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内温度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929429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2 18: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汽车控制方法技术领域,具体地指一种车内温度控制方法。获取车内每个乘员的位置分布;确定车内每个乘员的设定温度;根据车内乘员的位置分布以及每个乘员的设定温度进行加权计算,获得车内的预设温度;根据预设温度控制车载空调自动调节车内温度至预设温度。本申请的车内温度控制方法简单,能够针对乘员的位置分布进行针对性的计算,确保最后车内的温度调节能够适应每个乘员的需求,为车内乘员提供了良好且舒适的温度环境。乘员提供了良好且舒适的温度环境。乘员提供了良好且舒适的温度环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内温度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控制方法
,具体地指一种车内温度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车辆的智能化逐渐提高,人们对于车辆的热舒适性要求也越来越高。相关技术中,车辆的空调系统通常是驾驶员或乘员自行将车内的温度调节至预设值左右,这一调节过程需要驾驶员或是乘员利用车内的按键或是语音进行调节,调节过程驾驶员或乘员会分心,这在汽车驾驶过程中是非常危险的。而且现有的调节过程无法适应车内所有乘员的舒适性感受,车内乘员包括驾驶员、副驾乘员和后排乘员时,往往无法调节出适合所有乘员的车内温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要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的不足,提供一种车内温度控制方法。
[0004]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车内温度控制方法,获取车内每个乘员的位置分布;确定车内每个乘员的设定温度;根据车内乘员的位置分布以及每个乘员的设定温度进行加权计算,获得适合每个乘员的预设温度;根据预设温度控制车载空调自动调节车内温度至预设温度。
[0005]根据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车内温度控制方法,根据车内乘员的位置分布以及每个乘员的设定温度进行加权计算的方法包括:当车内仅驾驶员一人时,预设温度为驾驶员的设定温度;
[0006]当车内仅有驾驶员和副驾乘员时,预设温度为驾驶员设定温度与第一温度因子h1的乘积同副驾乘员设定温度与第二温度因子h2的乘积的和值,第一温度因子h1与第二温度因子h2的和值为1,且第一温度因子h1≥0.6,第一温度因子h1初始值设定为0.65,可以根据需求进行自行调节;
[0007]当车内仅有驾驶员和后排乘员时,预设温度为驾驶员设定温度与第三温度因子h3的乘积同后排乘员设定温度的算术平均值与第四温度因子h4的乘积的和值,第三温度因子h3与第四温度因子h4的和值为1,且第四温度因子h4≥0.6,第四温度因子h4初始值设定为0.65,可以根据需求进行自行调节。
[0008]根据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车内温度控制方法,根据车内乘员的位置分布以及每个乘员的设定温度进行加权计算的方法包括:当车内同时存在驾驶员、副驾乘员和后排乘员时,预设温度为驾驶员设定温度与第五温度因子h5的乘积同副驾乘员设定温度与第六温度因子h6的乘积以及后排乘员设定温度的算术平均值与第七温度因子h7的乘积的和值,第五温度因子h5、第六温度因子h6和第七温度因子h7的和值为1,h5、h6、h7的初始值都可自行设定,驾驶员可以自行调节,且第七温度因子h7大于第五温度因子h5大于第六温度因子h6。
[0009]根据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车内温度控制方法,根据车内乘员的位置分布以及每个乘员的设定温度进行加权计算的方法包括:根据每个乘员对应的出风口风速确定预设温度,
按照下列公式计算预设温度:
[0010][0011]其中:
[0012]T
i
——第i位乘员对应的设定温度;
[0013]V
i
——第i位乘员对应的空调出风口风速;
[0014]V
j
——第j位乘员对应的空调出风口风速;
[0015]n——成员总数。
[0016]根据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车内温度控制方法,当车内乘员数量≥3时,根据车内乘员数量设定修正系数,利用修正系数对乘员设定温度进行修正,按照以下公式计算修正系数:
[0017][0018]其中:r——修正系数;
[0019]a——空调制冷时,a=

1,空调制热时,a=

0.5;
[0020]n——车内乘员数量,3≤n≤7。
[0021]乘员的修正温度就是设定温度与修正系数的乘积。
[0022]根据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车内温度控制方法,确定车内每个乘员的设定温度的方法包括:当车内乘员预设了舒适温度时,该乘员的设定温度为舒适温度、温度影响值和光照影响值的和值;
[0023]所述温度影响值在车外温度T
车外温度
处于0℃~32℃时为0、在车外温度T
车外温度
小于0℃时为(0

T
车外温度
)
×
f1、在车外温度大于32℃时为(32

T
车外温度
)
×
f1,其中第一影响因子f1为出厂时通过标定的方式预先设定;
[0024]根据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车内温度控制方法,所述光照影响值在车外光照强度≤20000Lx时为0、在车外光照强度>20000Lx时为(光照强度

20000)
×
f2,其中第二影响因子f2为出厂时通过标定的方式预先设定。
[0025]根据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车内温度控制方法,确定车内每个乘员的设定温度的方法包括:当车内乘员没有预设舒适温度时,按照以下公式计算乘员的计算温度:
[0026]计算温度=T1(θ1*f3+θ2*f4+θ3*f5)
[0027]其中:T1——根据乘员年龄获取的初始温度;
[0028]θ1——与乘员服装热阻影响有关的加权系数;
[0029]θ2——与车外温度影响有关的加权系数;
[0030]θ3——与车外光照影响有关的加权系数;
[0031]f3——第三影响因子,与乘员服装热阻影响相关;
[0032]f4——第四影响因子,与车外光照影响相关;
[0033]f5——第五影响因子,与车外温度影响相关;
[0034]其中θ1+θ2+θ3=1;
[0035]若计算温度≥15℃且计算温度≤32℃时,乘员设定温度等于计算温度;若计算温度<15℃时,乘员设定温度等于15℃;若计算温度>32℃时,乘员设定温度等于32℃;
[0036]根据乘客的服装热阻确定第三影响因子f3,其中C1≤服装热阻≤C2时,第三影响因子f3=1,C1和C2为出厂时通过标定方式预先设定;当服装热阻<C1或者服装热阻>C2时,设置一个服装热阻影响的查询表,查询表可以通过预先的标定获得,获得的查询表存储在车载控制系统中,当需要时,车载控制系统直接调用查询表即可,根据查询表查询第三影响因子f3;
[0037]根据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车内温度控制方法,光照影响对于车内前排乘员和后排乘员的影响是不一样的,针对前排乘员的第四影响因子,按照以下公式计算前排乘员对应的第四影响因子:
[0038][0039]针对后排乘员的第四影响因子,按照以下公式计算后排乘员对应的第四影响因子:
[0040][0041]其中:
[0042]f4——第四影响因子,与车外光照影响相关;
[0043]F4——车外光照强度对应的光照影响因子,通过标定方式获得的前排乘客的光照强度与光照强度影响因子F4的对应表查找获得;
[0044]α——光照方向与垂直方向的夹角,当光照方向垂直车顶时,α为0
°
,当太阳光方向与垂直方向的夹角大于45
°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内温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车内每个乘员的位置分布;确定车内每个乘员的设定温度;根据车内乘员的位置分布以及每个乘员的设定温度进行加权计算,获得车内的预设温度;根据预设温度控制车载空调自动调节车内温度至预设温度。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内温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车内乘员的位置分布以及每个乘员的设定温度进行加权计算的方法包括:当车内仅驾驶员一人时,预设温度为驾驶员的设定温度;当车内仅有驾驶员和副驾乘员时,预设温度为驾驶员设定温度与第一温度因子h1的乘积同副驾乘员设定温度与第二温度因子h2的乘积的和值,第一温度因子h1与第二温度因子h2的和值为1,且第一温度因子h1≥0.6;当车内仅有驾驶员和后排乘员时,预设温度为驾驶员设定温度与第三温度因子h3的乘积同后排乘员设定温度的算术平均值与第四温度因子h4的乘积的和值,第三温度因子h3与第四温度因子h4的和值为1,且第四温度因子h4≥0.6。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内温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车内乘员的位置分布以及每个乘员的设定温度进行加权计算的方法包括:当车内同时存在驾驶员、副驾乘员和后排乘员时,预设温度为驾驶员设定温度与第五温度因子h5的乘积同副驾乘员设定温度与第六温度因子h6的乘积以及后排乘员设定温度的算术平均值与第七温度因子h7的乘积的和值,第五温度因子h5、第六温度因子h6和第七温度因子h7的和值为1,且第七温度因子h7大于第五温度因子h5大于第六温度因子h6。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内温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每个乘员对应的出风口风速确定预设温度,按照下列公式计算预设温度:其中:T
i
——第i位乘员对应的设定温度;V
i
——第i位乘员对应的空调出风口风速;V
j
——第j位乘员对应的空调出风口风速;n——乘员总数。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内温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车内每个乘员的设定温度的方法包括:当车内乘员预设了舒适温度时,该乘员的设定温度为舒适温度、温度影响值和光照影响值的和值;所述温度影响值在车外温度处于0℃~32℃时为0、在车外温度T
车外温度
小于0℃时为(0

T
车外温度
)
×
f1、在车外温度大于32℃时为(32

T
车外温度
)
×
f1,其中第一影响因子f1为出厂时通过标定方式预先设定。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车内温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照影响值在车外光照强度≤20000Lx时为0、在车外光照强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文杰吴凡尘陈珠
申请(专利权)人: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