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负载活性炭、制备方法及处理炭素纯化炉废气的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691324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8 09: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负载活性炭、制备方法及处理炭素纯化炉废气的应用,属于炭素纯化炉废气处理领域。所述负载活性炭的制备方法,由以下步骤组成:预成型、制浆、注浆、成型。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负载活性炭,有效提高对含硫废气的处理性能及处理效率,有效提高负载活性炭的长期稳定性。有效提高负载活性炭的长期稳定性。有效提高负载活性炭的长期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负载活性炭、制备方法及处理炭素纯化炉废气的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炭素纯化炉废气处理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负载活性炭、制备方法及处理炭素纯化炉废气的应用。

技术介绍

[0002]石墨具有低密度、抗腐蚀、抗辐射、自润滑、耐高低温等众多优点,目前在航天、航空、军工、电子、核能、冶金等领域均具有重要的应用。随着新技术、新工艺的不断发展,普通的高纯石墨材料已经不能满足许多行业的需求,高纯石墨材料的纯度需达到99.9%,甚至99.99%以上,这就需要在更高温度下,对高纯石墨材料进行纯化。但是,在高纯石墨材料的高温纯化过程中会产生二氧化硫、硫化氢等废气(含硫废气)。含硫废气作为一种有害气体,不仅会腐蚀设备,缩短设备使用寿命,还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危害人的身体健康,故需要对尾气进行严格处理以达到排放标准。
[0003]目前,处理含硫废气的方法分为干法脱硫和湿法脱硫两大类。其中,湿法脱硫是采用石灰石或石灰的浆液作为脱硫剂,在废气吸收塔内对含硫废气进行喷淋洗涤,以降低含硫废气中的硫含量。相比于湿法脱硫,干法脱硫操作更为简洁,设备要求低,处理能耗低,无废水产生,环保程度较高。现有技术中比较常见的干法脱硫方法,是利用活性炭、金属氧化物,或者将金属氧化物直接负载到活性炭粉末后,对含硫化物废气进行脱硫处理。但是此方法会腐蚀设备,且对于含硫化物废气的吸附效果不理想,活性炭机械强度和稳定性差,活性组分的反应活性低,处理效率低。
[0004]中国专利CN1954907A公开了一种负载活性炭的制备方法,该专利采用浸渍法,将用水浸泡后的颗粒活性炭浸渍于配置的浸渍溶液中,浸渍后经活化,制得所述的负载活性炭。并将所述负载活性炭用于脱除废气中的硫化氢。但是,该专利的负载活性炭的缺点在于,其活性组分及反应活性低,脱除废气中硫化氢效率不理想,处理稳定性不佳,且活性炭颗粒机械强度差,有效工作寿命短。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负载活性炭、制备方法及处理炭素纯化炉废气的应用,负载活性炭中活性组分的反应活性高,对含硫化物废气的吸附效果好,有效提高对含硫废气的处理效率,有效提高负载活性炭的机械强度和稳定性。
[0006]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负载活性炭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预成型、制浆、注浆、成型。
[0007]所述预成型,将活性炭粉末与酚醛树脂混合均匀,制得预混料;经干压成型、烧结,制得预成型体;所述预成型中,预成型体为圆柱体,且圆柱体的两端面上均匀分布有贯穿圆柱体的通孔;所述预成型体,圆柱端面半径为1

10cm,圆柱体高度为5

50cm,通孔孔径为1

10mm;优选的,预成型体的规格为以下之一:圆柱端面半径为1cm,圆柱体高度为5cm,通孔孔径为1mm;圆柱端面半径为5cm,圆柱体高度为25cm,通孔孔径为5mm;圆柱端面半径为10cm,圆柱体高度为50cm,通孔孔径为10mm。
[0008]所述预成型中,活性炭粉末与酚醛树脂的重量份比值为4

5:1;活性炭粉末的规格为100

200目;干压成型过程中,干压成型压力为100

120MPa;烧结过程中,烧结温度为1000

1200℃,升温速率为10

15℃/min。
[0009]所述制浆,将聚丙烯酰胺、十二烷基氨基乙酸投入至去离子水中,搅拌均匀,制得第一溶液;然后将金属氧化物、聚甲基丙烯酸酯、聚乙烯醇、聚丙烯酸钠、氧化钇或氧化钛、第一溶液投入至球磨机内,控制球磨时间为12

48h后,过筛,制得浆料;所述制浆中,金属氧化物为氧化铁、氧化锌、ZnFe2O4;所述制浆中,去离子水、金属氧化物的重量份比值为1:1

10;金属氧化物、聚丙烯酰胺、聚甲基丙烯酸酯、聚乙烯醇、聚丙烯酸钠、氧化钇或氧化钛、十二烷基氨基乙酸的重量份比值为48

92:0.01

1:1

10:5

20:0.01

1:0.98

10:1

10。
[0010]所述注浆,浆料在真空度为5

100Pa环境下,真空搅拌一定时间后,真空注入至预成型体中,制得注浆后的预成型体;所述注浆中,真空搅拌转速为300

600rpm,真空搅拌时间为30

90min;真空注浆过程中,真空度为0.01

0.08MPa。
[0011]所述成型,注浆后的预成型体经干燥、微波烧结,制得负载活性炭。
[0012]所述成型中,干燥温度为80

120℃,干燥时间为10

40min;所述成型中,微波烧结包括:第一升温阶段、第二升温阶段、保温烧结;所述第一升温阶段的温度范围为常温至500℃,升温速率为2

20℃/min;所述第二升温阶段的温度范围为500℃至烧结温度,升温速率为5

25℃/min;所述保温烧结的烧结温度为600

1000℃,保温烧结时间为10

60min。
[0013]一种负载活性炭,采用前述的制备方法制得。
[0014]所述负载活性炭在处理炭素纯化炉废气的应用。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专利技术的负载活性炭,采用预成型的活性炭作为预成型体,将金属氧化物等活性组分预制成浆料后,经真空注浆、微波烧结处理,将金属氧化物等活性组分负载至预成型体上,制得的负载活性炭的活性组分反应活性高,有效提高负载活性炭对含硫废气的处理性能及处理效率,有效提高负载活性炭的长期稳定性。
[0016](2)将本专利技术的负载活性炭装填至炭素纯化炉上,对二氧化硫含量为300mg/cm3,硫化氢含量为50mg/cm3的炭素纯化炉废气进行处理后,废气中二氧化硫含量为11

74mg/cm3,硫化氢含量为0.57

4.1mg/cm3。
[0017](3)本专利技术的负载活性炭用于炭素纯化炉废气的处理中,负载活性炭重复回用60次后,仍能够保持好的废气处理效果,长期稳定性好;经检测,负载活性炭重复回用60次后,对二氧化硫含量为300mg/cm3,硫化氢含量为50mg/cm3的炭素纯化炉废气进行处理后,废气中二氧化硫含量为12

78mg/cm3,硫化氢含量为0.59

4.4mg/cm3。
[0018](4)本专利技术的负载活性炭失效后,可浸泡于氢氧化钠溶液中,其中的金属氧化物,以及含硫废气的反应物等均可与氢氧化钠反应,而预成型体可以保持原有形态,并直接回用至注浆、成型步骤,重新将浆料注入至预成型体中,制得负载活性炭;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负载活性炭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由以下步骤组成:预成型、制浆、注浆、成型;所述预成型,将活性炭粉末与酚醛树脂混合均匀,制得预混料;经干压成型、烧结,制得预成型体;所述预成型中,预成型体为圆柱体,且圆柱体的两端面上均匀分布有贯穿圆柱体的通孔;所述制浆,将聚丙烯酰胺、十二烷基氨基乙酸投入至去离子水中,搅拌均匀,制得第一溶液;然后将金属氧化物、聚甲基丙烯酸酯、聚乙烯醇、聚丙烯酸钠、氧化钇或氧化钛、第一溶液投入至球磨机内,控制球磨时间为12

48h后,过筛,制得浆料;所述制浆中,金属氧化物为以下之一:氧化铁、氧化锌、ZnFe2O4;所述制浆中,去离子水、金属氧化物的重量份比值为1:1

10;金属氧化物、聚丙烯酰胺、聚甲基丙烯酸酯、聚乙烯醇、聚丙烯酸钠、氧化钇或氧化钛、十二烷基氨基乙酸的重量份比值为48

92:0.01

1:1

10:5

20:0.01

1:0.98

10:1

10;所述注浆,浆料在真空度为5

100Pa环境下,真空搅拌一定时间后,真空注入至预成型体中,制得注浆后的预成型体;所述成型,注浆后的预成型体经干燥、微波烧结,制得负载活性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载活性炭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成型中,活性炭粉末与酚醛树脂的重量份比值为4

5:1;干压成型过程中,干压成型压力为100

120MPa;烧结过程中,烧结温度为1000

1200℃,升温速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华青唐宁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红点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