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适应舒适性气囊调节系统、调节座椅及调节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779358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8 22: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适应舒适性气囊调节系统、调节座椅及调节方法,该调节系统包括第一中部调节气垫、第一侧翼调节气垫、第二中部调节气垫、第二侧翼调节气垫、第一压力检测垫、第二压力检测垫、检测垫控制器、调节气路组件、气泵、气垫控制器;第一中部调节气垫布置在座椅靠背的中间区域,第一侧翼调节气垫布置在座椅靠背的侧翼区域;第二中部调节气垫布置在座椅座垫的中间区域,第二侧翼调节气垫布置在座椅座垫的侧翼区域;第一压力检测垫用于检测靠背的压力分布,第二压力检测垫用于检测坐垫的压力分布。该调节系统通过柔性的压力检测垫实时反馈压力数据,根据压力数据使用微调气垫来解决乘客不同造成的舒适性差异,提升座椅的舒适性。性。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适应舒适性气囊调节系统、调节座椅及调节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
,涉及汽车座椅,具体涉及一种自适应舒适性气囊调节系统、调节座椅及调节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汽车座椅在生产过程中采用的是标准的人体模型设计的座椅,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人体的体重、体型、体态不同,座椅实际上是有差异的,这就导致了人在座椅上久坐就会产生疲劳,疲劳影响乘员的行驶,所以根据人体对座椅进行微调,减少人体的疲劳度,增加人体的舒适性,是当前汽车智能化的发展方向。
[0003]现有技术当中,一直对座椅的泡沫进行优化,通过慢回弹、超软、记忆等方式解决座椅舒适性的问题,但人体的重量和体态差异很大,通过调整泡沫的方式无法彻底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鉴于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适应舒适性气囊调节系统,该调节系统通过柔性的压力检测垫实时反馈压力数据,根据压力数据使用微调气垫来解决乘客不同造成的舒适性差异,提升座椅的舒适性。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自适应舒适性气囊调节系统,包括N个第一中部调节气垫、第一侧翼调节气垫、N个第二中部调节气垫、第二侧翼调节气垫、第一压力检测垫、第二压力检测垫、检测垫控制器、调节气路组件、气泵、气垫控制器;
[0007]其中,N个所述的第一中部调节气垫布置在座椅靠背的中间区域,所述第一侧翼调节气垫布置在座椅靠背的侧翼区域;N个所述的第二中部调节气垫布置在座椅座垫的中间区域,所述第二侧翼调节气垫布置在座椅座垫的侧翼区域;
[0008]所述第一压力检测垫设置在座椅靠背蒙皮的内侧,第一压力检测垫包括两个靠背侧翼部、靠背主体部;两个所述的靠背侧翼部设置在第一侧翼调节气垫的上面,靠背侧翼部内设有多个传感器;所述靠背主体部设置在N个所述的第一中部调节气垫的上面,靠背主体部包括N个压力检测区域,N个压力检测区域与N个第一中部调节气垫相对设置,每个压力检测区域内有多个传感器;
[0009]所述第二压力检测垫设置在座椅坐垫蒙皮的内侧,第二压力检测垫包括两个坐垫侧翼部、坐垫主体部;两个所述的坐垫侧翼部设置在第二侧翼调节气垫的上面,坐垫侧翼部内设有多个传感器;所述坐垫主体部62设置在8个所述的第二中部调节气垫3的上面,坐垫主体部包括N个压力检测区域,N个压力检测区域与N个第二中部调节气垫相对设置,每个压力检测区域内有多个传感器;第一压力检测垫、第二压力检测垫与检测垫控制器连接,用于将第一压力检测垫和第二压力检测垫内各个传感器监测的数据发送给检测垫控制器;
[0010]所述检测垫控制器,用于根据第一压力检测垫两个靠背侧翼部内的各个传感器监测的数据,计算座椅靠背两个侧翼区域的压力值P
bs1
、P
bs2
;根据第一压力检测垫靠背主体部
内的各个传感器监测的数据,计算座椅靠背中间的N个压力检测区域的压力值P
bm1
、P
bm2
……
P
bmn
;根据第二压力检测垫两个坐垫侧翼部内的各个传感器监测的数据,计算座椅坐垫两个侧翼区域的压力值P
cs1
、P
cs2
;根据第二压力检测垫坐垫主体部内的各个传感器监测的数据,计算座椅坐垫中间的N个压力检测区域的压力值P
cm1
、P
cm2
……
P
cmn
,并将计算的数据发送给气垫控制器;
[0011]所述调节气路组件包括多个分管路,多个所述的分管路用于将N个第一中部调节气垫、第一侧翼调节气垫、N个第二中部调节气垫、第二侧翼调节气垫与气泵连通,分管路上安装有调节阀;
[0012]所述气泵、调节阀与气垫控制器连接;
[0013]所述气垫控制器,用于根据检测垫控制器发送的数据计算座椅靠背整体受力区域的受力均值P1、座椅坐垫整体受力区域的受力均值P2、座椅靠背中间受力区域的受力均值P3、座椅坐垫中间受力区域的受力均值P4,计算P3、座椅坐垫中间受力区域的受力均值P4,计算的值,以及座椅靠背两个侧翼区域的压力差值/压力偏大的侧翼区域的压力值和座椅坐垫两个侧翼区域的压力差值/压力偏大的侧翼区域的压力值;分别将其与气垫控制器内预先设定的阈值比较;当超过阈值时,则控制气泵和相应调节阀开启,对相应调节气袋进行调节,使其在设定阈值内。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所述N个第一中部调节气垫、第一侧翼调节气垫通过粘贴和拉带的方式固定在座椅靠背的泡沫层,所述第一压力检测垫缝合在座椅靠背的蒙皮层内侧;所述N个第二中部调节气垫、第二侧翼调节气垫通过粘贴和拉带的方式固定在座椅坐垫的泡沫层,所述第二压力检测垫缝合在座椅坐垫的蒙皮层内侧;所述泡沫层作为底部作为支撑,所述蒙皮层通过C型钉和泡沫层的钢丝进行固定。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述分管路的一端与主管路连通,另一端与调节气袋连通,所述主管路与气泵连接;所述气泵设置在座椅骨架内侧。
[001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所述第一压力检测垫、第二压力检测垫通过信号线与检测垫控制器连接。
[001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所述气垫控制器内有数据存储模块,所述数据存储模块用于对历史调节数据进行记忆并存储。
[0018]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自适应舒适性气囊调节座椅,该座椅包括座椅本体,所述座椅本体包括座椅靠背、座椅坐垫,所述座椅靠背、座椅坐垫上安装上述所述的自适应舒适性气囊调节系统。
[0019]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自适应舒适性气囊调节座椅的调节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0]步骤S1、初始化:自适应舒适性气囊调节系统启动后,第一压力检测垫、第二压力检测垫、N个第一中部调节气垫、第一侧翼调节气垫、N个第二中部调节气垫、第二侧翼调节气垫进行自检,无人乘坐且无额外受力时,系统初始化,第一压力检测垫、第二压力检测垫数据设置为零,第一中部调节气垫、第一侧翼调节气垫、第二中部调节气垫、第二侧翼调节气垫排空内部气体,进入等待人乘坐的状态;
[0021]步骤S2、乘客乘坐:乘客乘坐在座椅上,经过设定的时间后,若第一压力检测垫、第二压力检测垫检测到体态受力稳定,则执行步骤S3;
[0022]步骤S3、压力检测:第一压力检测垫、第二压力检测垫内的各个传感器采集压力数据,并将监测的数据发送给检测垫控制器,检测垫控制器根据第一压力检测垫两个侧翼部内的各个传感器监测的数据,计算座椅靠背两个侧翼区域的压力值P
bs1
、P
bs2
;根据第一压力检测垫靠背主体部内的各个传感器监测的数据,计算座椅靠背中间的N个压力检测区域的压力值P
bm1
、P
bm2
……
P
bmn
;根据第二压力检测垫两个侧翼部内的各个传感器监测的数据,计算座椅坐垫两个侧翼区域的压力值P
cs1
、P
cs2
;根据第二压力检测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适应舒适性气囊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N个第一中部调节气垫、第一侧翼调节气垫、N个第二中部调节气垫、第二侧翼调节气垫、第一压力检测垫、第二压力检测垫、检测垫控制器、调节气路组件、气泵、气垫控制器;其中,N个所述的第一中部调节气垫布置在座椅靠背的中间区域,所述第一侧翼调节气垫布置在座椅靠背的侧翼区域;N个所述的第二中部调节气垫布置在座椅座垫的中间区域,所述第二侧翼调节气垫布置在座椅座垫的侧翼区域;所述第一压力检测垫设置在座椅靠背蒙皮的内侧,第一压力检测垫包括两个靠背侧翼部、靠背主体部;两个所述的靠背侧翼部设置在第一侧翼调节气垫的上面,靠背侧翼部内设有多个传感器;所述靠背主体部设置在N个所述的第一中部调节气垫的上面,靠背主体部包括N个压力检测区域,N个压力检测区域与N个第一中部调节气垫相对设置,每个压力检测区域内有多个传感器;所述第二压力检测垫设置在座椅坐垫蒙皮的内侧,第二压力检测垫包括两个坐垫侧翼部、坐垫主体部;两个所述的坐垫侧翼部设置在第二侧翼调节气垫的上面,坐垫侧翼部内设有多个传感器;所述坐垫主体部62设置在8个所述的第二中部调节气垫3的上面,坐垫主体部包括N个压力检测区域,N个压力检测区域与N个第二中部调节气垫相对设置,每个压力检测区域内有多个传感器;第一压力检测垫、第二压力检测垫与检测垫控制器连接,用于将第一压力检测垫和第二压力检测垫内各个传感器监测的数据发送给检测垫控制器;所述检测垫控制器,用于根据第一压力检测垫两个靠背侧翼部内的各个传感器监测的数据,计算座椅靠背两个侧翼区域的压力值P
bs1
、P
bs2
;根据第一压力检测垫靠背主体部内的各个传感器监测的数据,计算座椅靠背中间的N个压力检测区域的压力值P
bm1
、P
bm2
……
P
bmn
;根据第二压力检测垫两个坐垫侧翼部内的各个传感器监测的数据,计算座椅坐垫两个侧翼区域的压力值P
cs1
、P
cs2
;根据第二压力检测垫坐垫主体部内的各个传感器监测的数据,计算座椅坐垫中间的N个压力检测区域的压力值P
cm1
、P
cm2
……
P
cmn
,并将计算的数据发送给气垫控制器;所述调节气路组件包括多个分管路,多个所述的分管路用于将N个第一中部调节气垫、第一侧翼调节气垫、N个第二中部调节气垫、第二侧翼调节气垫与气泵连通,分管路上安装有调节阀;所述气泵、调节阀与气垫控制器连接;所述气垫控制器,用于根据检测垫控制器发送的数据计算座椅靠背整体受力区域的受力均值P1、座椅坐垫整体受力区域的受力均值P2、座椅靠背中间受力区域的受力均值P3、座椅坐垫中间受力区域的受力均值P4,计算椅坐垫中间受力区域的受力均值P4,计算的值,以及座椅靠背两个侧翼区域的压力差值/压力偏大的侧翼区域的压力值和座椅坐垫两个侧翼区域的压力差值/压力偏大的侧翼区域的压力值;分别将其与气垫控制器内预先设定的阈值比较;当超过阈值时,则控制气泵和相应调节阀开启,对相应调节气袋进行调节,使其在设定阈值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适应舒适性气囊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N个第一中部调节气垫、第一侧翼调节气垫通过粘贴和拉带的方式固定在座椅靠背的泡沫层,所述
第一压力检测垫缝合在座椅靠背的蒙皮层内侧;所述N个第二中部调节气垫、第二侧翼调节气垫通过粘贴和拉带的方式固定在座椅坐垫的泡沫层,所述第二压力检测垫缝合在座椅坐垫的蒙皮层内侧;所述泡沫层作为底部作为支撑,所述蒙皮层通过C型钉和泡沫层的钢丝进行固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适应舒适性气囊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管路的一端与主管路连通,另一端与调节气袋连通,所述主管路与气泵连接;所述气泵设置在座椅骨架内侧。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适应舒适性气囊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力检测垫、第二压力检测垫通过信号线与检测垫控制器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适应舒适性气囊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垫控制器内有数据存储模块,所述数据存储模块用于对历史调节数据进行记忆并存储。6.一种自适应舒适性气囊调节座椅,该座椅包括座椅本体,所述座椅本体包括座椅靠背、座椅坐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靠背、座椅坐垫上安装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健伟王保东刘息宇王天明刘宝玉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卓骏汽车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