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两灯式汽车远近光灯控制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864349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5 18: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两灯式汽车远近光灯控制电路,包括:第一限流模块、第二限流模块、第三限流模块、第一灯驱动模块、第一控制开关模块、第一稳压模块、第二灯驱动模块、第二控制开关模块以及第二稳压模块;第一限流模块输入端连接至远光灯信号,第一限流模块输出端连接至第一灯驱动模块控制输入端,第一灯驱动模块的驱动端连接至第一控制开关模块的控制端,第一限流模块输出端连接至第一组汽车车灯的阳极,第一组汽车车灯阴极通过第一控制开关模块接地。该两灯式汽车远近光灯控制电路解决现有技术中不是实现两组信号驱动两组汽车车灯的问题。的问题。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两灯式汽车远近光灯控制电路


[0001]本技术涉及灯驱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两灯式汽车远近光灯控制电路。

技术介绍

[0002]在汽车中,车灯有很多很多组,为了方便使得车灯在调控下运行,因此需要使用灯控制电路。
[0003]现有技术中,灯控制电路包括:灯驱动器、输出稳定模块以及输入稳定模块,灯驱动器的输入端连接至汽车总控制器的输出端,汽车总控制器的输出端输出启动灯的控制信号,输入稳定模块连接至灯驱动器的输入端,从而使得控制信号能稳定地输入灯驱动器,灯驱动器的输出端连接至输出稳定模块,使得汽车车灯能够被稳定的输入电压驱动,使得汽车车灯能够稳定工作,但是存在的缺点为:
[0004]为了实现汽车的近光灯和远光灯的实现,因此设计了两组汽车车灯(即是:第一组汽车灯、第二组汽车灯),由于汽车总控制器发出两组信号,一组信号是近光灯信号,另一组信号是远光灯信号,那么如何实现两组信号驱动两组汽车车灯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要提供一种两灯式汽车远近光灯控制电路,解决现有技术中不是实现两组信号驱动两组汽车车灯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7]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两灯式汽车远近光灯控制电路,包括:第一限流模块、第二限流模块、第三限流模块、第一灯驱动模块、第一控制开关模块、第一稳压模块、第二灯驱动模块、第二控制开关模块以及第二稳压模块;第一限流模块输入端连接至远光灯信号,第一限流模块输出端连接至第一灯驱动模块控制输入端,第一灯驱动模块的驱动端连接至第一控制开关模块的控制端,第一限流模块输出端连接至第一组汽车车灯的阳极,第一组汽车车灯阴极通过第一控制开关模块接地,第一组汽车车灯处安装有第一稳压模块;第二限流模块输入端连接至远光灯信号,第三限流模块输入端连接至近光灯信号,第二限流模块输出端以及第三限流模块输出端均连接至第二灯驱动模块控制输入端,第二灯驱动模块的驱动端连接至第二控制开关模块的控制端,第二限流模块输出端以及第三限流模块输出端均连接至第二组汽车车灯的阳极,第二组汽车车灯阴极通过第二控制开关模块接地,第二组汽车车灯处安装有第二稳压模块。
[0008]优选的是,第一控制开关模块和第二控制开关模块均为MOS管,MOS管的栅极为第一控制开关模块或第二控制开关模块的控制端,MOS管的源极用于连接至第一组汽车车灯阴极或第二组汽车车灯阴极,MOS管的漏极用于接地。
[0009]优选的是,MOS管的漏极连接至电阻R4一端和电阻R5一端,电阻R4另一端和电阻R5另一端均接地。
[0010]优选的是,在第一灯驱动模块或第二灯驱动模块的控制输入端均连接有第三稳压
模块。
[0011]优选的是,第一稳压模块和第二稳压模块均包括:电容C10、电感L1、稳压二极管D8、电阻R21、电容C14以及电容C15,电容C10正极连接至第一组汽车车灯阳极,电容C10负极连接至电感L1一端以及第一组汽车车灯阴极,电感L1另一端连接至MOS管源极,稳压二极管D8阴极连接至第一组汽车车灯阳极,稳压二极管D8阳极连接至MOS管源极,第一组汽车车灯阳极连接至电容C14正极,电容C14负极连接至电容C15正极以及MOS管源极,电容C15负极接地。
[0012]优选的是,第三稳压模块包括:电容EC1以及电容C1,电容EC1以及电容C1正极连接至第一限流模块或第二限流模块输出端,电容EC1以及电容C1负极接地。
[0013]优选的是,第一灯驱动模块和第二灯驱动模块均包括:电阻R1、电容C4以及灯驱动芯片,电阻R1一端为第一灯驱动模块或第二灯驱动模块的控制输入端,电阻R1另一端连接至电容C4正极,电容C4负极接地,电容C4正极连接至灯驱动芯片的电源端以及调光脚,灯驱动芯片采用SL8100芯片。
[0014]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5]1)实现了当仅有远光灯信号的时候,第一组汽车车灯和第二组汽车车灯均亮,由于远光灯功能实现的时候,需要较强的灯光,因此两组灯均亮;当仅有近光灯信号的时候,只有第二组汽车车灯亮,从实现近光灯功能。从而实现了近光灯信号和远光灯信号联合控制第一组汽车车灯和第二组汽车车灯,同时实现了远光灯信号可以同时控制第一组汽车车灯和第二组汽车车灯一起亮。
[0016]2)通过设置第一限流模块、第二限流模块以及第三限流模块,实现了当仅有近光灯信号的时候,因为有第二限流模块,阻挡近光灯信号的流动,因此不会有近光灯信号流向第一限流模块后进入第一灯驱动模块,避免近光灯信号影响第一组汽车车灯运行,避免了相互影响,从而保证了远光灯信号和近光灯信号能够稳定地控制第一组汽车车灯和第二组汽车车灯运行。
[0017]本技术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两灯式汽车远近光灯控制电路的电路图。
[0019]图2为第一灯驱动模块或第二灯驱动模块处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作用更加清楚及易于了解,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阐述:
[0021]如图1以及图2所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两灯式汽车远近光灯控制电路,包括:第一限流模块、第二限流模块、第三限流模块、第一灯驱动模块、第一控制开关模块、第一稳压模块、第二灯驱动模块、第二控制开关模块以及第二稳压模块;第一限流模块输入端连接至远光灯信号,第一限流模块输出端连接至第一灯驱动模块控制输入端,第一灯驱动模块的驱动端连接至第一控制开关模块的控制端,第一限流模块输出端连接至第一组汽车车灯
的阳极,第一组汽车车灯阴极通过第一控制开关模块接地,第一组汽车车灯处安装有第一稳压模块;第二限流模块输入端连接至远光灯信号,第三限流模块输入端连接至近光灯信号,第二限流模块输出端以及第三限流模块输出端均连接至第二灯驱动模块控制输入端,第二灯驱动模块的驱动端连接至第二控制开关模块的控制端,第二限流模块输出端以及第三限流模块输出端均连接至第二组汽车车灯的阳极,第二组汽车车灯阴极通过第二控制开关模块接地,第二组汽车车灯(图2中用LED1和LED2表示第二组汽车车灯)处安装有第二稳压模块。
[0022]第一限流模块为限流二极管D1,第二限流模块为限流二极管D2,第三限流模块为限流二极管D3。
[0023]第一控制开关模块和第二控制开关模块均为MOS管Q1,MOS管Q1的栅极为第一控制开关模块或第二控制开关模块的控制端,MOS管Q1的源极用于连接至第一组汽车车灯阴极或第二组汽车车灯阴极,MOS管Q1的漏极用于接地。MOS管Q1的栅极有高平电压输出的时候,MOS管Q1接通,从而保证MOS管Q1能够接通,保证所在的第一组汽车车灯和第二组汽车车灯能够接通近光灯信号或者远光灯信号,从而实现接通电压,保证第一组汽车车灯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两灯式汽车远近光灯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限流模块、第二限流模块、第三限流模块、第一灯驱动模块、第一控制开关模块、第一稳压模块、第二灯驱动模块、第二控制开关模块以及第二稳压模块;第一限流模块输入端连接至远光灯信号,第一限流模块输出端连接至第一灯驱动模块控制输入端,第一灯驱动模块的驱动端连接至第一控制开关模块的控制端,第一限流模块输出端连接至第一组汽车车灯的阳极,第一组汽车车灯阴极通过第一控制开关模块接地,第一组汽车车灯处安装有第一稳压模块;第二限流模块输入端连接至远光灯信号,第三限流模块输入端连接至近光灯信号,第二限流模块输出端以及第三限流模块输出端均连接至第二灯驱动模块控制输入端,第二灯驱动模块的驱动端连接至第二控制开关模块的控制端,第二限流模块输出端以及第三限流模块输出端均连接至第二组汽车车灯的阳极,第二组汽车车灯阴极通过第二控制开关模块接地,第二组汽车车灯处安装有第二稳压模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两灯式汽车远近光灯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第一控制开关模块和第二控制开关模块均为MOS管,MOS管的栅极为第一控制开关模块或第二控制开关模块的控制端,MOS管的源极用于连接至第一组汽车车灯阴极或第二组汽车车灯阴极,MOS管的漏极用于接地。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两灯式汽车远近光灯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MOS管的漏极连接至电阻R4一端和电阻R5一端,电阻R4另一端和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婧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艾迪仪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