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座椅用电动智能调角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86366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5 18: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调角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座椅用电动调角器,包括:驱动模块,包括用以传递转动力矩的主动转轴和与所述主动转轴相连的以提供主动转轴运转动力的异步驱动电机;核心件模块,其与所述驱动模块相连,用以对座椅角度进行调节;传动模块,其与所述核心件模块相连,包括与所述第一核心件相连的第一椅背连接件和与所述第二核心件相连的第二椅背连接件;中控模块,其分别与所述驱动模块、所述核心件模块以及所述传动模块相连,用以根据压力传感器检测到的所述第一椅背连接件和所述第二椅背连接件的平均压力将所述异步驱动电机的转速升高至第一对应转速。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了对于座椅角度调节过程稳定性和精准性的提高。于座椅角度调节过程稳定性和精准性的提高。于座椅角度调节过程稳定性和精准性的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座椅用电动智能调角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调角器
,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座椅用电动智能调角器。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中的汽车座椅调角器由于调角器对座椅的椅背与椅盆的开合角度进行调节过程中存在的连接组件与座椅之间的磨损程度掌握不精准导致的角度调节过程不稳定的问题。
[0003]中国专利公开号:CN112677837A公开了一种汽车座椅自动调角器,涉及电动汽车配件
,包括调节板、主动轴机构、机架和步进电机,调节板套设在主动轴机构上,主动轴机构与步进电机传动连接,步进电机固定在机架外侧,机架的内侧安装有主动轴机构。其具体使用时,正转按键、反转按键和步进电机均与单片机电连接,当按住正转按键时,步进电机正转,座椅角度抬高,当按住反转按键时,步进电机反转,同时推拉电磁铁推动棘爪与棘轮分离,当不再按住按键时,步进电机保持不动,棘爪与棘轮相抵,从而保证调节板保持稳定。由此可见,所述汽车座椅自动调角器存在由于座椅角度调节过程中的两个椅背连接件与椅背之间的磨损程度的检测不精准导致的角度调节稳定性以及精准性的降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汽车座椅用电动智能调角器。用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由于座椅角度调节过程中的两个椅背连接件与椅背之间的磨损程度的检测不精准导致的角度调节稳定性以及精准性的降低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汽车座椅用电动智能调角器,包括:驱动模块,包括用以传递转动力矩的主动转轴和与所述主动转轴相连的以提供主动转轴运转动力的异步驱动电机;核心件模块,其与所述驱动模块相连,用以对座椅角度进行调节,包括设置于所述异步驱动电机一侧的第一核心件以及设置于远离所述第一核心件一侧的第二核心件;传动模块,其与所述核心件模块相连,包括与所述第一核心件相连的第一椅背连接件和与所述第二核心件相连的第二椅背连接件,其中,所述第一椅背连接件和所述第二椅背连接件通过互相配合将核心件模块的转动力矩传递至座椅靠背;其中,第一椅背连接件和第二椅背连接件上分别设置有用以分别对第一椅背连接件和第二椅背连接件的压力进行检测的第一压力传感器和第二压力传感器,以及用以对第一椅背连接件和第二椅背连接件分别与椅背的距离进行检测的第一距离传感器和第二距离传感器;中控模块,其分别与所述驱动模块、所述核心件模块以及所述传动模块相连,用以根据压力传感器检测到的所述第一椅背连接件和所述第二椅背连接件的平均压力将所述异步驱动电机的转速升高至第一对应转速,以及,根据椅背连接件的平均振动强度将异步驱动电机的转速二次调节至第二对应转速,以及,根据历史数据中满足预设第三平均压力条件的平均压力数据的数量将异步驱动电机的加载电压调节至对应加载电压,以及,根据所述第一距离传感器检测到的第
一距离与第二距离传感器检测到的第二距离判定是否对角度行程进行调节;其中,所述预设第三平均压力条件为第一椅背连接件和第二椅背连接件的平均压力大于所述预设第二平均压力。
[0006]进一步地,所述核心件还包括:活动机构,其与所述主动转轴相连,用以对座椅角度进行调节;固定机构,其与所述活动机构相连,用以约束活动机构的水平位置;锁止机构,其设置于所述固定机构与所述活动机构之间,用以对活动机构进行锁止和解锁。
[0007]进一步地,所述中控模块在预设第一条件根据所述第一椅背连接件和所述第二椅背连接件的平均压力确定椅背连接件对椅背的牵引力是否在允许范围内的三类判定方式,其中,第一类判定方式为,所述中控模块在预设第一平均压力条件判定椅背连接件对椅背的牵引力在允许范围内,并控制各模块继续按照预设运行参数运行;第二类判定方式为,所述中控模块在预设第二平均压力条件判定椅背连接件对椅背的牵引力超出允许范围,通过计算第一椅背连接件和第二椅背连接件的平均压力与预设第一平均压力的差值将异步驱动电机转速升高至第一对应转速;第三类判定方式为,所述中控模块在预设第三平均压力条件判定椅背连接件对椅背的牵引力超出允许范围,初步判定核心件存在磨损,统计历史数据中满足所述预设第三平均压力条件的椅背连接件的平均压力数据的数量并根据平均压力数据数量对是否出现核心件磨损进行二次判定;其中,所述预设第一条件为所述异步驱动电机运行功率为定值;所述预设第一平均压力条件为所述第一椅背连接件和第二椅背连接件的平均压力小于等于预设第一平均压力;所述预设第二平均压力条件为所述第一椅背连接件和第二椅背连接件的平均压力大于预设第一平均压力且小于等于预设第二平均压力;所述预设第三平均压力条件为所述第一椅背连接件和第二椅背连接件的平均压力大于所述预设第二平均压力;其中,预设第一平均压力小于预设第二平均压力。
[0008]进一步地,所述中控模块在预设第二平均压力条件根据第一椅背连接件和第二椅背连接件的平均压力与预设第一平均压力的差值确定针对异步驱动电机转速的三类调节方式,其中,第一类转速调节方式为,所述中控模块在预设第一压力差值条件将所述异步驱动电机转速调节至预设电机转速;第二类转速调节方式为,所述中控模块在预设第二压力差值条件使用预设第一转速一次调节系数将所述异步驱动电机转速升高至第一转速;第三类转速调节方式为,所述中控模块在预设第三压力差值条件使用预设第二转速一次调节系数将所述异步驱动电机转速升高至第二转速;其中,所述预设第一压力差值条件为,椅背连接件平均压力差值小于等于预设第一平均压力差值;所述预设第二压力差值条件为,椅背连接件平均压力差值大于预设第一平均压力差值且小于等于预设第二平均压力差值;所述预设第三压力差值条件为,椅背连接件平均压力差值大于预设第二平均压力差值;其中,预设第一转速一次调节系数小于预
设第二转速一次调节系数,预设第一平均压力差值小于预设第二平均压力差值,椅背连接件平均压力差值为第一椅背连接件和第二椅背连接件的平均压力与预设第一平均压力的差值。
[0009]进一步地,所述中控模块在预设第三平均压力条件根据平均压力数据数量确定核心件是否发生磨损的三类二次判定方式,其中,第一类二次判定方式为,所述中控模块在预设第一平均压力数据数量条件二次判定所述核心件的磨损等级在允许范围内;第二类二次判定方式为,所述中控模块在预设第二平均压力数据数量条件二次判定所述椅背连接件存在一级磨损,并根据平均压力数据数量与预设第一平均压力数据数量的差值将所述异步驱动电机的加载电压调节至对应加载电压;第三类三次判定方式为,所述中控模块在预设第三平均压力数据数量条件初步判定存在非同步调节情况,调用所述第一距离传感器和所述第二距离传感器分别检测到的第一距离和第二距离判定是否对角度行程进行调节;其中,所述预设第一平均压力数据数量条件为所述平均压力数据数量小于等于预设第一平均压力数据数量;所述预设第二平均压力数据数量条件为所述平均压力数据数量大于预设第一平均压力数据数量且小于等于预设第二平均压力数据数量;所述预设第三平均压力数据数量条件为平均压力数据数量大于预设第二平均压力数据数量;其中,所述预设第一平均压力数据数量小于预设第二平均压力数据数量。
[0010]进一步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座椅用电动智能调角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模块,包括用以传递转动力矩的主动转轴和与所述主动转轴相连的以提供主动转轴运转动力的异步驱动电机;核心件模块,其与所述驱动模块相连,用以对座椅角度进行调节,包括设置于所述异步驱动电机一侧的第一核心件以及设置于远离所述第一核心件一侧的第二核心件;传动模块,其与所述核心件模块相连,包括与所述第一核心件相连的第一椅背连接件和与所述第二核心件相连的第二椅背连接件,其中,所述第一椅背连接件和所述第二椅背连接件通过互相配合将核心件模块的转动力矩传递至座椅靠背;其中,第一椅背连接件和第二椅背连接件上分别设置有用以分别对第一椅背连接件和第二椅背连接件的压力进行检测的第一压力传感器和第二压力传感器,以及用以对第一椅背连接件和第二椅背连接件分别与椅背的距离进行检测的第一距离传感器和第二距离传感器;中控模块,其分别与所述驱动模块、所述核心件模块以及所述传动模块相连,用以根据压力传感器检测到的所述第一椅背连接件和所述第二椅背连接件的平均压力将所述异步驱动电机的转速升高至第一对应转速,以及,根据椅背连接件的平均振动强度将异步驱动电机的转速二次调节至第二对应转速,以及,根据历史数据中满足预设第三平均压力条件的平均压力数据的数量将异步驱动电机的加载电压调节至对应加载电压,以及,根据所述第一距离传感器检测到的第一距离与第二距离传感器检测到的第二距离判定是否对角度行程进行调节;其中,所述预设第三平均压力条件为第一椅背连接件和第二椅背连接件的平均压力大于所述预设第二平均压力。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座椅用电动智能调角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核心件还包括:活动机构,其与所述主动转轴相连,用以对座椅角度进行调节;固定机构,其与所述活动机构相连,用以约束活动机构的水平位置;锁止机构,其设置于所述固定机构与所述活动机构之间,用以对活动机构进行锁止和解锁。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座椅用电动智能调角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控模块在预设第一条件根据所述第一椅背连接件和所述第二椅背连接件的平均压力确定椅背连接件对椅背的牵引力是否在允许范围内的三类判定方式,其中,第一类判定方式为,所述中控模块在预设第一平均压力条件判定椅背连接件对椅背的牵引力在允许范围内,并控制各模块继续按照预设运行参数运行;第二类判定方式为,所述中控模块在预设第二平均压力条件判定椅背连接件对椅背的牵引力超出允许范围,通过计算第一椅背连接件和第二椅背连接件的平均压力与预设第一平均压力的差值将异步驱动电机转速升高至第一对应转速;第三类判定方式为,所述中控模块在预设第三平均压力条件判定椅背连接件对椅背的牵引力超出允许范围,初步判定核心件存在磨损,统计历史数据中满足所述预设第三平均压力条件的椅背连接件的平均压力数据的数量并根据平均压力数据数量对是否出现核心件磨损进行二次判定;其中,所述预设第一条件为所述异步驱动电机运行功率为定值;所述预设第一平均压
力条件为所述第一椅背连接件和第二椅背连接件的平均压力小于等于预设第一平均压力;所述预设第二平均压力条件为所述第一椅背连接件和第二椅背连接件的平均压力大于预设第一平均压力且小于等于预设第二平均压力;所述预设第三平均压力条件为所述第一椅背连接件和第二椅背连接件的平均压力大于所述预设第二平均压力;其中,预设第一平均压力小于预设第二平均压力。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座椅用电动智能调角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控模块在预设第二平均压力条件根据第一椅背连接件和第二椅背连接件的平均压力与预设第一平均压力的差值确定针对异步驱动电机转速的三类调节方式,其中,第一类转速调节方式为,所述中控模块在预设第一压力差值条件将所述异步驱动电机转速调节至预设电机转速;第二类转速调节方式为,所述中控模块在预设第二压力差值条件使用预设第一转速一次调节系数将所述异步驱动电机转速升高至第一转速;第三类转速调节方式为,所述中控模块在预设第三压力差值条件使用预设第二转速一次调节系数将所述异步驱动电机转速升高至第二转速;其中,所述预设第一压力差值条件为,椅背连接件平均压力差值小于等于预设第一平均压力差值;所述预设第二压力差值条件为,椅背连接件平均压力差值大于预设第一平均压力差值且小于等于预设第二平均压力差值;所述预设第三压力差值条件为,椅背连接件平均压力差值大于预设第二平均压力差值;其中,预设第一转速一次调节系数小于预设第二转速一次调节系数,预设第一平均压力差值小于预设第二平均压力差值,椅背连接件平均压力差值为第一椅背连接件和第二椅背连接件的平均压力与预设第一平均压力的差值。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座椅用电动智能调角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控模块在预设第三平均压力条件根据平均压力数据数量确定核心件是否发生磨损的三类二次判定方式,其中,第一类二次判定方式为,所述中控模块在预设第一平均压力数据数量条件二次判定所述核心件的磨损等级在允许范围内;第二类二次判定方式为,所述中控模块在预设第二平均压力数据数量条件二次判定所述椅背连接件存在一级磨损,并根据平均压力数据数量与预设第一平均压力数据数量的差值将所述异步驱动电机的加载电压调节至对应加载电压;第三类三次判定方式为,所述中控模块在预设第三平均压力数据数量条件初步判定存在非同步调节情况,调用所述第一距离传感器和所述第二距离传感器分别检测到的第一距离和第二距离判定是否对角度行程进行调节;其中,所述预设第一平均压力数据数量条件为所述平均压力数据数量小于等于预设第一平均压力数据数量;所述预设第二平均压力数据数量条件为所述平均压力数据数量大于预设第一平均压力数据数量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正良潘美娜
申请(专利权)人:张家港市宏博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