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换杆上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011811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5 18: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换杆上杆装置,包括上杆机构与换杆机构;上杆机构包括两个上杆器,两个上杆器沿推进梁的长度方向间隔铰接在推进梁的侧部;两个上杆器上均具有装杆结构,以用于分别收纳锚杆的首端、尾端;换杆机构设在推进梁或上杆机构上,且换杆机构上具有可承托锚杆的承托结构,换杆机构在上杆机构上具有转动和/或平移的行程,以用于将承托的锚杆送出装杆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应用于钻进设备领域,能够在不改变原有推进梁结构的基础上直接外加在推进梁上,集换杆、上杆功能于一体,在上杆、换杆过程中均采用机械控制,换杆上杆过程中能够自动对齐,无需再次对孔,不仅节省了设计、人力与时间成本,而且结构简单稳定、安全高效。效。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换杆上杆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钻进设备
,具体是一种换杆上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锚杆作为地下工程和岩石边坡的主要支护形式,广泛应用于公路铁路隧道、矿用巷道,随着锚杆支护的发展,锚杆的形式、种类、规格也越来越丰富,为了获得更好的支护效果,锚杆的长度要求也水涨船高,所以锚杆孔也需要钻的更深。
[0003]锚杆台车是目前打锚杆孔的主要设备之一,由于推进梁长度及设备的尺寸限制,市面上常见的锚杆台车钻孔深度都在2

4米,当需要钻更深的孔时,往往需要几根钻杆连接钻孔,即先用锚杆台车将第一根钻杆钻进,接下来换第二根钻杆连接第一根继续钻进,最后换第三根。
[0004]当下锚杆台车的换杆作业以人工为主,换杆过程较为麻烦,不仅在换杆时需要先将臂架放下,换好之后还需要重新对孔定位。而且隧道内换杆危险性大、需要时间长,耽误工期进度同时还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0005]除人工进行换杆作业外,目前市面上部分锚杆台车还使用圈笼式锚杆库进行换杆,而我国钎具行业对锚杆、钻杆均形成有行业规范,设置不同截面、不同长度等级的钎具。锚杆库虽能解决锚杆连续安装问题,但相比复杂多变的隧道野外作业环境,不能匹配不同长度推进梁或不同长度锚杆,导致作业形式单一,锚杆换杆器通用性、适用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换杆上杆装置,可通过机电液控制,使操作手一人即可轻松实现换杆上杆操作。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换杆上杆装置,包括上杆机构与换杆机构;
[0008]所述上杆机构包括两个上杆器,两个所述上杆器沿推进梁的长度方向间隔铰接在推进梁的侧部;
[0009]两个所述上杆器上均具有装杆结构,以用于分别收纳锚杆的首端、尾端;
[0010]所述换杆机构设在推进梁或所述上杆机构上,且所述换杆机构上具有可承托锚杆的承托结构,所述换杆机构相对于所述上杆机构上具有转动和/或平移的行程,以用于将承托的锚杆送出所述装杆结构。
[00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所述上杆器的一端铰接在所述推进梁侧部,所述装杆结构为设在所述上杆器另一端的环形凹槽;
[0012]所述环形凹槽的侧部设有缺口,以用于锚杆进出所述环形凹槽。
[00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锚杆换杆上杆装置还包括上杆油缸,所述推进梁侧部对应所述上杆器的位置设有安装座;
[0014]所述上杆器通过第一销轴与所述安装座铰接,所述上杆油缸的一端通过第二销轴与所述安装座铰接,另一端通过第三销轴与所述上杆器铰接。
[00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所述换杆机构包括换杆驱动器、连接轴以及固定套设在所述连接轴上的托握器;
[0016]所述连接轴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在两个所述上杆器上,所述托握器位于两个所述上杆器之间,所述承托结构为设在所述托握器侧部的C型卡口;
[0017]所述换杆驱动器与所述连接轴或所述托握器传动相连,以驱动所述托握器转动。
[001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所述托握器的数量为两个,其中一个所述托握器位于两个所述上杆器之间且靠近其中一个所述上杆器的位置,另一个所述托握器位于两个所述上杆器之间且靠近另一个所述上杆器的位置。
[001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所述换杆驱动器包括设在任一所述上杆器上的换杆油缸与连接板;
[0020]所述换杆油缸的一端通过第四销轴与对应所述上杆器铰接,所述换杆油缸的另一端通过第五销轴与所述连接板的一端铰接,所述连接板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接轴固定相连。
[002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所述换杆机构为设在所述推进梁侧部的夹钳,所述承托结构为设在所述夹钳上的夹口;
[0022]所述夹钳在所述推进梁上具有转动和/或平移的第一行程,且所述夹钳具有相对于所述上杆器转动的第二行程。
[002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锚杆换杆上杆装置还包括第一驱动件与第二驱动件;
[0024]所述推进梁侧部对应所述夹钳的位置铰接有转动架,所述夹钳铰接在所述转动架上,所述第一驱动件与所述转动架传动相连,所述第二驱动件与所述夹钳传动相连。
[002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所述上杆器的一端铰接在所述推进梁侧部,所述装杆结构为设在所述上杆器另一端的第一弧形板,所述第一弧形板的弧形口朝下;
[0026]所述换杆机构包括换杆油缸以及转动连接在所述上杆器第二弧形板,所述第二弧形板的弧形口朝上,所述承托结构即为所述第二弧形板的弧形口;
[0027]所述换杆油缸的一端与所述上杆器铰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弧形板的底部铰接。
[002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所述上杆机构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上杆机构设在所述推进梁的两侧。
[0029]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技术效果:
[0030]1.本技术中的换杆上杆装置在上杆、换杆过程中均采用机械控制,不需要人工换杆上杆,不仅安全高效,而且有效节省了人力;
[0031]2.本技术能够在不改变原有推进梁结构的基础上,将换杆上杆装置直接外加在推进梁上,降低了设计成本,且零部件互换性高;
[0032]3.本技术中的换杆上杆装置的结构简单稳定、占用空间小,易于维护检修、使用寿命长;
[0033]4.本技术中的换杆上杆装置集换杆、上杆功能于一体,换杆上杆过程中能够自动对齐,无需再次对孔,节省时间,加快施工进度;
[0034]5.本技术中的换杆机构可按需选择,适用于不同深度及不同数量钻杆的工况。
附图说明
[003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0036]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中上杆机构在推进梁上的轴测图;
[0037]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1中上杆机构与换杆机构在推进梁上的轴测图;
[0038]图3为图2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0039]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1中上杆机构与换杆机构在推进梁上正视图;
[0040]图5为图4的A

A剖视图;
[0041]图6为图4的B

B剖视图;
[0042]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1中夹钳的结构示意图;
[0043]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2中上杆机构与换杆机构在推进梁上的轴测图;
[0044]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2中上杆机构与换杆机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45]附图标号:上杆器1、环形凹槽101、缺口102、推进梁2、锚杆3、基架4、侧挡板5、曲面板6、上杆油缸7、安装座8、第一销轴9、第二销轴10、第三销轴11、连接轴12、托握器13、C型卡口1301、换杆油缸14、连接板1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换杆上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杆机构与换杆机构;所述上杆机构包括两个上杆器,两个所述上杆器沿推进梁的长度方向间隔铰接在推进梁的侧部;两个所述上杆器上均具有装杆结构,以用于分别收纳锚杆的首端、尾端;所述换杆机构设在推进梁或所述上杆机构上,且所述换杆机构上具有可承托锚杆的承托结构,所述换杆机构相对于所述上杆机构上具有转动和/或平移的行程,以用于将承托的锚杆送出所述装杆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杆上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杆器的一端铰接在所述推进梁侧部,所述装杆结构为设在所述上杆器另一端的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的侧部设有缺口,以用于锚杆进出所述环形凹槽。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杆上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杆油缸,所述推进梁侧部对应所述上杆器的位置设有安装座;所述上杆器通过第一销轴与所述安装座铰接,所述上杆油缸的一端通过第二销轴与所述安装座铰接,另一端通过第三销轴与所述上杆器铰接。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换杆上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杆机构包括换杆驱动器、连接轴以及固定套设在所述连接轴上的托握器;所述连接轴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在两个所述上杆器上,所述托握器位于两个所述上杆器之间,所述承托结构为设在所述托握器侧部的C型卡口;所述换杆驱动器与所述连接轴或所述托握器传动相连,以驱动所述托握器转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换杆上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握器的数量为两个,其中一个所述托握器位于两个所述上杆器之间且靠近其中一个所述上杆器的位置,另一个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俊宋祖源曾詹辉王慧民高云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五新隧道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