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成型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866678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5 19: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稳定成型品的质量的注射成型机。该注射成型机具备:检测器,检测模具装置内的成型材料的流动;及控制装置,根据所述检测器的检测结果控制在所述模具装置内的型腔空间内压缩所述成型材料的压缩动作。的型腔空间内压缩所述成型材料的压缩动作。的型腔空间内压缩所述成型材料的压缩动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注射成型机
[0001]本专利技术是本申请人于2016年9月29日提交的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610865533.5、专利技术名称为“注射成型机”的分案申请。


[0002]本申请主张基于2015年9月29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15

191823号的优先权。该日本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参考援用于本说明书中。
[0003]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注射成型机。

技术介绍

[0004]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注射成型机通过使加热缸内的螺杆前进,进行将蓄积在螺杆前端侧的熔融树脂向模具内注射的1次注射工序,并且在1次注射工序的中途开始向模具内的树脂赋予压缩压力的压缩工序。该注射成型机在螺杆的实测前进距离达到预先设定的设定值时开始压缩工序。
[0005]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

113753号公报
[0006]以往,有时在压缩工序以外的工序中的注射期间的变动的影响因压缩工序而扩大,导致成型品的质量的变动变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课题而完成的,其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稳定成型品的质量的注射成型机。
[0008]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方式提供一种注射成型机,其具备:
[0009]检测器,检测模具装置内的成型材料的流动;及
[0010]控制装置,根据所述检测器的检测结果控制在所述模具装置内的型腔空间内压缩所述成型材料的压缩动作。
[0011]专利技术效果
[001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方式,提供一种能够稳定成型品的质量的注射成型机。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表示一实施方式的注射成型机的开模结束时的状态的图。
[0014]图2是表示一实施方式的注射成型机的合模时的状态的图。
[0015]图3是表示一实施方式的注射成型机的压缩动作开始前的模具装置内的状态的图。
[0016]图4是表示一实施方式的注射成型机的压缩动作结束后的模具装置内的状态的图。
[0017]图5是表示变形例的注射成型机的合模时的状态的图。
[0018]图中:30

模具装置,32

定模,33

动模,34

型腔空间,36

压缩部件,37

检测器,
40

注射装置,41

缸体,42

喷嘴,43

螺杆,50

中间装置,60

顶出装置,90

控制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以下,参考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各附图中,对于相同或相应的结构标注相同或相应的符号并省略说明。
[0020]图1是表示一实施方式的注射成型机的开模结束时的状态的图。图2是表示一实施方式的注射成型机的合模时的状态的图。图1及图2中,为了方便说明,简化表示模具装置30内的成型材料的流动路径。
[0021]例如,如图1及图2所示,注射成型机具有框架Fr、合模装置10、注射装置40、中间装置50、顶出装置60及控制装置90。另外,中间装置50可包含于模具装置30中,也可以不包含于注射成型机中。
[0022]首先,对合模装置10、中间装置50及顶出装置60进行说明。在合模装置10等的说明中,将闭模时的可动压板13的移动方向(图1及图2中为右方向)设为前方,将开模时的可动压板13的移动方向(图1及图2中为左方向)设为后方来进行说明。
[0023]合模装置10进行模具装置30的闭模、合模及开模。合模装置10具有固定压板12、可动压板13、支承压板15、连接杆16、肘节机构20、合模马达21及运动转换机构25。
[0024]固定压板12固定于框架Fr。固定压板12的与可动压板13对置的面上安装有定模32。
[0025]可动压板13沿铺设于框架Fr上的引导件(例如导轨)17移动自如,且相对于固定压板12进退自如。可动压板13的与固定压板12对置的面上经由中间装置50安装有动模33。
[0026]通过使可动压板13相对于固定压板12进退来进行闭模、合模及开模。由定模32及动模33构成模具装置30。
[0027]支承压板15隔着间隔与固定压板12连结,且沿模开闭方向移动自如地载置于框架Fr上。另外,支承压板15也可以沿铺设于框架Fr上的引导件移动自如。支承压板15的引导件可以与可动压板13的引导件17通用。
[0028]另外,本实施方式中,固定压板12固定于框架Fr,且支承压板15相对于框架Fr沿模开闭方向移动自如,但也可以为支承压板15固定于框架Fr,且固定压板12相对于框架Fr沿模开闭方向移动自如。
[0029]连接杆16隔着间隔连结固定压板12与支承压板15。可以使用多根连接杆16。各连接杆16与模开闭方向平行,且根据合模力而延伸。至少1根连接杆16上设有合模力检测器18。合模力检测器18可以为应变仪式,通过检测连接杆16的应变来检测合模力。
[0030]另外,合模力检测器18并不限定于应变仪式,也可以为压电式、电容式、液压式、电磁式等,且其安装位置也并不限定于连接杆16。
[0031]肘节机构20配设于可动压板13与支承压板15之间。肘节机构20由十字头20a、多个连杆20b、20c等构成。其中一方的连杆20b摆动自如地安装于可动压板13,另一方的连杆20c摆动自如地安装于支承压板15。该些连杆20b、20c通过销等被连结成伸缩自如。通过使十字头20a进退,多个连杆20b、20c伸缩,可动压板13相对于支承压板15进退。
[0032]合模马达21安装于支承压板15,并通过使十字头20a进退来使可动压板13进退。合模马达21与十字头20a之间设有将合模马达21的旋转运动转换为直线运动并传递至十字头
20a的运动转换机构25。运动转换机构25例如由滚珠丝杠机构构成。十字头20a的位置和速度例如通过合模马达21的编码器21a等来检测。
[0033]合模装置10的动作通过控制装置90来控制。控制装置90控制闭模工序、合模工序及开模工序等。
[0034]闭模工序中,通过驱动合模马达21来使可动压板13前进,从而使动模33与定模32接触。动模33侧配置有压缩部件36,压缩部件36在模具装置30内进退自如。
[0035]合模工序中,通过进一步驱动合模马达21来产生合模力。合模时在配置于动模33侧的压缩部件36与定模32之间形成型腔空间34,型腔空间34中填充有液态的成型材料。在型腔空间34内,成型材料被压缩部件36压缩。型腔空间34内的成型材料被固化而成为成型品。
[0036]开模工序中,通过驱动合模马达21来使可动压板13后退,从而使动模33与定模32分离。
[0037]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合模装置10作为驱动源具有合模马达21,但也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注射成型机,其具备:检测器,检测模具装置内的成型材料的流动;及控制装置,根据所述检测器的检测结果控制进行在所述模具装置内的型腔空间内压缩所述成型材料的压缩动作的时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射成型机,其中,所述控制装置根据所述检测器的检测结果开始所述压缩动作。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注射成型机,其中,所述控制装置根据所述检测器的检测结果检测所述成型材料向规定位置的到达。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注射成型机,其中,所述控制装置根据所述检测器的检测结果检测所述成型材料的流动前端向规定位置的到达。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磊山口毅秀中村彻
申请(专利权)人:住友重机械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