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开闭装置以及模开闭装置的控制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81980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2 00:51
一种模开闭装置的控制方法,该模开闭装置具备:液压缸,其使模开闭;液压驱动装置,其通过工作油的供给来驱动液压缸;以及控制部,其控制液压驱动装置,控制部使令液压缸的动作减速的减速区域中的速度变化在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变化,并且使后半部分中的单位时间的速度的变化幅度比前半部分小。的变化幅度比前半部分小。的变化幅度比前半部分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模开闭装置以及模开闭装置的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模开闭装置以及模开闭装置的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例如,关于热型坯式的树脂制容器的吹塑成型法,为了提高生产率,要求成型周期的进一步的缩短化。为了缩短该成型周期,要求缩短注射成型时的模开闭时间,并且使该模开闭的动作稳定。关于这种模开闭的控制,以往提出了各种方案(专利文献1、2等)。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
[0003]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昭58

145351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第2942605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
[0004]从缩短模的开闭时间的观点出发,优选使液压缸的动作减速的减速区域的时间尽量短。但是,若缩短减速区域的时间,则在排油侧的液压回路中,由于异常的液压变动(冲击压、油击等),模具在停止位置不静止而弹跳,模开闭时间的缩短以及稳定的模开闭动作变得困难。另外,若缩短减速区域的时间,则模具、液压部件容易破损,也容易产生大的异响。
[0005]因此,本专利技术是鉴于这样的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实现模开闭时间的缩短以及稳定的模开闭动作的模开闭装置的控制方法。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0006]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是一种模开闭装置的控制方法,该模开闭装置具备:液压缸,其使模开闭;液压驱动装置,其通过供给工作油来驱动液压缸;以及控制部,其控制液压驱动装置。控制部使得使液压缸的动作减速的减速区域中的速度变化在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变化,并且使后半部分中的单位时间的速度的变化幅度比前半部分小。专利技术效果
[000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在模开闭装置的控制中,能够实现模开闭时间的缩短以及稳定的模开闭动作。
附图说明
[0008]图1是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吹塑成型装置的概略俯视图。图2是表示图1的注射成型部的开模状态的概略侧视图。图3是表示图1的注射成型部的闭模状态的概略侧视图。图4是表示与升降缸以及模开闭缸的控制相关的控制部的结构例的图。图5是表示缸的升降速度与时间的关系的一例的图表。图6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吹塑成型法的工序的流程图。
图7是表示第一控制模式的调整画面的一例的图。图8是表示包括模开闭装置的注射成型装置的结构例的概略俯视图。图9是表示注射成型部的其他例子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9]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实施方式中,为了容易理解说明,对于本专利技术的主要部分以外的结构或要素,简化或省略而进行说明。另外,在附图中,对相同的要素标注相同的符号。另外,附图所示的各要素的形状、尺寸等是示意性地表示的,并不表示实际的形状、尺寸等。
[0010]<吹塑成型装置的说明>图1是包含模开闭装置的吹塑成型装置的概略俯视图。图2是表示图1的注射成型部的开模状态的概略侧视图。图3是表示图1的注射成型部的闭模状态的概略侧视图。
[0011]本实施方式的吹塑成型装置1是不将预塑型坯20冷却到室温而有效利用注射成型时的保有热(内部热量)进行吹塑成型的热型坯方式的装置。吹塑成型装置1也可以是将注射成型后的预塑型坯20一次吹塑成型的结构的装置(例如,图1所示的单步方式(也称为1阶段方式)的装置)。或者,吹塑成型装置1也可以是将注射成型后的预塑型坯20分多次吹塑成型的结构的装置(例如,WO2020/209294的图1所示的1.5步方式的装置)。
[0012]如图1~图3所示,吹塑成型装置1具备机台2、配置于机台2的上方(图中Z方向)的上部基盘10。上部基盘10由从机台2向上方竖立设置的多个支柱(未图示)支承。
[0013]在吹塑成型装置1中,在机台2与上部基盘10之间的空间,配置有注射成型部4、温度调整部5、吹塑成型部6以及取出部7。另外,吹塑成型装置1的各要素的动作由控制部8控制。
[0014]注射成型部4、温度调整部5、吹塑成型部6以及取出部7配置在以后述的移送板12的旋转中心O为基准而每次旋转给定角度(例如90度)的位置。此外,在吹塑成型装置1中,也可以不必配置温度调整部5、取出部7。
[0015]在此,在上部基盘10的注射成型部4的位置,注射成型部4的上部合模板32、图2所示的注射芯模24分别配置于上表面侧。在上部基盘10的温度调整部5的位置,加热芯以及加热芯的升降机构(均未图示)配置于上表面侧。在上部基盘10的吹塑成型部6的位置,延伸杆以及延伸杆的升降机构(均未图示)分别配置于上表面侧。另外,在上部基盘10的取出部7的位置,配置有取出凸轮(未图示)。
[0016]另外,在机台2的上方且上部基盘10的下表面,每隔给定角度(例如90度)配置有扇形的4个移送板12。4个移送板12分别被固定于上部基盘10的周围的多个承受部件46A、46B(参照图2、图3)引导而沿着以旋转中心O为旋转轴的旋转方向间歇地循环移动。保持于移送板12(或后述的颈模22)的预塑型坯20(或容器)通过移送板12的转动按照注射成型部4、温度调整部5、吹塑成型部6、取出部7的顺序被输送。此外,移送板12也可以是不按每个成型部分割的单一的圆盘形状。
[0017]另外,图2、图3所示,在各移送板12的下表面,设置有以预塑型坯20的轴向沿着上下方向的方式保持预塑型坯的颈模22。另外,在各移送板12的颈模22的上表面侧形成有开口部,能够从该开口部将注射芯模24、吹塑芯以及延伸杆等从上方插入预塑型坯20。
[0018](注射成型部4)注射成型部4具备:注射模具21;高速开闭注射模具21的高速模开闭机构31;以及使颈模22相对于注射腔模26升降的升降机构40。在注射成型部4上连接有供给作为预塑型坯的原材料的树脂材料的注射装置3。
[0019]注射模具21具有:规定预塑型坯20的内部形状的注射芯模24;规定预塑型坯20的外部形状的注射腔模26;以及将从注射装置3供给的熔融树脂引导至注射模具21的模空间的热流道模28。注射腔模26以及热流道模28固定在安装于机台2的下部合模板34上。另一方面,注射芯模24安装于由连接杆38A、38B支承的上部合模板32上,能够沿上下方向(作为铅垂方向的Z方向)升降。
[0020]注射成型部4将注射腔模26、注射芯模24以及移送板12的颈模22闭模而形成预塑型坯形状的模空间。然后,通过从注射装置3向这样的预塑型坯形状的模空间内注射树脂材料,从而在注射成型部4制造预塑型坯20。
[0021]升降机构40包括:保持移送板12的承受部件46A、46B;使承受部件46A、46B升降的升降缸42;以及从承受部件46A、46B向下方延伸的升降杆44、45。承受部件46A配置于移送板12的旋转半径方向外侧,与升降杆45连接。承受部件46B配置于移送板12的旋转中心O侧,与升降杆44连接。升降杆44、45在机台2内由连结部件48连结。
[0022]升降缸42固定于下部合模板34的下表面而配置在机台2内。升降缸42例如是液压缸,具有通过液压进退驱动的升降活塞杆43和可滑动地收容升降活塞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模开闭装置的控制方法,所述模开闭装置具备:液压缸,其使模具开闭;液压驱动装置,其通过工作油的供给来驱动所述液压缸;以及控制部,其控制所述液压驱动装置,在所述模开闭装置的控制方法中,所述控制部使令所述液压缸的动作减速的减速区域中的速度变化在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变化,并且使所述后半部分中的单位时间的速度的变化幅度比所述前半部分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开闭装置的控制方法,其中,所述控制部通过指数不同的函数来分别控制所述减速区域中的所述前半部分的速度变化和所述后半部分的速度变化,从外部接受规定所述前半部分的函数的第一指数和规定所述后半部分的函数的第二指数的输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开闭装置的控制方法,其中,所述控制部还从外部接受所述减速区域的起点的输入,并基于该输入使所述减速区域的起点变化。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模开闭装置的控制方法,其中,所述控制部使表示所述减速区域中的速度变化的图表显示于显示装置。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模开闭装置的控制方法,其中,所述液压缸沿铅垂方向驱动所述模具。6.一种模开闭装置,具备:液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日高康裕
申请(专利权)人:日精ASB机械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