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簇及储能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1414747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9:42
本技术属于储能电池技术领域,公开了电池簇及储能系统,电池簇包括箱体,设于箱体内的多个电池模块和进风装置。电池模块沿宽度方向间隔布置,以在两组电池模块间或电池模块与箱体间限定导流风道。电池模块中设有散热风道,散热风道包括进风口与出风口。进风口沿长度方向连续或非连续地设于电池模块面朝导流风道的侧壁。出风口设于电池模块沿长度方向的前端面或后端面。进风装置能够限定一竖向穿过导流风道的气流引射路径,气流引射路径的中线与出风口间的间距L至少大于电池模块长度L的一半。该电池簇能够有效减小电池模块深度方向上的温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储能电芯,尤其涉及电池簇及储能系统


技术介绍

1、随着储能行业的快速兴起,储能系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储能系统包括电池簇,电池簇是由多个电池模块组成的整体。风冷散热目前是电池簇主要的散热方式,因其具备结构简单、成本低等特点被消费者认可,但其安全性能也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目前电池簇的高度越来越高,对于箱体上的风道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现有技术中电池模块两侧均设有导流风道,电池模块上设置有进风口和出风口。通过向导流风道内通入冷风,使冷风从进风口进入电池模块,和电池模块换热后从出风口流出,从而实现电池模块的散热。但由于电池模块的出风口通常位于其前端面或后端面上,远离出风口处的风量小,靠近出风口处的风量大,造成电池模块在深度方向上温差过大,进而对电池簇的使用性能和安全性造成影响。

3、因此,亟需提出电池簇及储能系统,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电池簇及储能系统,该电池簇能够有效减小电池模块深度方向上的温差。

2、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电池簇,包括箱体,设于所述箱体内的多个电池模块和进风装置;

4、所述电池模块沿宽度方向间隔布置,以在两组所述电池模块间或所述电池模块与所述箱体间限定导流风道;

5、所述电池模块中设有散热风道,所述散热风道包括进风口与出风口;

6、所述进风口沿长度方向连续或非连续地设于所述电池模块面朝所述导流风道的侧壁;>

7、所述出风口设于所述电池模块沿长度方向的前端面或后端面;

8、所述进风装置能够限定一竖向穿过所述导流风道的气流引射路径,所述气流引射路径的中线与所述出风口间的间距l1至少大于所述电池模块长度l的一半。

9、可选地,所述进风装置插设于所述导流风道中,所述进风装置的出风端位于所述导流风道的内部。

10、可选地,所述进风装置出风端的位置h1高于最顶端所述电池模块的中间位置h。

11、可选地,所述进风装置进风端的截面面积s1和所述进风装置出风端的截面面积s2的比值大于2:1。

12、可选地,沿所述进风装置的进风端设置有连接翻边,所述连接翻边搭设并连接于所述导流风道的顶端边沿。

13、本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电池簇及储能系统,该储能系统能够有效减小不同电池模块之间的温差,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使用性能。

14、储能系统,包括上述的电池簇和制冷装置,所述制冷装置用于向所述电池模块吹冷风。

15、可选地,所述制冷装置的出风口一侧设置有连通仓,所述连通仓通过连接风道和所述进风装置的进风装置进风端连通。

16、可选地,所述储能系统包括多个所述箱体,所述连接风道远离所述连通仓的一端和多个所述箱体连通。

17、可选地,所述箱体的一侧设置有回风仓,所述回风仓的内部和所述出风口连通,所述制冷装置具有回风口,所述回风口位于所述回风仓正对所述电池模块的仓壁上,所述冷风能够通过所述回风仓和所述回风口进入所述制冷装置进行换热。

18、可选地,所述出风口设置有散热风扇,所述冷风通过所述散热风扇进入所述回风仓。

19、有益效果:

20、本技术提供的电芯簇在进行散热时,冷风从进风装置进入导流风道中,然后从进风口进入电池模块,和电池模块中的电芯进行换热后,从出风口流出。将气流引设路径的中线和出风口之间的间距l设置为大于电池模块长度l的一半,这是因为靠近出风口处的进风口处流阻较小,远离出风口处的进风口处风阻较大,若气流引设路径的中线靠近出风口设置,就会导致电池模块靠近出风口处进风量大,远离靠近出风口处进风量小,进而导致电池模块在深度方向上温差大,进而导致整个电芯簇的温差过大,而将气流引设路径的中线设置在远离出风口的位置,会使得电池模块在深度方向上风量基本相同,大大缩小电池模块内电芯的温差,进而使得电芯簇内温度场更加均衡。

21、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储能系统,包括上述电池簇和制冷装置,其中,制冷装置用于向电池模块吹冷风。通过设置进风装置,制冷装置的冷风从进风装置进风端进入进风装置,从其出风端流出再进入导流风道,再和电池模块进行换热。通过将气流引设路径的中线和出风口之间的间距l设置为大于电池模块长度l的一半,有效避免因气流引设路径的中线和出风口距离较近造成的电池模块在深度方向上的温差,提高了电池模块的温度均衡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电池簇,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200),设于所述箱体(200)内的多个电池模块(100)和进风装置(3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簇,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装置(300)插设于所述导流风道(201)中,所述进风装置(300)的出风端位于所述导流风道(201)的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簇,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装置(300)出风端的位置H1高于最顶端所述电池模块(100)的中间位置H。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簇,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装置(300)进风端的截面面积S1和所述进风装置(300)出风端的截面面积S2的比值大于2:1。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簇,其特征在于,沿所述进风装置(300)的进风端设置有连接翻边(310),所述连接翻边(310)搭设并连接于所述导流风道(201)的顶端边沿。

6.储能系统,包括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簇和制冷装置(400),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装置(400)用于向所述电池模块(100)吹冷风。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装置(400)的出风口一侧设置有连通仓(500),所述连通仓(500)通过连接风道(600)和所述进风装置(300)的进风端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系统包括多个所述箱体(200),所述连接风道(600)远离所述连通仓(500)的一端和多个所述箱体(200)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200)的一侧设置有回风仓(700),所述回风仓(700)的内部和所述出风口连通,所述制冷装置(400)具有回风口,所述回风口位于所述回风仓(700)正对所述电池模块(100)的仓壁上,所述冷风能够通过所述回风仓(700)和所述回风口进入所述制冷装置(400)进行换热。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设置有散热风扇(110),所述冷风通过所述散热风扇(110)进入所述回风仓(700)。

...

【技术特征摘要】

1.电池簇,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200),设于所述箱体(200)内的多个电池模块(100)和进风装置(3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簇,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装置(300)插设于所述导流风道(201)中,所述进风装置(300)的出风端位于所述导流风道(201)的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簇,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装置(300)出风端的位置h1高于最顶端所述电池模块(100)的中间位置h。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簇,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装置(300)进风端的截面面积s1和所述进风装置(300)出风端的截面面积s2的比值大于2:1。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簇,其特征在于,沿所述进风装置(300)的进风端设置有连接翻边(310),所述连接翻边(310)搭设并连接于所述导流风道(201)的顶端边沿。

6.储能系统,包括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簇和制冷装置(400),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装置(400)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劼成刘勇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兰钧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