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电致发光材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94597 阅读:1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混合物并涉及含桥连咔唑结构单元和以三线态发光的结构单元的聚合物。本发明专利技术混合物效率提高并降低了工作电压,因此比不含上述单元的对比材料更适用于有机发光二极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最近约12年来,对基于聚合物(有机)发光二极管(PLEDs)的显示器和发光元件的商品化进行了广泛的基础性研究。该进展是由公开于EP 423 283中的基础性进展引发的。近年来,相对小型显示器形式的第一个产品(在PHILIPF N.V.的剃须刀中)在市场上已有销售。然而,上述显示器仍然需要显著的改进以与目前领导市场潮流的液晶显示器(LCDs)形成真正的竞争。在该背景下尤其需要提供全彩发射(红、绿、蓝)用聚合物以满足市场要求(效率、工作寿命、工作电压,所列举的是最重要的)。已建议或开发出多种类型的材料作为全彩显示器元件用聚合物。其中一种该种类型材料是在诸如EP 0842208、WO 99/54385、WO00/22027、WO 00/22026和WO 00/46321中公开的聚芴衍生物。此外,还可使用如在EP 0707020、EP 0894107和WO 03/020790中公开的聚螺二芴衍生物。还建议了如在WO 02/077060中所公开的含前两种所述结构元素组合的聚合物。通常,可以使用含聚-对-亚苯基(PPP)结构元素的聚合物。除上述已提及类型外,还可使用的其它实例是梯形PPPs(LPPPs,例如根据WO 92/18552),聚四氢芘(例如根据EP 699699),以及含柄型结构的PPPs(例如根据EP 690086)。而且,已报道了某些芳氨基的引入能导致性能改进WO 99/54385和DE 19846767描述了通过将三苯基胺,四苯基-对-二氨基苯,四苯基-4,4′-二氨基联苯或取代二芳氨基单元的衍生物共聚到聚芴主链中来改进相应聚合物的效率和使用电压。WO 01/66618描述了主链中除芳基单元外还含有特定三芳氨基-或四芳基-对-二氨基亚芳基单元的共聚物。最近几年来,尤其是在“小分子”显示器领域,明显的进展是使用能以三线态发光并因此显示磷光而不是荧光的材料(M.A.Baldo等,Appl.Phys.Lett.1999,75,4-6)。下文将上述化合物称为“三重态发射体”。由于自旋概率方面的理论原因,使用上述三重态发射体可以得到高达四倍的能效和功效。这种新进展本身能否被接受极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找到在OLEDs中也能利用上述优势(三重态发射=磷光,与单重发射=荧光相比)的相应设备组合物。实际使用中为实现移动应用的必要条件特别地为能量向三重态发射体的有效传递(和与此相关的有效光发射),长工作寿命及低使用和工作电压。近年来,人们正越来越多的尝试利用三重态发射体的优势,所述三重态发射体也可通过供聚合物应用的蒸汽沉积而施用。例如,人们正在考虑通过向聚合物中混合加入三重态发射体而形成混合设备结构,该结构结合了“小分子”OLEDs和聚合物OLEDs(=PLEDs)的优点。另一方面,三重态发射体也可以与聚合物共价键连接。上述两种方法均具有可在溶液中处理化合物且无昂贵和复杂的蒸汽沉积处理的优势,因此无需要基于低分子量化合物的设备。长期看,溶液施用(例如通过高分辨率印刷处理)与目前常规的真空蒸汽处理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尤其是在可量测性、可构造性(structurability)、涂覆效率和经济性方面。如在WO 04/026886中公开了可溶性三重态发射体。然而,对于上述三重态发射体来说,仍需要能够向其有效传递热量的合适基材。还已知非共轭聚合物如PVK(聚乙烯基咔唑)与有机金属三重态发射体的掺合物能得到金属络合物的有效电致发光(如Chen et al.,Appl.Phys.Lett.2002,80,2308)。然而,上述体系的工作电压很高,这就导致很低的功效并因此使上述体系不能用于任何商业应用。在文献中还描述了金属络合物与共轭聚合物的掺合物。Guo等(Organic Electronics 2000,1,15)和O’Brien等(Synth.Met.2001,116,379)描述了铂-卟啉络合物与聚芴掺合的良好量子效率,但是该效率在两种情况下均明显低于通过蒸汽沉积低分子量化合物构成的类似设备。Zhu等(Appl.Phys.Lett.2002,80,2045)描述了可溶性铱-苯基吡啶络合物与聚-对-亚苯基的掺合物。该文献中测量得到更好但仍相对较低的量子效率。特别是该文献中仍需要很高的电压,这阻碍了工业应用。尽管在上述公开和申请文献中列举了各种进展,但仍然非常需要改进上述材料,尤其是在下列领域(1)发光效率仍须进一步提高。为此目的,需要向三重态发射体的更有效能量传递并因此需要更适合的基材。通过蒸汽沉积低分子量三重态发射体的结果表明原则上可以得到更高的效率。(2)电流-电压特征曲线必须更陡以在低电压下得到高亮度并因此提高功效。这具有重大意义,首先是由于以较低的能量消耗可得到相同的亮度,这在特定的移动应用中(移动电话、寻呼机、PDAs等用的显示器)是很重要的。其次,用相同的能量消耗得到更高的亮度,这在诸如照明应用中是备受关注的。在与现有技术相对应的化合物中,工作电压仍然太高,这导致了相对较低的功效。本专利技术人现已令人吃惊地发现,迄今含某些桥连咔唑单元的未知共轭聚合物和混合物与现有技术的掺合物或聚合物相比具有明显改进,特别是在上述两个领域,即发光效率和工作电压。于是本申请提供了上述材料。本专利技术提供了混合物,包括(A)至少一种共轭聚合物,(B)至少一种桥连咔唑单元和(C)至少一种三重态发射体。在本专利技术的上下文中,三重态发射体应理解为以三线态发光的化合物,即在电致发光中显示磷光而不是荧光,优选低分子量的、低聚的、树枝状的或聚合的有机或有机金属三重态发射体。不希望受具体理论的限制,在本专利技术的上下文中将所有含过渡金属或镧系元素的发光金属络合物称为三重态发射体。本专利技术混合物优选含有至少0.5重量%的至少一种共轭聚合物,至少1重量%的至少一种桥连咔唑单元和至少0.5重量%的至少一种三重态发射体。根据本专利技术混合物的优选实施方案包括至少一种式(I)和/或式(II)的化合物作为桥连咔唑单元 式(I)其中各符号和标记的定义如下R在每种情况下相同或不同,为具有1至40个碳原子且可以是R1-取代或未取代的直链、支链或环状亚烷基链,其中一个或多个非相邻碳原子还可以被-NR2-、-O-、-S-、-CO-、-CO-O-、-CO-NR2-、-O-CO-O-代替,或者是具有2至40个碳原子且可以是R1-取代或未取代的二价芳族或杂芳族环系,R1-取代或未取代的亚乙烯基单元,乙炔单元或2至5个上述体系的组合;芳族单元还可以是更大稠合体系的一部分;可能的取代基R1可任选位于任意空位上;R1在每种情况下相同或不同,为具有1至22个碳原子的直链、支链或环状烷基或烷氧基链,其中一个或多个非相邻碳原子还可以被-NR2-、-O-、-S-、-CO-O-、-O-CO-O-代替,其中一个或多个氢原子还可以被氟代替,或者是具有5至40个碳原子的芳基或芳氧基,其中一个或多个碳原子也可以被O,S或N代替,而且其还可以被一个或多个非芳族R1基团取代,乙烯基或乙炔基或F,Cl,Br,I,NO2,CN,N(R2)2,B(R2)2,Si(R2)3,而且两个或更多个R1基团还可共同形成脂族或芳族的单环-或多环环系;R2在每种情况下相同或不同,为H,具有1至22个碳原子的直链、支链或环状烷基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混合物(掺合物),包括    (A)至少一种共轭聚合物,    (B)至少一种桥连咔唑单元,和    (C)至少一种三重态发射体。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埃斯特布罗伊宁奥雷莉法尔库苏珊霍伊恩阿米尔帕勒姆
申请(专利权)人:科文有机半导体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DE[德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