MPa,横纹静曲强度为41.4~46.9MPa,顺纹弹性模量为11130~12100MPa,横纹弹性模量为5001~5376MPa,中部集中载荷为79000~86000N且浸渍剥离性能完全能够满足GB/T19536

2015(集装箱底板用胶合板标准)的要求。因此本技术中使用秸秆板作为集装箱底板的芯层具有充足的物理性能,能够满足产品的指标需求。
[0036]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以秸秆板为芯层的集装箱底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秸秆板层,所述秸秆板层的两侧面由外至内依次胶合有第一木单板层、竹帘层和第二木单板层,所述秸秆板层与集装箱底板的总厚度的比为0.5

0.625,所述竹帘层包括2

3片径向竹蔑帘层,相邻两片径向竹蔑帘层之间通过胶粘层连接,所述第一木单板层和第二木单板层均由若干个纵向单板和若干个横向单板交错层叠而成。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以秸秆板为芯层的集装箱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秸秆板密度为0.95

1.1g/cm3。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以秸秆板为芯层的集装箱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秸秆板层的厚度为14

17.5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俞艳淦云辉刘润发尤永生陈蕃备王永闽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和其昌竹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