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冷却板及电池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08452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4:52
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冷却板及电池箱,涉及电池技术领域。该电池冷却板包括板主体和盖板,板主体中设有冷却流道,板主体的底面具有开窗区域,冷却流道的至少部分流道于开窗区域裸露,盖板能够盖设于开窗区域并封闭冷却流道,冷却流道在对应开窗区域处具有最低点。由于冷却流道在对应开窗区域处具有最低点,在需要排出冷却流道中的冷却液时,所有的冷却液可以在重力作用下流向最低点,直至排尽冷却流道中的冷却液,同时,由于冷却流道的至少部分流道于开窗区域裸露,在拆开盖板后,能够对最低点处的残留的水渍擦拭干净,以排干冷却流道中的冷却液,避免水汽生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池,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池冷却板及电池箱


技术介绍

1、随着新能源行业不断发展,锂电池作为储能单元正在不断地被各个行业使用,为了提升电池系统的充放电能力,各个电池生产企业都在生产高倍率的电池系统,由于高倍率条件下,电池系统散出来的热量比较高,如果不及时将这些热量排出,将会造成整个电池系统温度升高,造成电池系统快速老化,严重时可能会出现系统热失控。

2、因此,在设计这类电池箱时需要在给电池系统的电芯底部增加散热底板,而底板内设计了若干个流道,在电池工作时外部的冷却水会进入流道中,从而带走电池箱内部的热量。当电池箱出现问题后,需要返厂重新调试,流道气密性检查时,需要及时把流道中的冷却液排出,如果流道液体无法排尽,可能会导致水汽进入设备中,从而使得气密检测设备出现故障。

3、现有技术中,通常是设计一些抽液工装,将电池箱流道中的冷却液抽出来,这种排液方式可以快速抽取流道中的冷却液,但是随着冷却液液位下降,导致抽液工装能力下降,从而导致流道中的液体无法清除干净。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池冷却板及电池箱,其能够排尽流道中的液体,避免水汽生成。

2、本技术的实施例可以这样实现:

3、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电池冷却板,包括:板主体和盖板,所述板主体中设有冷却流道,所述板主体的底面具有开窗区域,所述冷却流道的至少部分流道于所述开窗区域裸露,所述盖板能够盖设于所述开窗区域并封闭所述冷却流道,所述冷却流道在对应所述开窗区域处具有最低点。

4、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冷却流道与水平面间成夹角设置,所述最低点设于所述冷却流道低的一端。

5、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盖板具有相背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二表面设有第一冷却槽;所述第一冷却槽封闭所述冷却流道,且所述第一冷却槽和所述冷却流道组成第一管状流道。

6、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板主体设有出液孔,所述出液孔连通所述第一管状流道,所述出液孔位于所述最低点。

7、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板主体具有与所述底面相背的第四表面,所述电池冷却板还包括排液板和出液管,所述排液板设有第三冷却槽,所述第四表面设有第四冷却槽,所述排液板安装在所述第四表面,所述第三冷却槽和所述第四冷却槽组成第二管状流道,所述第二管状流道和所述出液孔连通;

8、其中,所述出液管设置在所述排液板,且与所述第二管状流道连通。

9、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管状流道的容积小于所述第一管状流道的容积。

10、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池冷却板还包括第一开关阀,所述第一开关阀设置于所述出液管。

11、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排液板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第四表面,所述板主体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盖板。

12、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池冷却板还包括进液管和回液管,所述进液管和所述回液管设置在所述板主体,所述进液管和所述回液管均连通所述第一管状流道。

13、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池冷却板还包括第二开关阀,所述第二开关阀设置在所述进液管。

14、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板主体的边缘连接有加强梁,所述加强梁具有内腔,所述加强梁安装有支撑脚架。

15、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盖板的第一表面设置有限位框,所述限位框用于限位电池模组。

16、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电池箱,包括前述实施方式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冷却板。

17、本技术实施例的电池冷却板及电池箱的有益效果包括,例如:

18、本技术提供一种电池冷却板,电池冷却板包括板主体和盖板,板主体中设有冷却流道,板主体的底面具有开窗区域,冷却流道的至少部分流道于开窗区域裸露,盖板能够盖设于开窗区域并封闭冷却流道,冷却流道在对应开窗区域处具有最低点。由于冷却流道在对应开窗区域处具有最低点,在需要排出冷却流道中的冷却液时,所有的冷却液可以在重力作用下流向最低点,直至排尽冷却流道中的冷却液,同时,由于冷却流道的至少部分流道于开窗区域裸露,在拆开盖板后,能够对最低点处的残留的水渍擦拭干净,以排干冷却流道中的冷却液,避免水汽生成。

19、本技术提供一种电池箱,包括电上述的电池冷却板,该电池箱具有上述电池冷却板的全部功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冷却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板主体(200)和盖板(100),所述板主体(200)中设有冷却流道(211),所述板主体(200)的底面具有开窗区域,所述冷却流道(211)的至少部分流道于所述开窗区域裸露,所述盖板(100)能够盖设于所述开窗区域并封闭所述冷却流道(211),所述冷却流道(211)在对应所述开窗区域处具有最低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冷却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流道(211)与水平面间成夹角设置,所述最低点设于所述冷却流道(211)低的一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冷却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100)具有相背的第一表面(110)和第二表面(120),所述第二表面(120)设有第一冷却槽(111);所述第一冷却槽(111)封闭所述冷却流道(211),且所述第一冷却槽(111)和所述冷却流道(211)组成第一管状流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冷却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主体(200)设有出液孔(201),所述出液孔(201)连通所述第一管状流道,所述出液孔(201)位于所述最低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冷却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主体(200)具有与所述底面相背的第四表面(220),所述电池冷却板还包括排液板(300)和出液管(400),所述排液板(300)设有第三冷却槽(301),所述第四表面(220)设有第四冷却槽(221),所述排液板(300)安装在所述第四表面(220),所述第三冷却槽(301)和所述第四冷却槽(221)组成第二管状流道,所述第二管状流道和所述出液孔(201)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冷却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管状流道的容积小于所述第一管状流道的容积。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冷却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液板(300)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第四表面(220),所述板主体(200)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盖板(100)。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冷却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冷却板还包括进液管(500)和回液管(600),所述进液管(500)和所述回液管(600)设置在所述板主体(200),所述进液管(500)和所述回液管(600)均连通所述第一管状流道。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冷却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主体(200)的边缘连接有加强梁(30),所述加强梁(30)具有内腔,所述加强梁(30)安装有支撑脚架(40)。

10.一种电池箱,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冷却板。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冷却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板主体(200)和盖板(100),所述板主体(200)中设有冷却流道(211),所述板主体(200)的底面具有开窗区域,所述冷却流道(211)的至少部分流道于所述开窗区域裸露,所述盖板(100)能够盖设于所述开窗区域并封闭所述冷却流道(211),所述冷却流道(211)在对应所述开窗区域处具有最低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冷却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流道(211)与水平面间成夹角设置,所述最低点设于所述冷却流道(211)低的一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冷却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100)具有相背的第一表面(110)和第二表面(120),所述第二表面(120)设有第一冷却槽(111);所述第一冷却槽(111)封闭所述冷却流道(211),且所述第一冷却槽(111)和所述冷却流道(211)组成第一管状流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冷却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主体(200)设有出液孔(201),所述出液孔(201)连通所述第一管状流道,所述出液孔(201)位于所述最低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冷却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主体(200)具有与所述底面相背的第四表面(220),所述电池冷却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世强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兰钧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