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发光二极管及其制造方法及具有该二极管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技术

技术编号:3692439 阅读:1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OLED、一种制造该OLED的方法、以及一种具有该OLED的OLED显示器,该OLED包括:第一电极;面对第一电极的第二电极;以及置于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之间的发光件,其中,第一电极、第二电极、及发光件形成具有同轴结构的线性发光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有机发光二极管、一种制造该有机发光二极管的方法、以及一种具有该有机发光二极管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
技术介绍
近年来,人们期望减小显示器和电视机的重量和厚度。因此,液晶显示器(LCD)正在替代较厚重的阴极射线管(CRT)显示器。然而,LCD需要具有单独的背光作为光接收/发射元件,并且具有与响应速度和视角有关的问题。近年来,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显示器作为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显示装置,已经引起了人们的注意。OLED显示器包括有机发光二极管,该有机发光二极管包括两个电极以及置于两个电极之间的发光层。在有机发光二极管中,从两个电极之一注入的电子和从另一电极注入的空穴在发光层中重新结合,以形成电子-空穴对。该电子-空穴对以发光的形式释放能量。OLED显示器是自发光(self-emitting)显示装置,因此不需要单独的光源。所以,OLED显示器在响应速度、视角和对比度,以及能耗方面具有优点。OLED显示器包括多个像素。每个像素都精密微小地形成,以便获得高分辨率。然而,由于像素通常通过例如光刻法被图案化,所以在减小像素尺寸方面受到了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致力于提供一种用于形成纳米尺寸像素的技术,以便实现高分辨率并解决上述问题。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OLED包括第一电极、面对第一电极的第二电极、以及置于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之间的发光件。第一电极、第二电极以及发光件构成具有同轴结构的线性发光体。第一电极、第二电极以及置于其间的发光件可以是同心的。线性发光体可以具有等于或小于约200nm的直径。线性发光体可以包括芯,包括第二电极;第一壳体,环绕芯且包括发光件;以及第二壳体,环绕第一壳体且包括第一电极。可替换地,线性发光体可以包括第一壳体,形成为在其中具有中空部分且包括第二电极;第二壳体,环绕第一壳体且包括发光件;以及第三壳体,环绕第二壳体且包括第一电极。发光件可以包括包含有机半导体的发光层;以及设置在发光层与第一电极之间的第一辅助层和设置在发光层与第二电极之间的第二辅助层中的至少一层。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中的至少一个可以包含透明材料。线性发光体可以是纳米线或纳米管。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制造OLED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准备其中具有第一孔的模板;在第一孔中形成具有第二孔的第一管状电极,其中第二孔的直径小于第一孔的直径;在第二孔中形成具有第三孔的管状发光件,其中第三孔的直径小于第二孔的直径;以及在第三孔中形成第二电极。在形成发光件时,可以形成至少一层。第二电极可以形成为管状或杆状。可以通过气相方法进行第一电极的形成、发光件的形成以及第二电极的形成中的至少之一。气相方法可以包括气相沉积。气相方法可以包括蒸气聚合。蒸气聚合方法可以包括将气态单体供应到第一至第三孔中的至少一个内,并使该单体聚合。单体的聚合可以在真空环境下进行。单体的聚合可以在约50℃至约200℃的温度下进行。制造OLED的方法可以进一步包括在供应单体之前将聚合引发剂引入到第一至第三孔中的至少一个内。聚合引发剂可以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之一2,2′-偶氮二异丁腈(AIBN)、过氧化二苯甲酰(BPO)、硝酸铵铈(cerium ammoniumnitride,CAN)、以及氯化铁(FeCl3)。制造OLED的方法可以进一步包括在单体聚合之后将OLED与模板分离。模板可以包含氧化铝,并且OLED的分离可以通过蚀刻模板来进行。可以使用氢氧化钠和盐酸中的至少一种来蚀刻。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再一示例性实施例,OLED显示器包括基板以及形成于基板上的线性发光体。每个线性发光体均包括第一电极、第二电极以及设置在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之间的发光件。第一电极、第二电极以及发光件形成同轴结构。OLED显示器可以进一步包括同心的第一电极、第二电极以及设置于其间的发光件。线性发光体可以是纳米线或纳米管。OLED显示器可以进一步包括连接至线性发光体的薄膜晶体管(TFT)。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又一示例性实施例,OLED显示器包括基板;形成于基板上的第一信号线;与第一信号线交叉的第二信号线;连接至第一和第二信号线的第一TFT;连接至第一TFT的第二TFT;以及连接至第二TFT的线性发光体。每个线性发光体均包括连接至第二TFT的第一电极;面对第一电极的第二电极;以及设置在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之间的发光件。第一电极、发光件以及第二电极形成同轴结构。第一电极、第二电极以及设置于其间的发光件可以是同心的。线性发光体可以具有等于或小于约200nm的直径。线性发光体可以是纳米管或纳米线。附图说明通过以下结合附图对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或其它的方面、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显而易见,且更易于理解,附图中图1是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示例性实施例的OLED的透视图;图2A-2G是顺序示出了制造根据本专利技术示例性实施例的OLED的方法的透视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示例性实施例的OLED显示器的等效电路图;图4是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示例性实施例的OLED显示器的布局的平面图; 图5是图4中所示的OLED显示器沿图4的线V-V截取的横截面视图;以及图6A和图6B是示出了图5中所示的OLED显示器的部分“A”的局部放大透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将参照示出本专利技术示例性实施例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但是,本专利技术可以以不同形式来实现,而不应该被理解为仅限于这里所列出的实施例。当然,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使本公开更全面和完整,并向本领域技术人员充分传达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在整个说明书中,相同参考标号表示相同的元件。可以理解,当指出一个元件“位于”另一元件上时,它可以直接位于另一元件上,或者其间可以存在插入元件。相反,当指出一个元件“直接位于”在另一元件上时,则不存在插入元件。如这里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所列条目中的任一以及所有组合。可以理解,尽管这里可以使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等来描述各种元件、部件、区域、层和/或部分,这些元件、部件、区域、层和/或部分不应该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于将一个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分与另一个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分区分开来。因此,在不背离本专利技术宗旨的前提下,下面所讨论的第一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分也可以称作第二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分。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用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并非旨在限制本专利技术。除非文中以其它方式清楚地指明,否则这里所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个”(“a”“an”和“the”)也旨在于包括复数形式。还可以理解,当术语“含有(comprises和/或comprising)”或者“包括(include和/或including)”用于本说明书中时,表明存在所述的特征、区域、整体、步骤、操作、元件、和/或部件,但并不排除存在或附加有一个或多个其它的特征、区域、整体、步骤、操作、元件、部件、和/或其构成的组。此外,这里可以使用相对关系术语,例如“下部的”或“底部的”、和“上部的”或“顶部的”,来描述附图所示的一个元件相对于其它元件的关系。可以理解,相对关系术语除了包括附图中示出的方位外,还表示包括装置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将其中一个附图中的装置翻转,那么被描述为在其它元件“下”侧的元件将被定位在其它元件“上”侧。因此,根据附图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OLED,包括:第一电极;第二电极,面对所述第一电极;以及发光件,置于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之间,其中,所述第一电极、所述第二电极以及所述发光件构成具有同轴结构的线性发光体。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俊鹤
申请(专利权)人: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KR[韩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