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二次电池及电池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28082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5:06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二次电池及电池包,所述二次电池满足以下关系:(6000/V)‑P/2‑(2×C)/(10×E)=Z,其中,Z为设定比较值;V为二次电池的体积能量密度,单位为Wh/L;P为正极极片的压实密度,单位为g/cm3;C为正极极片的面密度,单位为mg/cm2;E为电池的注液系数,单位为Ah/g。本申请中二次电池的体积能量密度、正极极片的压实密度,正极极片的面密度及电池的注液系数满足特定关系,显著的提高了电池的体积能量密度,并使得电池同时兼顾了较高的能量密度以及较好的循环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属于电池,涉及一种二次电池,尤其涉及一种二次电池及电池包


技术介绍

1、新能源汽车续航焦虑成为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因素,目前主流的动力电池主要是三元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三元电池能量密度高,但经济性和安全性相对较低,而磷酸铁锂电池的能量密度较低,但制造成本更低,且安全性较高,具有超长的循环寿命。为解决新能源汽车续航焦虑问题,提升磷酸铁锂电池的能量密度是较为直接且可行的方式。因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因为材料本身的理论容量较低,仅~170mah/g,对应的工作电压也较低,仅约3.4v,其材料真密度也仅有3.6g/cm3,以上三点短板导致其电池的体积能量密度相对不高,通常在420wh/l以下。使得磷酸铁锂为正极的锂电池在能量密度需求较高的动力电池领域应用存在一定的瓶颈。通常由于磷酸铁锂电池的正极活性物质的材料克容量相对固定,需要提升其能量密度。

2、现有技术中公开的二次电池都有一定的缺陷,存在着电池的体积密度较低,难以使电池同时具有较高的能量密度与较好的循环性能。因此,开发设计一种新型的二次电池及车辆至关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电池满足以下关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Z满足10<Z≤12。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V≥420Wh/L。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P≥2.4g/cm3。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C≥22mg/cm2。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E≤3.6Ah/g,优选为2.9~3.6Ah/g。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电池满足以下关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z满足10<z≤12。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v≥420wh/l。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p≥2.4g/cm3。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c≥22mg/cm2。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e≤3.6ah/g,优选为2.9~3.6ah/g。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昱茜黄海宁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兰钧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