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快速冷却功能的高速铜基支持轴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895100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5 22:24
一种具有快速冷却功能的高速铜基支持轴承,它涉及轴承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的船用高速齿轮传动装置部分支持轴承在高速工况下存在油膜温度过高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轴承基体同轴安装在轴承座的轴承座孔内,轴承座和轴承基体共同形成润滑油腔,润滑油腔与轴承座上加工的润滑油供油孔连通,轴承基体的外侧面沿径向加工有贯通的轴承供油孔,承基体的内侧面加工有与轴承供油孔对应的轴承供油槽,轴承基体的内孔表面均匀浇注有轴承合金,高速铜基支持轴承承载区的轴承基体上沿轴向均匀设有多个贯通的冷却长孔,多个冷却长孔之间通过多个冷却油管首尾顺次连接形成承载区冷却系统。本发明专利技术用于提高船用高速齿轮传动装置部分支持轴承冷却能力。轴承冷却能力。轴承冷却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快速冷却功能的高速铜基支持轴承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轴承
,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快速冷却功能的高速铜基支持轴承。

技术介绍

[0002]船用高速齿轮传动装置中大多采用滑动支持轴承,其作用为支撑齿轮轴,承受齿轮啮合所产生的径向载荷。船用高速齿轮传动装置部分支持轴承的工况条件较为恶劣,高速轻载、高速重载工况较多。支持轴承在高速工况下运行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使得轴承油膜温度很高。由于轴承合金的许用温度较低,过高的油膜温度极易导致轴承合金烧损,严重时会使支持轴承烧毁,产生“抱轴”现象,导致齿轮轴断裂。针对此种情况,支持轴承设计时一般会采用增大润滑油流量、减小轴承比压等方法,尽量增大支持轴承的冷却能力或减少轴承的摩擦功耗,以达到降低轴承油膜温度的目的。
[0003]综上所述,现有的船用高速齿轮传动装置部分支持轴承在高速工况下存在油膜温度过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的船用高速齿轮传动装置部分支持轴承在高速工况下存在油膜温度过高的问题,进而提供一种具有快速冷却功能的高速铜基支持轴承。
[0005]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具有快速冷却功能的高速铜基支持轴承,它包括轴承基体3、轴承合金4和多个冷却油管13,轴承基体3为圆环形结构,轴承基体3同轴安装在轴承座1的轴承座孔内,轴承座1和轴承基体3共同形成润滑油腔2,所述润滑油腔2与轴承座1上加工的润滑油供油孔连通,轴承基体3的外侧面沿径向加工有贯通的轴承供油孔7,轴承基体3的内侧面加工有与轴承供油孔7对应的轴承供油槽8,轴承基体3的内孔表面均匀浇注有一层轴承合金4,轴承合金4上开设有与轴承供油槽8对应的进油孔,高速铜基支持轴承承载区的轴承基体3上沿轴向均匀设有多个贯通的冷却长孔5,多个冷却长孔5之间通过多个冷却油管13首尾顺次连接形成承载区冷却系统,位于端部的两个冷却长孔5的自由端作为承载区冷却系统的冷却油供油口和冷却油出油孔。
[0007]进一步地,轴承基体3的外侧面中部沿径向加工有第一环形槽,轴承座1的内侧面中部沿径向加工有第二环形槽,轴承基体3的第一环形槽与轴承座1的第二环形槽相对设置形成润滑油腔2。
[0008]进一步地,承载区冷却系统的冷却油供油口和冷却油出油口均设置在远离齿轮的端面侧。
[0009]进一步地,它还包括多个油管连接件,每个冷却油管13的两端分别通过两个油管连接件与轴承基体3上对应的两个冷却长孔5密封连接。
[0010]进一步地,每个油管连接件包括管路接头9、密封垫10、卡套式接头11和组合垫圈
12,管路接头9的一端与轴承基体3采用螺纹连接,管路接头9与轴承基体3之间设有密封垫10,管路接头9的另一端与卡套式接头11采用螺纹连接,管路接头9与卡套式接头11之间设有组合垫圈12。
[0011]进一步地,多个冷却长孔5的中心与轴承基体3内孔中心之间的距离均相等。
[0012]进一步地,轴承基体3采用ZSnPb10Sn10铅青铜材料。
[0013]进一步地,轴承合金4采用ZSnSb11Cu6或ZSnSb12Cu6Cd1锡基巴氏合金材料。
[0014]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效果:
[0015]1、本专利技术为船用高速齿轮传动装置提供一种具有快速冷却功能、结构紧凑、极限工况转速高的铜基支持轴承,采用本专利技术支持轴承的船用齿轮传动装置可有效降低支持轴承工作温度,提高支持轴承运行的极限工况转速。
[0016]2、本专利技术从增大支持轴承的冷却能力、提高轴承换热效率方面入手,增加独立冷却系统、更换传统轴承基体材料,有效提高支持轴承冷却能力。
[0017]3、本专利技术的具有快速冷却功能的高速铜基支持轴承采用两半剖分式、圆柱型、双金属结构,设有独立冷却系统,具有快速冷却功能、结构紧凑、极限工况转速高。
[0018]4、本专利技术的冷却长孔5通过液压元件连接成独立的承载区冷却系统,可以快速带走轴承工作时产生的热量,使其能在更加恶劣的高速工况下正常工作。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具有快速冷却功能的高速铜基支持轴承的径向剖面视图;
[0020]图2是图1中A

A处的轴向剖面视图;
[0021]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轴承基体上的冷却长孔与冷却油管的连接示意图;
[0022]图4是图2中B

B处的径向剖面视图。
[0023]图中:1

轴承座;2

润滑油腔;3

轴承基体;4

轴承合金;5

冷却长孔;7

轴承供油孔;8

轴承供油槽;9

管路接头;10

密封垫;11

卡套式接头;12

组合垫圈;13

冷却油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4]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1至图4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一种具有快速冷却功能的高速铜基支持轴承,它包括轴承基体3、轴承合金4和多个冷却油管13,轴承基体3为圆环形结构,轴承基体3同轴安装在轴承座1的轴承座孔内,轴承座1和轴承基体3共同形成润滑油腔2,所述润滑油腔2与轴承座1上加工的润滑油供油孔连通,轴承基体3的外侧面沿径向加工有贯通的轴承供油孔7,轴承基体3的内侧面加工有与轴承供油孔7对应的轴承供油槽8,轴承基体3的内孔表面均匀浇注有一层轴承合金4,轴承合金4上开设有与轴承供油槽8对应的进油孔,高速铜基支持轴承承载区的轴承基体3上沿轴向均匀设有多个贯通的冷却长孔5,多个冷却长孔5之间通过多个冷却油管13首尾顺次连接形成承载区冷却系统,位于端部的两个冷却长孔5的自由端作为承载区冷却系统的冷却油供油口和冷却油出油孔。
[0025]本实施方式的承载区冷却系统可单独对支持轴承承载区进行冷却,有效降低轴承运行时的温度。
[0026]具体实施方式二:结合图1和图2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轴承基体3的外侧
面中部沿径向加工有第一环形槽,轴承座1的内侧面中部沿径向加工有第二环形槽,轴承基体3的第一环形槽与轴承座1的第二环形槽相对设置形成润滑油腔2。其它组成和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0027]具体实施方式三:结合图1和图4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承载区冷却系统的冷却油供油口和冷却油出油口均设置在远离齿轮的端面侧。如此设置,承载区冷却系统的冷却油供油口及出油口设在远离齿轮的端面侧,可使支持轴承结构更加紧凑,且齿轮传动装置供冷却油更加方便。冷却油的油品牌号与润滑油相同,一旦发生冷却油泄漏的情况,不会对整个供油系统产生污染。其它组成和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或二相同。
[0028]具体实施方式四:结合图1、图3和图4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还包括多个油管连接件,每个冷却油管13的两端分别通过两个油管连接件与轴承基体3上对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快速冷却功能的高速铜基支持轴承,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轴承基体(3)、轴承合金(4)和多个冷却油管(13),轴承基体(3)为圆环形结构,轴承基体(3)同轴安装在轴承座(1)的轴承座孔内,轴承座(1)和轴承基体(3)共同形成润滑油腔(2),所述润滑油腔(2)与轴承座(1)上加工的润滑油供油孔连通,轴承基体(3)的外侧面沿径向加工有贯通的轴承供油孔(7),轴承基体(3)的内侧面加工有与轴承供油孔(7)对应的轴承供油槽(8),轴承基体(3)的内孔表面均匀浇注有一层轴承合金(4),轴承合金(4)上开设有与轴承供油槽(8)对应的进油孔,高速铜基支持轴承承载区的轴承基体(3)上沿轴向均匀设有多个贯通的冷却长孔(5),多个冷却长孔(5)之间通过多个冷却油管(13)首尾顺次连接形成承载区冷却系统,位于端部的两个冷却长孔(5)的自由端作为承载区冷却系统的冷却油供油口和冷却油出油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快速冷却功能的高速铜基支持轴承,其特征在于:轴承基体(3)的外侧面中部沿径向加工有第一环形槽,轴承座(1)的内侧面中部沿径向加工有第二环形槽,轴承基体(3)的第一环形槽与轴承座(1)的第二环形槽相对设置形成润滑油腔(2)。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具有快速冷却功能的高速铜基支持轴承,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钢刘强张丽张帆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零三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