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座椅及包括其的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840141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5 15:30
本申请提供一种车辆座椅及包括所述车辆座椅的车辆。所述车辆座椅包括座椅本体、控制器以及至少两个运动机构。各个所述运动机构分别连接到所述座椅本体和车辆连接点,从而分别驱动所述座椅本体相对于车辆发生升降运动与旋转运动;控制器基于车辆的转动角度分别对所述至少两个运动机构进行独立控制。根据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实现了车辆座椅倾斜角度的智能控制与调节,有效减弱了车辆内乘客身体的晃动,提高了乘坐平稳性和舒适性,并进一步提高了乘坐安全性。坐安全性。坐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座椅及包括其的车辆


[0001]本申请涉及车辆座椅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具有改进的稳定性的车辆座椅,并进一步涉及一种包括所述车辆座椅的车辆。

技术介绍

[0002]车辆座椅为乘客提供在车内的乘坐和必要支撑,而随着汽车制造技术的发展,对车辆座椅的乘坐的稳定性和舒适性要求越来越高。在各种复杂的路面条件和交通状况下,车辆时常会经历例如急转弯、刹车等非平稳工况,车内乘客将随之出现身体的倾斜或晃动,从而影响乘坐体验,另外还存在例如乘客碰撞车辆内饰的潜在风险。
[0003]因此,提供一种具有改进的稳定性的车辆座椅,对于提高车辆乘坐稳定性和安全性至关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旨在提供一种车辆座椅及包括所述车辆座椅的车辆,以解决或缓解至少部分
技术介绍
中提及的问题。
[0005]为了实现前述目的之一,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车辆座椅,其包括:座椅本体;至少两个运动机构,各个所述运动机构分别连接到所述座椅本体和车辆连接点,从而分别驱动所述座椅本体相对于车辆发生升降运动与旋转运动;控制器,其基于车辆的转动角度分别对所述至少两个运动机构进行独立控制。
[0006]除了上述特征中的一个或多个之外,或者作为替代方案,在另外的实施例中,各个所述运动机构包括连接到所述车辆连接点的升降机构与连接到所述座椅本体的旋转机构。
[0007]除了上述特征中的一个或多个之外,或者作为替代方案,在另外的实施例中,所述升降机构包括推杆和伸缩杆,其中所述推杆固定连接到所述车辆连接点,所述伸缩杆滑动连接在所述推杆与所述旋转机构之间,所述控制器能够控制所述推杆推动或缩回所述伸缩杆来控制所述升降机构的升降运动。
[0008]除了上述特征中的一个或多个之外,或者作为替代方案,在另外的实施例中,所述旋转机构包括转轴和与所述转轴枢接的枢接支架,其中所述转轴通过安装支架固定连接到所述升降机构,且所述枢接支架固定连接到所述座椅本体;在所述升降机构受控地发生升降运动时,所述枢接支架相对于所述转轴发生旋转运动。
[0009]除了上述特征中的一个或多个之外,或者作为替代方案,在另外的实施例中,所述运动机构关于所述车辆座椅横向对称设置。
[0010]除了上述特征中的一个或多个之外,或者作为替代方案,在另外的实施例中,所述车辆座椅还包括角度传感器,所述角度传感器用于检测车辆的转动角度,并将所述转动角度的信号传递给所述控制器。
[0011]除了上述特征中的一个或多个之外,或者作为替代方案,在另外的实施例中,所述车辆座椅还包括设置在车辆内的盒体,所述盒体用于封装所述控制器和/或所述角度传感
器。
[0012]除了上述特征中的一个或多个之外,或者作为替代方案,在另外的实施例中,所述车辆座椅还包括固定底座,各个所述运动机构通过所述固定底座分别连接到车辆连接点。
[0013]除了上述特征中的一个或多个之外,或者作为替代方案,在另外的实施例中,所述车辆座椅还包括固定在所述车辆座椅后部的储物器。
[0014]除了上述特征中的一个或多个之外,或者作为替代方案,在另外的实施例中,所述储物器通过连接杆固定到所述座椅本体横向中部。
[0015]除了上述特征中的一个或多个之外,或者作为替代方案,在另外的实施例中,所述储物器具有朝向所述车辆座椅后方的开口。
[0016]除了上述特征中的一个或多个之外,或者作为替代方案,在另外的实施例中,所述储物器具有朝向所述车辆座椅内凹的曲形柱面结构,所述曲形柱面结构竖直布置,并且所述曲形柱面结构的至少两个竖直边缘内侧设置有卡紧件。
[0017]为了实现前述目的之一,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其内固定安装有如前述方面中所述的车辆座椅。
[0018]根据本申请的车辆座椅及包括所述车辆座椅的车辆,通过布置控制器以及在座椅本体和车辆连接点之间设置运动机构,实现了车辆座椅倾斜角度的自动控制与调节,从而能够根据车辆的转动角度控制车辆座椅的平稳,提高了车辆的乘坐稳定性和舒适性。
附图说明
[0019]参照附图,本申请的公开内容将更加显然。应当了解,这些附图仅仅用于说明的目的,而并非意在对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制。图中:图1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一种实施方式的车辆座椅的正面示意图;图2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一种实施方式的车辆座椅的侧面示意图;图3是图1的A部位中的旋转结构的放大图;图4是图1中的盒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1中的储物器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文将参照附图中的示例性实施例来详细地描述本申请。但应当知道的是,本申请可通过多种不同的形式来实现,而不应该被理解为局限于本文所阐述的实施例。在此提供这些实施例旨在使得本申请的公开内容更为完整与详尽,并将本申请的构思完全传递给本领域技术人员。
[0021]此外,对于在本文所提及的实施例中予以描述或隐含的任意单个技术特征,或者被显示或隐含在各附图中的任意单个技术特征,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想到在这些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物)之间继续进行适当的组合或者删减,由此获得可能未在本文中直接提及的本申请的更多其它实施例,这些实施例并未脱离本申请的范围。
[0022]本文中所提及的术语“前”、“后”分别指乘客坐在座椅中时所面对的方向和所背对的方向,“纵向”指座椅的前后方向,“横向”指与座椅的前后方向和竖直方向相垂直的方向。
[0023]图1是根据本申请的一种实施方式的车辆座椅的正面示意图,图2示出了根据本申
请的一种实施方式的车辆座椅的侧面示意图。
[0024]从图中可以看出,车辆座椅100包括座椅本体110、运动机构120以及控制器130。各个运动机构120分别连接到座椅本体110和车辆连接点,从而分别驱动座椅本体110相对于车辆发生升降运动与旋转运动,使得座椅本体110随车辆的侧倾、俯仰等发生对应的反向倾斜,以使乘客平稳地乘坐。控制器130能够基于车辆的转动角度分别对运动机构120进行独立控制,即各个运动机构120可以分别进行升降或旋转而互不干扰。其中,车辆的转动角度可以是例如在转弯、刹车或加速、不平坦路面、上、下坡等情况下的车身的倾斜角度。
[0025]图中示出了两个运动机构120,其能够适应车辆的侧倾,例如,在控制器130控制一个运动机构120伸长时,能够使座椅本体110的相应侧向上,座椅本体110则处在倾斜状态,其倾斜方向与汽车的侧倾方向相反。此外,还可以设置更多的运动机构120以进行更多方向上的、更精确的调节,例如,可以在座椅本体110上设置四个运动机构120,其中在座椅本体110横向和纵向上分别布置两个运动机构120,此时,横向布置的运动机构120可以调节因例如急转弯时的车辆侧倾所引起的车辆座椅100的横向倾斜,而纵向布置的运动机构120可以调节因例如急刹车或加速时的车辆俯仰所引起的车辆座椅100的前后倾斜,从而使乘客身体保持平稳。
[0026]在此种布置下,本文所述及的车辆座椅实现了倾斜角度的智能控制与调节,消除了车辆转动角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座椅(100),其特征在于,包括:座椅本体(110);至少两个运动机构(120),各个所述运动机构(120)分别连接到所述座椅本体(110)和车辆连接点,从而分别驱动所述座椅本体(110)相对于车辆发生升降运动与旋转运动;控制器(130),其基于车辆的转动角度分别对所述至少两个运动机构(120)进行独立控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座椅(100),其特征在于,各个所述运动机构(120)包括连接到所述车辆连接点的升降机构(121)与连接到所述座椅本体(110)的旋转机构(12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座椅(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121)包括推杆(1211)和伸缩杆(1212),其中所述推杆(1211)固定连接到所述车辆连接点,所述伸缩杆(1212)滑动连接在所述推杆(1211)与所述旋转机构(122)之间,所述控制器(130)控制所述推杆(1211)推动或缩回所述伸缩杆(1212)来控制所述升降机构(121)的升降运动。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座椅(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机构(122)包括转轴(1221)和与所述转轴(1221)枢接的枢接支架(1222),其中所述转轴(1221)通过安装支架(1223)固定连接到所述升降机构(121),且所述枢接支架(1222)固定连接到所述座椅本体(110);在所述升降机构(121)受控地发生升降运动时,所述枢接支架(1222)相对于所述转轴(1221)发生旋转运动。5.根据权利要求1

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车辆座椅(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运动机构(120)关于所述车辆座椅(100)横向对称设置。6.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耿志超雍建军尹孟征
申请(专利权)人: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