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芯夹持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90752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4:42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芯夹持工装,涉及电芯测试工装技术领域。该电芯夹持工装包括底座、第一夹持块、第二夹持块和固定板。第一夹持块固定设置于底座上,且第一夹持块的一侧设有V型的第一凹槽。第二夹持块可活动地设置于底座上,以靠近或远离第一夹持块;第二夹持块面向第一夹持块的一侧设有V型的第二凹槽。固定板设于第一夹持块和第二夹持块远离底座的一侧,且与第一夹持块和第二夹持块均可拆卸地连接,以压持电芯。本技术提供的电芯夹持工装可以改善现有技术中圆柱形电芯测试过程中夹持不稳定以及通用性较差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芯测试工装,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芯夹持工装


技术介绍

1、随着科技的发展,新能源技术的应用场景越来越广泛,对于电芯包的稳定性以及安全性等便需要更高的要求。

2、例如,在电芯制作完成之后,需要对电芯进行振动试验,但是如现有圆柱电芯振动试验无合适的工装夹具,电芯固定不稳影响电芯振动效果;更换测试电芯需要频繁地换夹具,对电芯测试造成了极大的不便利。并且由于不同电芯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一般夹具难以实现不同尺寸电芯的夹持,通用性较差;并且在面对不同尺寸的电芯时也容易出现夹持不稳定的问题,影响了电芯振动测试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电芯夹持工装,其能够改善现有技术中圆柱形电芯测试过程中夹持不稳定以及通用性较差的技术问题。

2、本技术的实施例可以这样实现:

3、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芯夹持工装,用于夹持圆柱形电芯,所述电芯夹持工装包括:

4、底座;

5、第一夹持块,固定设置于所述底座上,且所述第一夹持块的一侧设有v型的第一凹槽;

6、第二夹持块,可活动地设置于所述底座上,以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一夹持块;所述第二夹持块面向所述第一夹持块的一侧设有v型的第二凹槽;以及,

7、固定板,设于所述第一夹持块和所述第二夹持块远离所述底座的一侧,且与所述第一夹持块和所述第二夹持块均可拆卸地连接,以压持所述电芯。

8、可选地,所述第一凹槽的两个内侧壁形成钝角;和/或,所述第二凹槽的两个内侧壁形成钝角。

9、可选地,所述第一凹槽的两个内侧壁相交处采用圆弧面过渡;和/或,所述第二凹槽的两个内侧壁相交处采用圆弧面过渡。

10、可选地,所述底座上开设有多个第一装配孔,所述电芯夹持工装还包括多个第一连接件,多个所述第一连接件分别穿过多个所述第一装配孔与所述第一夹持块连接,以固定所述第一夹持块。

11、可选地,所述底座上开设有多个第二装配孔,多个所述第二装配孔均为腰型孔;所述电芯夹持工装还包括多个第二连接件,多个第二连接件分别穿过多个所述第二装配孔与所述第二夹持块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可以沿所述第二装配孔的长轴方向移动,以调整所述第二夹持块相对所述第一夹持块的距离。

12、可选地,所述固定板上开设有多个第二配合孔,多个所述第二配合孔均为腰型孔;所述电芯夹持工装还包括多个第四连接件,多个所述第四连接件分别穿过的第二配合孔与所述第二夹持块连接;所述第四连接件能跟随所述第二夹持块在所述第二配合孔中移动。

13、可选地,所述第二夹持块上贯穿开设有紧固孔;所述电芯夹持工装还包括紧固件;所述紧固件穿过所述紧固孔与所述第一夹持块连接,以使所述第一夹持块和所述第二夹持块夹紧所述电芯。

14、可选地,所述第二凹槽的两侧均设有所述紧固孔。

15、可选地,所述第一夹持块面向所述第二夹持块的一侧设有导向孔;所述第二夹持块面向所述第一夹持块的一侧设有导向柱;所述导向柱与所述导向孔滑动配合。

16、可选地,所述固定板上开设有避让孔,所述避让孔用于供所述电芯的极柱伸出。

17、本技术提供的电芯夹持工装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包括:

18、在进行电芯振动测试的过程中,将圆柱形电芯放置在第一夹持块和第二夹持块之间,第二夹持块可以靠近第一夹持块移动,以通过第一夹持块和第二夹持块共同夹持圆柱形电芯;在面对不同尺寸的圆柱形电芯的情况下,便能通过第二夹持块相对第一夹持块的移动来适应,可以提升电芯夹持工装的通用性。由于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均为v型,可以稳定地对圆柱形电芯提供夹持作用;与此同时,通过固定板从顶部实现电芯的抵持固定,进而保证电芯的夹持稳定性。基于此,该电芯夹持工装可以改善现有技术中圆柱形电芯测试过程中夹持不稳定以及通用性较差的技术问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芯夹持工装,用于夹持圆柱形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夹持工装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夹持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的两个内侧壁形成钝角;和/或,所述第二凹槽的两个内侧壁形成钝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夹持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的两个内侧壁相交处采用圆弧面过渡;和/或,所述第二凹槽的两个内侧壁相交处采用圆弧面过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夹持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开设有多个第一装配孔,所述电芯夹持工装还包括多个第一连接件,多个所述第一连接件分别穿过多个所述第一装配孔与所述第一夹持块连接,以固定所述第一夹持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夹持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开设有多个第二装配孔,多个所述第二装配孔均为腰型孔;所述电芯夹持工装还包括多个第二连接件,多个第二连接件分别穿过多个所述第二装配孔与所述第二夹持块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可以沿所述第二装配孔的长轴方向移动,以调整所述第二夹持块相对所述第一夹持块的距离。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芯夹持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上开设有多个第二配合孔,多个所述第二配合孔均为腰型孔;所述电芯夹持工装还包括多个第四连接件,多个所述第四连接件分别穿过的第二配合孔与所述第二夹持块连接;所述第四连接件能跟随所述第二夹持块在所述第二配合孔中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芯夹持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夹持块上贯穿开设有紧固孔;所述电芯夹持工装还包括紧固件;所述紧固件穿过所述紧固孔与所述第一夹持块连接,以使所述第一夹持块和所述第二夹持块夹紧所述电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芯夹持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凹槽的两侧均设有所述紧固孔。

9.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芯夹持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块面向所述第二夹持块的一侧设有导向孔;所述第二夹持块面向所述第一夹持块的一侧设有导向柱;所述导向柱与所述导向孔滑动配合。

10.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芯夹持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上开设有避让孔,所述避让孔用于供所述电芯的极柱伸出。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芯夹持工装,用于夹持圆柱形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夹持工装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夹持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的两个内侧壁形成钝角;和/或,所述第二凹槽的两个内侧壁形成钝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夹持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的两个内侧壁相交处采用圆弧面过渡;和/或,所述第二凹槽的两个内侧壁相交处采用圆弧面过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夹持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开设有多个第一装配孔,所述电芯夹持工装还包括多个第一连接件,多个所述第一连接件分别穿过多个所述第一装配孔与所述第一夹持块连接,以固定所述第一夹持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夹持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开设有多个第二装配孔,多个所述第二装配孔均为腰型孔;所述电芯夹持工装还包括多个第二连接件,多个第二连接件分别穿过多个所述第二装配孔与所述第二夹持块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可以沿所述第二装配孔的长轴方向移动,以调整所述第二夹持块相对所述第一夹持块的距离。

6.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光张亚儒陈继飞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兰钧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