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角度自适应的一体化喷涂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959712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2 19: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调节角度自适应的一体化喷涂机构,包含喷涂头装置和抬升装置,所述喷涂头装置包括下盖、上盖和合闸电动装置,所述下盖和上盖铰接相连,下盖与上盖的开闭由合闸电动装置控制,所述抬升装置包括基座、弹性件、支撑架和抬升电动装置;所述弹性件连接下盖和基座,基座与支撑架固定相连,所述支撑架为两个平行四边形架,抬升电动装置驱动支撑架的升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调角度自适应的一体化喷涂机构,实现了合页式下盖平推上盖翻转开合、轴心自动调节、可替换喷涂头的一体化结构设计,具有结构简单、轻量化、不粘胶易清洁、易合闸等特点。易合闸等特点。易合闸等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调节角度自适应的一体化喷涂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架空裸导线绝缘化喷涂机构,尤其涉及一种可调节角度自适应的一体化喷涂机构。

技术介绍

[0002]架空裸导线作为配电线路重要组成部分,在城乡结合、乡镇以及农村地区广泛分布。裸导线穿越树林、房屋、池塘等区域,特别容易遭受气象环境影响,同时也是配电网跳闸和人员触电伤亡的重灾区,严重影响群众的人身安全及配电网运行的可靠性。因此,对有风险的架空裸露导线进行绝缘化改造,既关乎到民生问题,也关乎电网安全及可靠运行问题,非常有必要。
[0003]传统的绝缘化改造主要有更换为绝缘导线或者包裹绝缘胶皮的方式。更换为绝缘导线的方式需要停电更换,影响了供电的可靠性,同时投入的人力物力大、时间长,而且由于实施环境复杂导致实施难度大、安全风险高。包裹绝缘胶皮的方式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借助较大型的机械设备,绝大多数的地方无法采用这种方式,同样会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而且绝缘胶皮重量非常大,虽然解决了绝缘的问题,但同时又带来了线路承重的问题。
[0004]近年来,也有少量在架空裸导线上涂敷绝缘涂料进行改造的尝试。绝缘涂覆机器人具有不停电作业、远程操控、机器取代人工、施工成本低的特点,有望逐渐成为架空裸导线绝缘化改造的生力军。
[0005]在涂覆过程中,通过喷涂机构来实现绝缘材料在裸导线上的覆盖。在实际的工作中,目前的涂头机构及涂头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0006]1、喷涂机构采用硬连接或柔度小的连接方式。由于裸导线自身存在弧垂,加上机器自重、机器的行走位移等都会导致涂头接触的导线弯曲形变不同、角度不同,涂头不能根据导线的弯曲度动态调节喷嘴的轴心角度,导致涂头和导线轴心存在一定偏角,进而导致涂覆不均,影响涂覆质量,甚至造成涂头的损坏。
[0007]2、抱夹线方式有一定缺陷。导线的弯曲主要是以弧垂的方式弯曲,线路从水平角度来看不在一个水平面,但从垂直角度来看在一个垂直面。目前市面上的抱夹机构没有完全考虑导线的特性,涂头机构主要是横向抱夹导线的方式,由于导线不在一个水平面,因此时常会出现卡线不到位,抱夹线不紧,喷嘴出现无法闭合或者闭合不严的情况,导致后续涂覆过程中喷涂机构与线路的随动性差,涂覆效果差,甚至导致涂覆后在导线上挂料,影响美观。
[0008]因此,亟需要一种结构更优化的喷涂机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9]有鉴于此,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可调节角度自适应的一体化喷涂机构。
[0010]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11]一种可调节角度自适应的一体化喷涂机构,包括喷涂头装置和抬升装置,所述喷涂头装置包括下盖、上盖和合闸电动装置,所述下盖和上盖铰接相连,下盖与上盖的开闭由合闸电动装置控制,所述抬升装置包括基座、弹性件、支撑架和抬升电动装置;所述弹性件连接下盖和基座,基座与支撑架固定相连,所述支撑架为平行四边形架,抬升电动装置驱动支撑架的升降。
[0012]优选地,所述平行四边形架为一个以上,每个平行四边形架包括举升臂和第一竖直臂,所述举升臂有两个,相对且平行,两个举升臂的后端与第一竖直臂的上下端相连。
[0013]优选地,平行四边形架的第一竖直臂的上部可调节地固定连接基座前端,第一竖直臂的下部通过斜杆可调节地固定连接基座后端,基座的侧面与第一竖直臂、斜杆呈三角形。
[0014]优选地,所述基座与支撑架可调节角度地固定相连。
[0015]优选地,所述平行四边形架还包含第二竖直臂,两个举升臂的前端与第二竖直臂的上下端相连。
[0016]优选地,所述下盖水平设置,上盖与下盖在侧面铰接呈合页式结构,下盖通过合闸电动装置平推上盖翻转开合。
[0017]优选地,所述上盖的翻转角度为60~180
°
,更优选为90
°

[0018]优选地,下盖前端设有V型槽,下盖后端设有下喷涂头插槽,下喷涂头插槽内可拆卸地安装下喷涂头;上盖前端设有V型槽容纳空间,上盖后端设有上喷涂头插槽,上喷涂头插槽内可拆卸地安装上喷涂头,上喷涂头和下喷涂头合抱成喷涂头,喷涂头的前端设有进线口,后端设有出线口。
[0019]优选地,所述喷涂头为PTEE或POM喷涂头。
[0020]优选地,在喷涂头之前设置卡线结构,卡线结构可拆卸地安装在喷涂头装置中。
[0021]优选地,所述喷涂头腔体内无隔断,近出线口处倒圆角。
[0022]优选地,所述弹性件为弹性塑料、弹片、胶体、减振器或弹簧柱脚结构,所述弹簧柱脚结构包括螺杆、弹簧和螺母,螺杆穿过基座,螺杆外套设弹簧,螺杆的上端与下盖固定,螺杆的下端螺纹连接螺母。
[0023]优选地,喷涂头在上下方向有1

5厘米的活动行程,以中心点向四周全向有 10

30度角的角度变化空间。
[0024]进一步优选地,喷涂头在上下方向有2厘米的活动行程,以中心点向四周全向有15度角的角度变化空间。
[0025]优选地,所述合闸电动装置包含第一电机、第一丝杆和第一旋转轴,所述第一电机安装在下盖上,第一旋转轴可旋转地安装在上盖上,第一丝杆穿过第一旋转轴,第一电机驱动第一丝杆转动;或所述合闸电动装置为电动推杆或舵机。
[0026]优选地,所述抬升电动装置包含第二电机、第二丝杆和第二旋转轴,所述第二电机安装在安装板上,第二旋转轴可旋转地安装在支撑架的两条举升臂上,第二丝杆穿过第二旋转轴,第二电机驱动第二丝杆转动;或所述抬升电动装置为电动推杆或舵机。
[0027]优选地,所述可调节角度自适应的一体化喷涂机构还包括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包括安装在喷涂头处的上限位结构,以及安装在举升臂上的下限位结构。
[0028]本技术可调角度自适应的一体化喷涂机构,实现了合页式下盖平推上盖翻转开合、轴心自动调节、可替换喷涂头的一体化结构设计,具有结构简单、轻量化、不粘胶易清洁、易合闸等特点。有益效果具体如下:
[0029]1、喷涂头可自适应导线曲度变化工作。根据不同线路的弧垂角度,预先调整支撑架的平行四边形角度以及支撑架与基座之间呈三角形角度,以预先确定基座角度,由于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特性,确保了在举升过程中基座角度不发生变化。喷涂头装置与抬升装置通过弹性件软连接,使得喷涂头在上下有一定的活动行程,以中心点向四周全向有一定的角度变化空间,实现了喷涂头可以自行与导线曲度、高低实时适配,克服了目前市场上硬连接方式的弊端。
[0030]2、精确抱夹导线。因喷涂头轴心线与导线轴心线在同一个垂直面,合闸内 V型槽的引导辅助,使抬升装置能让喷涂头轴心线与导线轴心线以平行方式重合,确保精确抱夹导线,大大简化了调心机构的设计,实现合闭更容易。
[0031]3、一体化模块设计,维护方便,可靠性高。本技术采用合页式下盖平推上盖翻转开合结构,同时将合闸驱动、V型槽、喷涂头等安装在喷涂头装置内,实现了涂覆、引导、驱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节角度自适应的一体化喷涂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喷涂头装置和抬升装置,所述喷涂头装置包括下盖、上盖和合闸电动装置,所述下盖和上盖铰接相连,下盖与上盖的开闭由合闸电动装置控制;所述抬升装置包括基座、弹性件、支撑架和抬升电动装置,所述弹性件连接下盖和基座,基座与支撑架固定相连,所述支撑架为平行四边形架,抬升电动装置驱动支撑架的升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角度自适应的一体化喷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行四边形架为一个以上,每个平行四边形架包括举升臂和第一竖直臂,所述举升臂有两个,相对且平行,两个举升臂的后端与第一竖直臂的上下端相连;所述基座与支撑架可调节角度地固定相连;或者所述平行四边形架还包含第二竖直臂,两个举升臂的前端与第二竖直臂的上下端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调节角度自适应的一体化喷涂机构,其特征在于:平行四边形架的第一竖直臂的上部可调节地固定连接基座前端,第一竖直臂的下部通过斜杆可调节地固定连接基座后端,基座的侧面与第一竖直臂、斜杆呈三角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角度自适应的一体化喷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盖水平设置,上盖与下盖在侧面铰接呈合页式结构,下盖通过合闸电动装置平推上盖翻转开合,所述上盖的翻转角度为60~180
°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角度自适应的一体化喷涂机构,其特征在于:下盖前端设有V型槽,下盖后端设有下喷涂头插槽,下喷涂头插槽内可拆卸地安装下喷涂头;上盖前端设有V型槽容纳空间,上盖后端设有上喷涂头插槽,上喷涂头插槽内可拆卸地安装上喷涂头,上喷涂头和下喷涂头合抱成喷涂头,喷涂头的前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翔林一洲杨承显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国亨源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