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载带成型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83417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2 02: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载带成型模具,包括模具座、载带模具和模具盖,所述模具盖的内部固定安装穿过模具座和载带模具内部转动轴,所述模具盖的内部活动安装有延伸至模具座内部的插杆。该载带成型模具,通过设置微型电机,先推动拉环使插杆移动压缩弹簧套筒,插杆稳定移动后与感应器相碰,同时插杆移动带动拉钩移动至固定环的内圈中与其不相贴,这时感应器传递信息给控制器使其控制微型电机运行,微型电机运行使其输出轴带动第一齿轮转动使相啮合的第二齿轮带动转轴转动,转轴转动带动两个移动块相对螺纹移动使拉钩从固定环的内圈中退出至插槽中,再拉动拉环使插杆退出插槽,使模具座、载带模具和模具盖之间不再固定。载带模具和模具盖之间不再固定。载带模具和模具盖之间不再固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载带成型模具


[0001]本技术涉及载带生产
,具体为一种载带成型模具。

技术介绍

[0002]载带指的是广泛应用于IC、电阻、电感、电容、连接器、LED、保险丝、开关、继电器、接插件、振荡器、二极管、三极管等SMT电子元件的包装的塑胶载体,通常载带上具有一定形态的容纳孔以容纳上述各配件。
[0003]目前市场上的载带应用已经十分广泛了,通过在载带上方封合盖带形成闭合式的包装,用于保护电子元器件在运输途中不受污染和损坏,载带需要载带成型模具进行生产,虽然能够针对不同规格的载带进行更换辅助模具,但是大部分载带成型模具在更换的过程中比较繁琐,现有的载带成型模具大多采用多个固定螺栓对其进行固定,多个固定螺栓拆卸需要大量时间且固定螺栓长期使用进行拆卸很容易出现滑丝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载带成型模具,具备便于拆卸且稳固的优点,解决了大部分载带成型模具在更换的过程中比较繁琐,现有的载带成型模具大多采用多个固定螺栓对其进行固定,多个固定螺栓拆卸需要大量时间且固定螺栓长期使用进行拆卸很容易出现滑丝的现象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便于拆卸且稳固的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载带成型模具,包括模具座、载带模具和模具盖,所述模具盖的内部固定安装穿过模具座和载带模具内部转动轴,所述模具盖的内部活动安装有延伸至模具座内部的插杆,所述插杆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与模具座内部连接的加固机构;
[0006]所述加固机构包括弹簧套筒,所述模具座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弹簧套筒,所述模具座的内部且位于弹簧套筒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感应器,所述插杆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微型电机,所述微型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安装有第一齿轮,所述插杆的内部活动安装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外部固定安装有与第一齿轮相啮合的第二齿轮,所述转轴的外部活动安装有数量为两个的移动块,两个移动块的相离面均固定安装有延伸至插杆外部的拉钩,所述模具座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数量为两个的固定环,所述插杆的内部且位于转轴的右侧固定安装有固定杆,两个所述拉钩的右侧固定安装有与固定杆滑动连接的连接块,所述插杆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控制器。
[0007]进一步,所述模具座、载带模具和模具盖的顶部和底部安装有轴向螺钉,所述轴向螺钉的左侧且位于模具盖的左侧螺纹连接有螺母。
[0008]进一步,所述模具座、载带模具和模具盖的内部开设有相通的插孔槽,所述插杆位于插孔槽的内部。
[0009]进一步,所述弹簧套筒位于插孔槽右侧内部,两个所述固定环位于插孔槽的上下两侧,且固定环的内圈直径大于拉钩的总宽度。
[0010]进一步,所述转轴的外部设置有双向的螺纹圈,所述移动块的内部开设有与螺纹圈螺纹连接的螺纹孔。
[0011]进一步,所述控制器与微型电机和感应器之间均通过导线电连接,所述连接块的内部开设有与固定杆相适配的滑孔。
[0012]进一步,所述插杆的左侧固定安装有拉环。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4]1、该载带成型模具,通过设置轴向螺钉,两个轴向螺钉和两个螺母便于对模具座、载带模具和模具盖的上下进行初步固定的作用,同时需要更换载带模具的时候,只需要拆卸两个轴向螺钉、螺母和插杆,节约拆卸时间,使载带模具拆卸的时候步骤简单不费时的作用。
[0015]2、该载带成型模具,通过设置微型电机,当需要拆卸模具座、载带模具和模具盖上插杆时,先推动拉环使插杆移动压缩弹簧套筒,插杆稳定移动后与感应器相碰,同时插杆移动带动拉钩移动至固定环的内圈中与其不相贴,这时感应器传递信息给控制器使其控制微型电机运行,微型电机运行使其输出轴带动第一齿轮转动,第一齿轮转动带动相啮合的第二齿轮,使第二齿轮带动转轴转动,转轴转动带动两个移动块相对螺纹移动,移动块移动带动拉钩从固定环的内圈中退出至插槽中,再拉动拉环使插杆退出插槽,使模具座、载带模具和模具盖之间不再固定,从而拆卸模具座和载带模具后,对载带模具进行更换,实现便于拆卸载带模具更换不同尺寸模具进行生产的作用。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结构局部爆炸图;
[0018]图3为本技术结构局部剖视图;
[0019]图4为本技术结构图3中A处放大图。
[0020]图中:1、模具座;2、载带模具;3、模具盖;4、转动轴;5、螺母;6、轴向螺钉;7、插杆;8、加固机构;801、弹簧套筒;802、感应器;803、微型电机;804、第一齿轮;805、转轴;806、第二齿轮;807、移动块;808、拉钩;809、固定环;810、固定杆;811、连接块;812、控制器;9、拉环;10、插孔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请参阅图1

4,本实施例中的一种载带成型模具,包括模具座1、载带模具2和模具盖3,模具盖3的内部固定安装穿过模具座1和载带模具2内部转动轴4,模具盖3的内部活动安装有延伸至模具座1内部的插杆7,插杆7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与模具座1内部连接的加固机构8。
[0023]加固机构8包括弹簧套筒801,模具座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弹簧套筒801,推动拉环9
使插杆7移动压缩弹簧套筒801,插杆7稳定移动后与感应器802相碰,模具座1的内部且位于弹簧套筒80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感应器802,插杆7移动带动拉钩808移动至固定环809的内圈中与其不相贴,这时感应器802传递信息给控制器812使其控制微型电机803运行,插杆7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微型电机803,微型电机803运行使其输出轴带动第一齿轮804转动,微型电机803的输出轴上固定安装有第一齿轮804,第一齿轮804转动带动相啮合的第二齿轮806,使第二齿轮806带动转轴805转动,插杆7的内部活动安装有转轴805,转轴805的外部固定安装有与第一齿轮804相啮合的第二齿轮806,转轴805的外部活动安装有数量为两个的移动块807,转轴805转动带动两个移动块807相对螺纹移动,两个移动块807的相离面均固定安装有延伸至插杆7外部的拉钩808,模具座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数量为两个的固定环809,移动块807移动带动拉钩808从固定环809的内圈中退出至插槽10中,插杆7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控制器812。
[0024]在案例实施中,插杆7的内部且位于转轴805的右侧固定安装有固定杆810,两个拉钩808的右侧固定安装有与固定杆810滑动连接的连接块811,连接块811的内部开设有与固定杆810相适配的滑孔,便于移动块807螺纹移动带动拉钩808使连接块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载带成型模具,包括模具座(1)、载带模具(2)和模具盖(3),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盖(3)的内部固定安装穿过模具座(1)和载带模具(2)内部转动轴(4),所述模具盖(3)的内部活动安装有延伸至模具座(1)内部的插杆(7),所述插杆(7)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与模具座(1)内部连接的加固机构(8);所述加固机构(8)包括弹簧套筒(801),所述模具座(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弹簧套筒(801),所述模具座(1)的内部且位于弹簧套筒(80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感应器(802),所述插杆(7)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微型电机(803),所述微型电机(803)的输出轴上固定安装有第一齿轮(804),所述插杆(7)的内部活动安装有转轴(805),所述转轴(805)的外部固定安装有与第一齿轮(804)相啮合的第二齿轮(806),所述转轴(805)的外部活动安装有数量为两个的移动块(807),两个移动块(807)的相离面均固定安装有延伸至插杆(7)外部的拉钩(808),所述模具座(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数量为两个的固定环(809),所述插杆(7)的内部且位于转轴(805)的右侧固定安装有固定杆(810),两个所述拉钩(808)的右侧固定安装有与固定杆(810)滑动连接的连接块(811),所述插杆(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文波邱志华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恒之久电子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