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电芯的连接组件及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996543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5 18: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电池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电芯的连接组件及电池。该连接组件包括转接件和导电连接件。转接件用于与电芯的极耳连接,转接件上设有安装孔;导电连接件包括安装部和与安装部连接的连接部,安装部沿第一方向插设于安装孔内并与转接件焊接固定,连接部位于转接件的一侧用于与电芯的极柱连接。安装部与安装孔的配合使转接件与导电连接件连接为一个整体,与铆压钉穿过转接件与极柱配合的分体结构相比,其一体化程度更高,所以电阻较低,因此避免极柱阻抗不良所产生的能量损耗及温度过高等问题;其次该结构采用先分体制作后装配结合的方式,与采用冲压工艺的一体化结构相比,制作难度低,对激光焊接的精度要求低,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降低了生产成本。降低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电芯的连接组件及电池


[0001]本技术涉及电池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电芯的连接组件及电池。

技术介绍

[0002]在电池生产过程中,需要将极耳和极柱连接以实现电芯与极柱的电连接。现有的极柱组件连接结构一般采用铆压钉穿过转接片等极柱组件与极柱配合的连接结构或者采用冲压工艺将铆压钉与转接片设计成一体化的连接结构。
[0003]但是采用铆压钉穿过转接片等极柱组件与极柱配合的连接结构,由于铆压钉帽盖与转接片之间的连接为面接触连接,所以导致极柱自身的阻抗值偏大且不稳定,并且该结构极容易因为受到外力而导致铆压钉帽盖与转接片的面接触被破坏。
[0004]而采用冲压工艺将铆压钉与转接片设计成一体化结构,则由于铆压钉与极柱为精密装配,所以对冲压结构的要求较高,导致该方式的加工成本较高。并且由于是冲压结构,所以内部为空心,而后续的激光焊接会产生高温,存在熔破冲压结构的风险,导致无法密封,因此对后续的激光焊接要求较高,良率提升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电芯的连接组件及电池,降低制作难度,减少成本并避免极柱阻抗不良产生的能量损耗及温度过高等安全性问题。
[0006]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7]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电芯的连接组件,包括:
[0008]转接件,所述转接件用于与所述电芯的极耳连接,所述转接件上设有安装孔;
[0009]导电连接件,所述导电连接件包括安装部和连接于所述安装部的连接部,所述安装部沿第一方向插设于所述安装孔内并与所述转接件焊接固定,所述连接部位于所述转接件的一侧并用于与所述电芯的极柱连接。
[0010]可选地,所述导电连接件的所述安装部与所述安装孔为过盈配合。
[0011]可选地,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安装部的投影面积大于所述连接部的投影面积。
[0012]可选地,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转接件包括第一表面,所述安装孔为开设于所述第一表面的阶梯孔,所述阶梯孔贯穿所述转接件,所述阶梯孔包括与所述安装部对应设置的第一孔和与所述连接部对应设置的第二孔,所述安装部插设于所述第一孔内,所述连接部穿过所述第二孔位于所述转接件的一侧。
[0013]可选地,所述安装部背离所述连接部的一端的端面与所述第一表面平齐,所述安装部与所述连接部连接的一端的端面抵接于所述第一孔与所述第二孔之间的台阶面。
[0014]可选地,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转接件还包括第二表面,所述安装孔为开设于所述第二表面的盲孔,所述安装部背离所述连接部的一端的端面抵接于所述盲孔的底壁。
[0015]可选地,所述安装部与所述连接部连接的一端的端面与所述盲孔的开口端面平齐。
[0016]可选地,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安装部的投影面积等于所述连接部的投影面积。
[0017]可选地,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转接件包括第一表面,所述安装孔为开设于所述第一表面的通孔,所述导电连接件插设于所述通孔,所述导电连接件一端的端面与所述第一表面平齐,所述导电连接件的另一端穿过所述通孔位于所述转接件的一侧。
[0018]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池,所述电池包括上述的连接组件,所述电池还包括极柱、第一绝缘件、外壳、第二绝缘件和密封件,所述极柱位于所述外壳的外侧,所述导电连接件位于所述外壳内,所述极柱与所述外壳之间设有所述第一绝缘件,所述连接组件与所述外壳之间设有所述第二绝缘件和所述密封件,所述连接部的一端与所述安装部连接,另一端依次穿过所述转接件、所述密封件、所述第二绝缘件、所述外壳、所述第一绝缘件与所述极柱连接。
[0019]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20]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用于电芯的连接组件及电池,包括转接件和导电连接件,转接件用于与电芯的极耳连接,并且转接件上设有安装孔,导电连接件包括安装部和连接于安装部的连接部,安装部沿第一方向插设于安装孔内并与转接件固定连接,连接部位于转接件的一侧并用于与电芯的极柱连接。通过安装部与安装孔的配合使转接件与导电连接件固定为一个整体,相较于铆压钉穿设转接件与极柱配合的完全分体的结构相比,其一体化程度更高,所以电阻较低,因此避免极柱阻抗不良产生的能量损耗及温度过高等安全性问题;其次该结构采用先分体制作后结合的方式,相较于采用冲压工艺直接做成一体化结构相比,其制作难度较低,同时也降低了对激光焊接的精度要求,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本技术的电池结构的示意图;
[0022]图2是本技术连接组件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3是本技术连接组件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4是本技术连接组件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中:
[0026]1、转接件;11、安装孔;12、转接部;13、支撑部;
[0027]2、导电连接件;21、安装部;22、连接部;
[0028]100、第一表面;200、第二表面;300、极柱;400、第一绝缘件;500、外壳;600、第二绝缘件;700、密封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非对本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技术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0030]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
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31]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0032]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0033]为了避免极柱300阻抗不良所产生的能量损耗及温度过高等问题,降低制作难度和焊接精度,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电芯的连接组件及电池。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电芯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转接件(1),所述转接件(1)用于与所述电芯的极耳连接,所述转接件(1)上设有安装孔(11);导电连接件(2),所述导电连接件(2)包括安装部(21)和连接于所述安装部(21)的连接部(22),所述安装部(21)沿第一方向插设于所述安装孔(11)内并与所述转接件(1)焊接固定,所述连接部(22)位于所述转接件(1)的一侧并用于与所述电芯的极柱(300)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连接件(2)的所述安装部(21)与所述安装孔(11)为过盈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安装部(21)的投影面积大于所述连接部(22)的投影面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转接件(1)包括第一表面(100),所述安装孔(11)为开设于所述第一表面(100)的阶梯孔,所述阶梯孔贯穿所述转接件(1),所述阶梯孔包括与所述安装部(21)对应设置的第一孔和与所述连接部(22)对应设置的第二孔,所述安装部(21)插设于所述第一孔内,所述连接部(22)穿过所述第二孔位于所述转接件(1)的一侧。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21)背离所述连接部(22)的一端的端面与所述第一表面(100)平齐,所述安装部(21)与所述连接部(22)连接的一端的端面抵接于所述第一孔与所述第二孔之间的台阶面。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转接件(1)还包括第二表面(200),所述安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盼斌张亚儒刘涛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兰钧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